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就是通过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简化棉花生产管理、减少作业次数、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棉花生产的轻、简化栽培,实现棉花高产优质,做到节本增效。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经过国家审定,适应天津种植;或经过天津市审定、引进的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如GK99-1、国欣棉25、硕丰棉1号、邯6203等。
1、播前准备
1.1品种。
选择经过国家审定,适应天津种植;或经过天津市审定、引进的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如GK99-1、国欣棉25、硕丰棉1号、邯6203等。
1.2整地。
要做到地面平坦,上虚下实,无坷垃,无根茬,无残膜。
1.3播前种子处理。
播前15~20 d晒种3~4 d,晒种能促进棉种后熟,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2、播种
2.1适期播种。
以5 cm地温稳定通过14℃以上为播种开始的时间。天津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15~25日。
2.2精量播种。
使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量1 kg/667 m2。采用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除草、覆膜一次完成。一次性底施45%长效缓释肥40 kg/667 m2;随机械播种用48%仲丁灵乳油100 ml/667 m2,兑水45 kg进行封闭除草。
3、田间管理
3.1放苗。
在多数棉苗子叶由黄转绿后,用铁条弯成的钩子,在棉苗顶部稍偏一点的地膜上钩一个3 cm左右的孔,50~100 cm打一个孔,进行通风炼苗。通风2~3 d后放苗。一般棉田以3 500~4 000株/667 m2密度放苗。
3.2中耕、除草。
雨后膜间露地及时中耕,破除板结;行间露地形成草害前中耕灭草,膜下杂草及时用土压盖。
3.3灌水与防涝、除渍。
棉花比较耐旱,一般年份棉花生长期间不需要灌水,但是如遇严重干旱,需要灌水抗旱,防止干旱造成棉花落蕾、落铃或早衰。棉花不耐涝、渍,雨季之前要清理棉田排沟,当棉田下了过头雨时应及时顺沟往外排水,以防沥涝使棉花减产。
3.4打顶与化控。
在7月15日~20日打顶。系统化控应根据棉株长势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全生育期4次,第一次盛蕾期,一般4~5个果枝时,亩用98%缩节胺原粉0.5~1 g,兑水10~15 kg喷雾;第二次初花期,亩用98%缩节胺原粉1.5~2 g,兑水20 kg喷雾;第三次打顶前,每667 m2用98%缩节胺原粉3~4 g,兑水30 kg喷雾;第四次打顶后10 d,亩用98%缩节胺原粉4~6 g,兑水30 kg喷雾。
3.5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棉花整个生育时期,做好蚜虫、苗期病害、盲蝽象、红蜘蛛、棉花铃病、三四代棉铃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文章来源:刘丹,朱玉春.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09):14.
分享:
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就是通过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简化棉花生产管理、减少作业次数、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棉花生产的轻、简化栽培,实现棉花高产优质,做到节本增效。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经过国家审定,适应天津种植;或经过天津市审定、引进的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如GK99-1、国欣棉25、硕丰棉1号、邯6203等。
2021-08-20在我国,棉花是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棉花的产量及质量。为提高棉花产量及质量,促进我国棉花产业进一步发展,需对棉花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及创新。
2021-07-23焦平金曾披露,农田中施入的养分有10%被土壤吸附固定,30%~40%被作物吸收利用,剩余50%则通过农田地表径流或淋洗等途径损失。有研究表明,在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2704.6kt、284.7kt,占到全国污染排放总量的53.1%、67.3%。
2021-04-20为了山东德州地区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科学防治病虫害,力求把产量损失降到最低。通过长期的棉花病虫害防治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棉花苗期阶段立枯病、红腐病、棉蚜、棉叶螨等,棉花成株阶段轮纹斑病、棉铃红粉病、棉铃疫病、白霉病、枯萎病、棉铃虫、棉根蚜和棉盲蝽等德州地区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2021-04-20近年来,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大气候环境影响下,局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加,这对新疆北疆棉花的栽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在棉花全生长发育期中,花铃期适宜的气候条件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分析北疆机采棉花铃期的生育特点和栽培管理技术,更加清晰地了解机采棉花铃期对适宜气候条件的具体要求,对提高机采棉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04-20为了棉花生产的轻简化。以晶华棉116为例,设置了增效缩节胺(DPC)不同浓度(90g/hm2、180g/hm2、270g/hm2)处理进行棉花打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喷施DPC能够控制棉花新生主茎长度和株高,提高籽棉产量、单铃重和断裂比强度;中低浓度(90g/hm2和180g/hm2)处理对棉花单株结铃数、衣分影响不明显。
2021-04-20在目前安徽沿江地区不能实现棉花机采的情况下,提出了“植株高度既适于机采也适于人工采收,含絮力适中(不易落花便于集中采收),生育期适中(播种到采收为180天左右),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较优(纤维长度30.0mm以上,断裂比强度30.0cN/tex以上,马克隆值5.0以下,籽棉产量3750kg/hm2以上,衣分在40%左右)”的油(或麦)后直播棉模式的人工采收品种选用策略。
2021-04-20为探明适合赣北植棉区油棉双直播一年两熟模式下并有利于棉花与油菜生产轻简高效的油菜适宜播种期。于2019~2020年在赣北地区设6个不同油菜播种期处理,测定各处理油菜生长发育指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经济性状,探究一定范围内推迟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021-04-20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
2021-04-20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干物质积累是构成其经济产量的基础,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则直接影响到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群体的发展动态,进而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旺长型棉花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但主要积累于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积累量较少;弱苗型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低。
2021-04-20人气:7410
人气:5953
人气:5276
人气:5046
人气:47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棉花学报
期刊人气:125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7807
国内刊号:41-1163/S
邮发代号:1002-7807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