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同时该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因此研究有关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数据客观分析了黑龙江省总体及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并理性分析了对于农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公布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繁荣的重任。近年来,黑龙江省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劳动力威胁,其程度不断加深,这对于该省的农业经济良性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应积极面对这一威胁,并通过各种应对策略化阻力为动力,开辟农业发展新路径,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乡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全面发展[1]。
1、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1.1全省人口老龄化概况
普遍来说,60岁及以上人口数在一国或一地区人口总量中的占比为10%,亦或65岁及以上人口数在人口总量中的占比为7%时,此国家或地区已然跨进老龄化社会。系统性分析一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要从人口出生数、老年人数量两方面综合来看。数据显示:2012—2022年黑龙江省60、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加223.2万、211.1万,占该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0.74%、8.91%;0~14岁人口减少152.1万,占该省总人口的比重下降2.53%。根据人口老龄化确定标准,黑龙江省2012年以前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黑龙江省已经处于严重老龄化阶段[2]。
1.2全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根本在农村劳动力。根据第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60、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加75.79万、66.18万,占该省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8%、10.01%;0~14岁人口减少126.25万,占该省总人口的比重下降3.92%。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显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高龄老年人数量较多,二是新生人口数量减少,两种现状产生在同一时期,加快了老龄化进程,进而对农业发展起制约作用,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2010年、2020年黑龙江省部分人口数据统计表
数据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
2、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成因分析
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趋势及速度的指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比较多,普遍观点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压力等影响日渐显现,从而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城市迎来了生育率的下降。数据显示,2012—2022年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由7.30‰下降至3.34‰,人口死亡率由6.03‰增长至9.09‰[3]。这两个指标共同作用,导致了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现大幅下降的现象。
2.2人均寿命提高
人均寿命的逐年提高是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又一原因。数据显示,2012—2022年黑龙江省人均寿命从74.1岁增长至78.5岁。主要因素是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医疗等支出能力增强,使得平均寿命提高。数据显示,2012—2022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760元不断上升至350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604升至18577元[4]。
2.3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人口结构改变对于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机理是:0~14岁人口占比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即说明本地区的人口年龄偏高,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在2012—2022年的人口结构改变较大,0~14岁人口占比从11.79%下降为9.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8.89%上升至17.81%[5]。新生儿出生率下降,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上升,使得该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
3、黑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农业劳动力面临短缺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劳动力面临严重短缺,这将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数据显示:2012—2022年黑龙江省乡村人口由1652.5万下降至1047.0万,占比从43.11%下降至33.78%;从就业角度看,该省乡村就业人数由988.5万人下降至507.0万人[6]。乡村人口总数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导致该省农村劳动力面临短缺且程度逐渐加深,进而使农业发展存在制约风险。
3.2现代化农业生产推广难度加大
对于农业生产,首先是体力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思维的更新,现代化农业对于机械使用和耕作创新存在较高要求。第一,黑龙江省青壮年更多流向于非农产业以及城市生活,剩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素质不强、劳动能力不高的高龄劳动力,其对于新器械、新技术、新方法的接受程度与创新能力有限,更倾向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现代化农业生产产生阻碍风险。第二,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劳动人员进行前期技术培训,高龄劳动者对新技术、新理念的认同程度较低,加大了在培训中的金钱及时间成本。
3.3人口老龄化不利于生态农业推广实践
生态农业是指通过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的规律,融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以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通过当今先进科技及完备工程方法,进行绿色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高龄劳动者在保护土地方面有着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新技术、精力有限等缺陷,在进行土地修复、管控土地污染、秸秆二次利用等工作上,其更愿意以旧方式进行,因此在改善农业及保护环境方面并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今科技和完备方法,易出现秸秆焚烧等污染环境的现象,影响绿色生产,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及实践造成阻碍。
3.4人口老龄化对于农业规模化生产有潜在驱动作用
从农业长期化进程看,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农业农村生产力短缺可能对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具有潜在驱动作用。农业作为基本产业,对守卫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安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实现机械化高产、量值稳步增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不足、高龄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一部分人为保障土地种植,选择将土地外包给较年轻且有实力的承包人员,或具有高水平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的企业,由此带来大规模、机械化、合理化的农业生产。数据显示,2012—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由818.6万千瓦增至7090.8万千瓦,增长近九倍[7]。但承包者可能会由于土地状况而进行有选择性承包,使土地外包及流转出现地理位置偏远、地势情况不良的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制约农业发展。
4、针对黑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建议
4.1增加年轻农业从业人员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且在未来一段时期持续,若想削弱其对农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对策是增加年轻农业从业人员。一方面,现今年轻人需要面临来自于生活的各种压力,包括贷款、工作、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部分年轻人没有生育欲望。黑龙江省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水平落后,部分年轻人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缓解家庭生活压力,涌向一线城市或除农业外的其他行业进行发展。因此,减轻年轻人社会压力,促进本省年轻人生育,大力落实人口生育政策是优化人口结构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高学历年轻人不愿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原因有收入不高、工作繁重、生活条件差等,近年来虽有“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不同形式的年轻人下乡政策,但也存在着工作期结束后返回城市等现象存在。政府可通过出台工作补贴、妥善安家等政策,吸引年轻人才长期留在农村对农业进行指导性生产,扎根一线为农村现存劳动者提供技术建议[8]。
