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我院诊断的6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并以快速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金标法)作为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金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结果 ECLIA、CLIA法S/CO<1时,所有标本经金标法复检均为阴性;ELISA法S/CO<1时,其中2例样本经金标法检测为阳性;ECLIA法S/CO≥5时、CLIA法S/CO≥7时,ELISA法S/CO≥7时,金标法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检验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CLIA、CLIA法诊断梅毒的AUC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LIA、ECLIA法诊断梅毒的AUC面积均大于ELI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ECLIA、CLIA、ELISA法对梅毒进行筛查时S/CO分别小于5、7、7,需采用金标法进行验证,以减少误诊情况。但相对比较,ECLIA法、CLIA法诊断效能高于ELISA法。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1]。目前,梅毒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2]。因此,加强梅毒的筛查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3]。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室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其是梅毒诊断的常用方法,前者包括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快速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金标法)等,但不同检测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4,5]。本研究结合2020年1月-2023年4月我院诊断的60例梅毒患者临床资料,探究ECLIA、CLIA、ELISA检测方法对梅毒的筛查作用与诊断效能,以期为临床梅毒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诊断的60例梅毒患者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梅毒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9.39±2.44)岁。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6];(2)可按要求完成检验;(3)无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进行梅毒相关治疗者;(2)存在严重重要脏器疾病者;(3)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3方法
1.3.1金标法
采用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诊断试剂盒检测,判读标准均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初筛有反应性和无反应性标本采用2个不同厂家TP-ELISA试剂进行检测,对初次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复试有1孔以上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7]。
1.3.2 ECLIA
从测试到结果完成均由仪器(深圳迈瑞cl-6000i)自动完成,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断结果,判断标准:发光比值(S/CO)>1.00为有反应(阳性),S/CO≤1.00为无反应(阴性)[8]。
1.3.3 CLIA
从测试到结果完成均由仪器(深圳迈瑞cl-6000i)自动完成,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断结果,判断标准:发光比值(S/CO)>1.00为有反应(阳性),S/CO≤1.00为无反应(阴性)[9]。
1.3.4 ELISA
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TP-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加入血清后温浴1 h,洗板5次后加入酶结合物温浴0.5 h,再次洗板后加入显色剂,最后终止反应并读取吸光度值,并计算COV值(3个阴性对照孔的吸光度均值加上0.1),当ELISA检测S≥COV时,检测结果为阳性。
1.4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检测方法(ECLIA、CLIA、ELISA)检测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检测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金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以及ROC曲线。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10,11]。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版本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使用Kappa值进行一致性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样本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比较
ECLIA、CLIA法S/CO<1时,所有标本经金标法检测均为阴性;ELISA法S/CO<1时,其中2例样本经金标法检测为阳性;ECLIA法S/CO≥5时、CLIA法S/CO≥7时,ELISA法S/CO≥7时,金标法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见表1。
2.2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检测方法检验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
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检验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1.893、1706、1.922,P=0.903、0.911、0.921)。
表1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样本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比较
表2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2.4不同检测方法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显示,ECLIA、CLIA法诊断梅毒的AUC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LIA、ECLIA法诊断梅毒的AUC面积均大于ELI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3。
图1不同检测方法ROC曲线
表3不同检测方法ROC曲线下AUC面积比较
3、讨论
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疾病,可通过人体进行传染,不仅会危害到自身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人身体健康[12]。因此,对于梅毒一定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理念的改变,梅毒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已经发展成为公共卫生问题[13]。梅毒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采用金标法、ECLIA、CLIA、ELISA来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其中金标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试剂反应时间过长,试剂价格昂贵,且检测结果难以实现自动化,不适合大批量筛查[14,15]。同时,ECLIA、CLIA、ELISA在实际检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16]。当前临床关于ECLIA、CLIA、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准确性相关研究存在差异,无统一定论,还需要临床结合大样本、多中心数据进一步探究其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价值[17]。
本研究中采用ECLIA、CLIA、ELISA法进行不同区域检测,再通过金标法进行复测,从复测结果对比不同区域内结果与金标法一致性,结果发现ECLIA、CLIA法S/CO<1时,所有标本经金标法检测均为阴性;ELISA法S/CO<1时,其中2例样本经金标法检测为阳性;ECLIA法S/CO≥5时、CLIA法S/CO≥7时,ELISA法S/CO≥7时,金标法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该结论提示以上检测方法的真阳性率逐渐增加,当ECLIA法S/CO≥5时、CLIA法S/CO≥7时,ELISA法S/CO≥7时样本均为真阳性,该结论与张薇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ECLIA、CLIA检测方法均通过自动化仪器进行,大量筛查检测变异度较小。而ELISA检测为手工法,不同检测批次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变异度[19]。因此,临床梅毒筛查中可能由于试剂特异性偏低造成假阳性结果。故,临床在梅毒临床诊断中,可以优化检测流程,对于以上ECLIA法S/CO≥5或CLIA法S/CO≥7或ELISA法S/CO≥7标本无需进一步行金标法的检测,可一定程度节约医疗成本和资源。而对于ECLIA法S/CO<5或CLIA法S/CO<7或ELISA法S/CO<7标本必须进行金标法检验确诊,以减少漏诊情况。同时,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以上检测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效能基本相似,临床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检验结果与金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提示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与金标法检测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外,ROC曲线分析显示,ECLIA、CLIA法诊断梅毒的AUC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LIA、ECLIA法诊断梅毒的AUC面积均大于ELI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ECLIA法、CLIA法诊断梅毒效能高于ELISA法。因此,ELIS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通过更高灵敏度的方法如ECLIA法、CLIA法进行复检。但以上研究证实,ECLIA法、CLIA法虽然灵敏度高,其假阳性也不容忽视。故,常规梅毒检测结果仍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对于梅毒感染的大规模筛查时存在着误检、漏检的可能[20],临床可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检测,以降低漏检率。
综上所述,ECLIA、CLIA、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诊断效能与金标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其中ECLIA、CLIA法诊断效能高于ELISA法。故,为了避免单一试剂诊断局限性,降低误诊和漏诊,临床梅毒的筛查和诊断应选择多种方法联合检测。
参考文献:
[1]杨浩,蒙国煌,张洪福,等.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准确率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0):1529-1530.
