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本文基于EsI的综合引证分析,通过对国内外11所大学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整体而言,在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产出上,国外顶尖大学还是处在领跑者的地位,国内大学还处于跟跑状态,积极追踪和掌握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动态,这样才有可能将国内的农业学科锻造成真正的一流学科,为国内农业学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助力,早日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角色的转变。
452
0
农耕词汇是文化词汇,主要指与农耕有关的如土地、农作物、农具车马、农家肥、节气等直接或间接反映农耕文化的词和短语。农耕词汇是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探讨农耕文化必然要涉及的内容,也是华夏农耕文明传承与创新研究必须要面对的内容。
792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是对报废火药的回收再利用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肥料,为了研究分析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与小麦生长代谢和抗逆性相关的生理指标。
352
环保型的缓控释肥料养分溶解和释放速度比较缓慢,且有提高作物养分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并显著降低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特性。和传统肥料相比,缓控释肥的环境保护作用更加的明显。
323
肥料是为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生产资料,面对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的不同肥料,结合自身发展生产的需求,根据肥料特点、种类、成分和功效,选择合适对路的肥料,可以说是众多农业劳动人员的必修课。
460
在我国,化肥的使用占农业成本的20%。但肥料利用率低下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施肥的现状,就必须采取高效施肥的方法,其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
366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一种科学的途径,但常规化学肥料的弊端逐渐显现。目前中国施用的微量元素肥料多为无机盐,这些肥料单施或与其他肥料复混施入土壤后,常发生养分固定,导致微肥的利用率低下,同时带来各种环境问题。螯合肥是采用螯合技术制成的螯合态新型肥料。
705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其实质是以专业课程自身建设规律为前提,实现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职能的同时,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润物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是一种课程观。农业气象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着重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气象条件相互关系和作用,可以从专业技能培养和立德树人两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89
在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互相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基础。农业气象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
31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传统的农业气象知识基础上,农业气象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与此同时,大多数农林类院校的《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面临课时压缩的现状。如何开展农业气象学的课程教学,并满足学生思维转变的新要求,如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酸枣在阴山山脉的乌拉山、狼山山前海拔1100m左右的向阳坡上多有零星分布,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贫瘠的特点,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高平原狼山山区的原生树种,受气候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原生树种天然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很难扩繁和更新。为研究酸枣人工育苗技术,为荒漠地区困难地人工造林提供优良乡土树种,开展该项试验。
331
辽西地区每年的降水量有限,而且降水时间比较集中,加上常年受到风沙侵蚀,所以当地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在辽西地区运用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时,科学运用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将改善当地荒山抗旱造林的效果,在抗旱造林中采用油松营养杯技术,解决了当地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等造林困难的问题。
363
辽宁彰武是辽宁省知名的植树造林县,连续九年获得辽宁省“大禹杯”荣誉奖项,这也充分说明了彰武在绿化造林方面的成绩。2013年彰武全县拥有绿化林地220万亩。2017年彰武县全县森林面积达到了11.86万公顷。2018年彰武县进行清荒大造林活动,总体15万亩,其中荒山荒地5万亩占比33.3%,退化防护林2万亩占比13.3%,重点造林工程补种8万亩占比53.4%。
273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的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夏季多干旱。林业造林能够缓解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问题,对于防风固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林业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量,达到造林、成林的目的,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261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对于人工造林工作来说,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人工造林技术,是促进林业的高效发展是保证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在应用人工造林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同行业的人员提供参考。
293
影响因子:4.901
影响因子:3.203
影响因子:0.302
影响因子:1.241
影响因子:2.029
影响因子:1.34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