4.2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
为缓解黑龙江省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可对农村劳动人员中较为年轻又富有经验的从业者进行集中培训,传输科技农业、规模农业的种植思维,由其带动老龄农民,进而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发挥现有农村劳动力力量,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生产压力。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9]。
4.3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业单一发展思维是不足的,若能进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渗透发展更能相互促进,并能缓解由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农业单一生产能力不足问题。由此可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加大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农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此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收入来源,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4.4加大农业规模化生产力度
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阻碍作用机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质量及数量的下降而人力不足,从而对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农业长期化进程来看,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可能通过大规模土地外包及机械化大量投入而对农业快速发展具有潜在驱动作用。因此在引进农业年轻劳动力和机械化农业生产中寻求一个平衡,使农业发展趋近于最优化生产状态尤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可进行乡镇农业生产情况的实时监督,配备相应农学专业高学历人才,鼓励农村老龄劳动者进行土地外包、土地流转,并向其传输现代化机械式农业耕作,确立多户试点,以点带面,使更多农户加入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作业中。
5、结语
对于农业发展,首要力量仍是农民。黑龙江人口老龄化已是客观事实,这对农业良好发展、经济稳步前进有着一定影响。鉴于这种情况要正向面对,对各种由于人口老龄化而导致的农业发展问题见招拆招,积极以各种政策措施以应对,充分开发老龄人口的生产能力及经验,发挥他们的余热,全面、广泛、高质量进行黑龙江省农业良好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参考文献:
[1]林利.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思考[J].统计与咨询,2023(06):2-6.
[2]马调霞.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1):25-27.
[3]朱大鹏.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06):5-8.
[4]闫琼.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08):121-123.
[5]刘成坤,陈晗,张茗泓.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06):955-966.
[6]朱丽红.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经,2024(08):89-91.
[7]戴浩,魏君英.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3):1-9+189.
[8]谢美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贵州省为例[J].南方农机,2022,53(15):93-95+99.
[9]唐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09):182-186.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素质农民培育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项目编号:22JYE468);
文章来源:于帅,马书琴.黑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24,30(09):115-117.
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传统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品牌化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区域公用品牌的构建和推广受到广泛关注。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约束,区域公用品牌的协同共建成为相关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议题。
2024-11-01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但是与城镇相比,养老资源不足,养老压力较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民之所向,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解人民之忧的重要举措。沧州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初步胜利,现阶段贫困县已经全部脱帽,已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2024-11-01黑龙江省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尽管该省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国家政策支持,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若干不利因素,如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资源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开拓困难,以及政策与资金支持的不稳定性。
2024-10-3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党中央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绿色生态养殖新模式已成为促进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方向[1]。
2024-10-3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资”管理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三资”管理即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是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4-10-31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不但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情况频发,也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资金,只能在少数地区提供有限的养老服务,如建设养老院、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这些设施或服务难以惠及所有农村地区。
2024-10-31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三权分置”一方面能巩固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农民、集体、承包户等经营主体的权益[2];另一方面能释放农村土地活力,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4-10-31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体现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中。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2024-10-3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所以在现阶段仍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乡村联系非常密切,在我国,大部分非遗产生于农业社会时期,直至现在,非遗要素仍是乡村生产生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0-31立足生态制造和中药材两大特色产业,以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按照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推、政策共定、区域共富的“五共”总框架,努力形成合力共推的发展格局,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地和县域深绿产业发展示范区,探索区域共富新模式。
2024-10-31人气:6953
人气:5440
人气:4591
人气:4188
人气:379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研究
期刊人气:790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6-1073
国内刊号:23-1596/S
邮发代号:14-41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