[2]黎翠翠,谭俊青,李蔼文,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2):207-208,224.
[3]樊璐,李玉,庄养林,等.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及感染状况分析[J].江西医药,2022,57(3):223-227,231.
[4]林永前,钟海英.54549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35(8):457-459.
[5]郑淑华,黄瑞玉,卢春敏,等.化学发光法和TPPA试验检测妇幼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对比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3):349-352.
[7]李梅,李颖.体检人员血清梅毒抗体33575例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227-228.
[8]刘伟非.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在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5(5):450-451.
[9]刘春华,任高翔,耿杰,等.五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梅毒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0,31(9):662-664.
[10]贺锋,程金凤,蔡细英,等.2种化学发光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性能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9,32(4):304-306.
[11]王欣俞,张延海,崔凯,等.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测量阈值建立及结果比较[J].生物工程学报,2020,36(8):1672-1678.
[12]王飞,黄艳春,吉军,等.梅毒螺旋体抗体的4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3):250-252.
[13]王欣俞,赵晋文,焦曼玉,等.梅毒免疫印迹法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20,26(24):4957-4961,4967.
[14]郑新灵,季燕,许鹿舫,等.2013-2018年台州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小于胎龄早产儿不良结局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6):629-631.
[15]戴艳,王红,王静,等.扬州市2013-2015年梅毒母婴传播阻断工作临床干预情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12):1135-1137.
[16]吴卫国,田丰,徐郁萍,等.ELISA和TPPA检测无偿献血者中梅毒的结果与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2):1383-1385.
文章来源:冯林冬.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24,37(17):146-149.
分享:
性传播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全面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1]。该病的发生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梅毒是临床常见且高发的一种性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梅毒患病初期临床症状相对明显,偶尔发生,连续复发,严重影响到患者心理健康及身体等。
2025-03-13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在2023版《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中按照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三类,是常见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病原体之一。为确保血液质量安全,TP特异性抗体(TP-Ab)是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检项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中要求:TP感染标志物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学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2025-02-25目前国内外关于梅毒感染与孕产妇的相关研究较多,多偏向孕产妇梅毒感染现况、不良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研究[3-5],而对梅毒感染孕产妇心理状况或不良情绪的调查研究相对少。孕产妇感染梅毒除了有躯体疼痛相关症状外,还易引发焦虑、恐惧等系列精神心理问题,致使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6],故关注梅毒感染孕产妇不良情绪十分必要。
2025-01-27梅毒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 一期患者主要以轻度糜烂、溃疡、硬下痛等症状为临床表现,二期患者主要是以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由于梅毒具有病情扩散、进展快等临床特点,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故临床及时诊治在患者预后改善意义重大。
2025-01-22近年来,受到人口流动性增加和性观念改变的影响,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发性和继发性病例频发,尤其是在一些内陆省份[5]。这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也使梅毒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024-12-31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感染引发的性传播疾病,感染后病毒可累及人 体所有组织器官。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 宫内生长发育质量,出现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 局,影响妊娠质量。抗梅毒治疗可降低 TP 浓度,降 低高浓度 TP 引发的各器官组织感染,保证母婴安全, 但部分患者经治后仍会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2024-12-24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发的性传播疾病,感染后病毒可累及人体所有组织器官。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质量,出现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妊娠质量。抗梅毒治疗可降低 TP 浓度,降低高浓度 TP 引发的各器官组织感染,保证母婴安全,但部分患者经治后仍会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2024-12-24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发展的倾斜政策及现在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县级医院侵入性操作日益增多,医务人员在诊疗行为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风险。现回顾我院一起艾滋病合并梅毒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的处理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县域一线医护人员如何在医疗卫生服务中预防和处理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事件。
2024-11-27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 NS)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侵犯中枢神经神经系统引起脑脊膜、脑血管、脑实质、脊髓等病变,临床表现可从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至复杂多样的神经受损症状,严重者甚至产生难以逆转的器官功能障碍。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具有嗜神经性,可导致脑膜病变。
2024-10-29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目前,梅毒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因此,加强梅毒的筛查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室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其是梅毒诊断的常用方法。
2024-09-30人气:11573
人气:10992
人气:10331
人气:9957
人气:929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学杂志
期刊人气:666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6036
国内刊号:11-5447/R
邮发代号:2-664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