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利用Oncomine、GEPIA、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前列环素合酶(prostacyclinsynthase,PTGIS)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Oncomine、GEPIA数据库中关于PTGIS研究的数据,对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分析。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PTGIS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PTGIS基因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PTGIS基因有关的蛋白,并通过STRING绘制PTGIS有关蛋白网络图,分析蛋白富集的生理过程。结果:对Oncomine数据库、GEPIA数据库关于膀胱癌和膀胱正常组织中PTGIS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PTGIS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膀胱正常组织(P<0.05)。通过GEPIA数据库生存分析发现PTGIS基因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更好(P<0.05)。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到与PTGIS有关的蛋白有CYP51A1、PTGES、PTGDS、AKT1、TBXAS1等30个,其有关蛋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在前列腺素代谢、调节活性氧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结论: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相关,PTGIS基因可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参考,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膀胱癌(bladdercancer,BCa)是泌尿系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子机制较为复杂,病理类型主要以尿路上皮肿瘤为主[1,2]。然而,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共同参与的过程,目前对于其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极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基因的差异表达与膀胱癌密切相关。前列环素合酶(prostacyclinsynthase,PTGIS,PGIS,CYP8A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成员,约60kb,由10个外显子组成[3]。研究发现PTGIS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其中包括乳腺癌[4]、结直肠癌[5]、口腔鳞状细胞癌[6]、头颈癌[7]和肝纤维化[8]、动脉粥样硬化[9]等。但目前关于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力图为膀胱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Oncomine数据库
Oncomine(https://www.oncomine.org/)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癌基因芯片数据库和整合数据挖掘平台,存在715个基因数据集,86733个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表达数据,用来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及新的治疗靶点[10]。
筛选条件设定为:①Gene:PTGIS;②AnalysisType:bladdercancervsNormalAnalysis;③Threshold(P-value):P<0.001;④Threshold(foldchange):2;⑤Threshold(generank):All,分析PTGIS基因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情况。
1.2GEPIA数据库
GEPIA数据库(基因表达交互式分析,http://gepia2.cancer-pku.cn),是一个基于Web的工具,可以基于TCGA和GTEx数据提供快速且可自定义的功能。包括差异表达分析、轮廓图绘制、患者生存分析、相似基因检测[11]。用于分析膀胱癌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预后以及总体生存率和病理分期。
1.2.1PTGIS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差异
设置检索条件如下:①“ExpressionAnalysis:ExpressionDIY”;②“Boxplot”;③“Gene:PTGIS”;④“log2FC|Cutoff:2,P-valueCutoff:0.001”;⑤“Cancername:BLCA”;⑥“MatchTCGAnormalandGTExdata”。
1.2.2PTGIS表达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
设置检索条件如下:①“ExpressionAnalysis:SurvivalAnalysis”;②“Gene:PTGIS”;③“Methods:OverallSurvival”;④“Cutoff-High/Low(%):50”;⑤“Cancername:BLCA”;⑥“AxisUnits:Months”。
1.2.3PTGIS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关系
设置检索条件如下:①“ExpressionAnalysis:ExpressionDIY”;②“Stage-plot”;③“Gene:PTGIS”;④“Cancername:BLCA”。
1.3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PTGIS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LinkedOmics(http://www.linkedomics.org)数据库包含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的32种癌症和11158名患者的多组学数据和临床数据。同时,它也是一个全球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多组学数据库。LinkedOmics数据库开发了三个分析模块,分别是LinkFinder模块、LinkCompare模块、LinkInterpreter模块,用于分析和比较肿瘤内和肿瘤间的多组学数据[12]。利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PTGIS基因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设定筛选步骤:①“Selectcancercohort:BLCA”;②“Selectsearchdataset:Datastype:RNAseq”;③“Selectsampledataset:Noinput”;④“Selectsearchdatasetattribute:PTGIS”;⑤“Selecttargetdataset:Clinical”;⑥“Selectstatisticalmethod:Nonparametrictest”。
1.4使用Genecards网站分析PTGIS基因相关蛋白功能及途径富集
利用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在线网站查找PTGIS基因和有关蛋白,通过STRING(https://string-db.org/cgi/input.pl)构建PTGIS基因的有关蛋白网络图[13],分析与该基因有关蛋白的富集情况。
2、结果
2.1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
对Oncomine数据库进行挖掘发现,如图1A所示,红框中是PTGIS在膀胱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PTGIS在膀胱癌中呈现低表达。利用GEPIA数据库进一步验证分析发现,在数据库来源的432例样本中,其中正常膀胱组织28例,膀胱癌组织404例,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量明显较正常膀胱组织低(如图1B所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ncomine数据库相符。
2.2PTGIS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在GEPIA数据库分析PTGIS基因表达与膀胱癌患者预后及病理分期的关系。基于TCGA数据库来源的膀胱癌患者的数据分析,我们可得到各201例PTGIS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曲线和病理分期。图2A所示,在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PTGIS基因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logrankP=0.00072),其中风险比HR(high)=1.7,P(HR)=0.00083。图2B所示,PTGIS基因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关系,在Ⅱ、Ⅲ期膀胱癌患者中PTGIS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增高,随后在Ⅳ期表达水平较Ⅲ期升高不明显[Fvalue=23,Pr(>F)=3.68E-10]。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PTGIS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Ⅱ、Ⅲ期膀胱癌患者的指标。
2.3PTGIS基因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我们使用了LinkedOmics数据库检索PTGIS基因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检索结果表明:PTGIS基因的表达与病理分期(P=1.07E-09,FDR=5.90E-09,n=406)、T分期(P=2.22E-07,FDR=8.14E-07,n=375)、N分期(P=1.83E-05,FDR=5.03E-05,n=366)、M分期(P=1.51E-04,FDR=3.33E-04,n=207)、人种(P=1.85E-03,FDR=2.54E-03,n=391)相关,而与种族(P=9.88E-01,FDR=9.88E-01,n=376)无相关性(图3)。
图1PTGIS的表达情况
图2PTGIS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A)及病理分期的关系(B)
2.4PTGIS基因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
经过筛选得到图4,P=1.0E-16。其中在网络图中与PTGIS相互作用的主要蛋白有HPGDS、PTGDS、PTGES、PTGES2、PTGES3、PTGIS、PTGS1、PTGS2、TBXAS1、SIGMAR1、PTGIR、NOS3、AKT1、CAV1、HSP90AA1、HSP90AB1等,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有前列腺素代谢过程、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炎症反应等(表1)。
3、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有大约超过40多万人确诊[14]。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予以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主要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预后差,生存质量低,往往治疗时多已发生转移[15,16,17]。目前的治疗方式有限,效果不是很理想,其复发率及转移率仍较高。急需进一步完善其机制的研究,探寻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前列环素合酶(PTGIS,PGIS,CYP8A1)是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的8族(CYP8)成员,是花生四烯酸的主要产物,约60kb,由10个外显子组成。研究发现PTGIS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编码前列腺素I2合酶,并催化前列腺素(PGI2)的合成,PGI2广泛分布,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9]。据报道,PTGIS在许多种肿瘤中都是一种肿瘤抑制物,PTGIS已经被公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候选基因,该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梗塞、中风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8,19,20,21,22,23]。MAROTTA[4]等研究发现,PTGIS抑制前列腺素途径对乳腺癌的治疗获益良多。WANG[24]等研究发现,PGIS参与了低氧条件下人成纤维细胞中VEGF的增强表达,可能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标。
图3PTGI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表1与PTGIS主要相关的蛋白以及信号通路
本文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膀胱癌的多个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Oncomine数据库筛选出PTGIS在膀胱癌中呈现低表达,进一步应用GEPIA数据库验证分析发现,共计432例样本,其中膀胱癌组织404例,正常膀胱组织28例,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量明显较正常膀胱组织低,与Oncomine数据库相符。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PTGIS基因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TGIS基因可以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其次,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PTGIS基因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TGIS基因的表达与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及人种相关。最后,应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PTGIS基因有关的蛋白,并通过STRING绘制PTGIS有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分析蛋白富集的生理过程。结果显示主要富集在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有前列腺素代谢、调节活性氧代谢、炎症反应等。
图4PTGIS相关蛋白网络关系图
以上这些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提示PTGIS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峰,蔡孟会,葛天宇,冯子豪,黄坤平,葛波.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TGIS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08):1350-1354.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06014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GXNSFAA281270)
分享: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现代医学发展中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型外科综治模式,其在充分结合了外科手术方式、麻醉学、疼痛学以及康复学等多方面医疗模式的基础上,从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出发,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减轻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好、更快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达到快速康复的作用[1]。
2025-04-25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需终身佩戴造口袋,由于自身形象的改变、造口异味、造口辅助产品的消耗、造口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让病人陷入失落、焦虑、抑郁、病耻感等负性情绪,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自我效能感下降,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甚至丧失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4‐5]。
2025-04-2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高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基础疾病多,手术耐受差;在三种常用的膀胱癌根治术中,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常适用于高龄且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或肥胖等不能耐受回肠或结肠膀胱术患者。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患者需要在下腹壁佩戴造口集尿袋,并定期更换体内放置的输尿管支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不便。
2025-04-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均是与炎症反应有紧密联系的重要因子,前者能够增加血管通透性并促进新生血管生长,与肿瘤生物学行为联系密切,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后者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趋化和激活单核细胞,可能参与恶性肿瘤发生、进展[2]。
2025-03-18在膀胱癌术后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因子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扮演着重要角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是炎症性细胞因子,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具有调节炎症反应的功能。IL-1β和IFN-γ的水平在患者术后感染的患者中可能升高[5]。
2025-03-182022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中显示,膀胱癌新发病例占第9位,死亡率占第13位[1]。膀胱癌作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谱第13位,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膀胱、肾盂、输尿管被覆尿路上皮,尿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尿路上皮癌,90%的尿路上皮癌发生于膀胱[2]。
2025-03-10据报道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其发病率仍持续上升[3]。因此,寻找新的靶点或基因,用于膀胱癌的防治已成为泌尿外科新的研究热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cleotidereductase,RRM1)是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reductase,RNR)的大亚基,而RNR是将核苷酸转化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所必需的酶,在DNA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5-02-24吸烟、遗传因素和接触芳香胺被认为是导致膀胱癌的主要原因[2]。约7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这些患者通常需要多次经尿道膀胱切除术、高频膀胱输液化疗和强化膀胱镜随访,即便如此仍有30%~45%的患者在5年内进展为肌层浸润性或转移性膀胱癌[3]。因此,研究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非常重要。
2025-02-24经尿道前列 腺切除术( TURP) 作为当前用于治疗的一种可靠手 段,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改善生活质量[2]。 手术作为治疗 NMIBC 合并 BPH 患者的有效方法, 若采取分期手术治疗非常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压 力,对其生理以及心理情况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加 之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降低,对手术耐受性也有 限[3-4]。
2025-01-21膀胱癌是指由吸烟、慢性感染、遗传等因素所导致的发生在膀胱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指未在上皮内浸润性生长的一类膀胱癌,由于固有层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这类膀胱癌更易发生癌细胞扩散[1-2]。
2024-12-11人气:22461
人气:16674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29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
期刊人气:97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616X
国内刊号:44-1063/R
邮发代号:80-285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