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考察三聚氰胺对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回收效果,确定最佳回收条件,为实际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三聚氰胺回收法和液相色谱法及分光光度法,对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含量及回收率进行验证性检测,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三聚氰胺与氰尿酸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最佳反应比例为1:1~1:1.2;强酸和强碱条件均不利于三聚氰胺与氰尿酸形成沉淀,最佳pH值为6~7。在研究条件下,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回收率达84.70%。适当浓度的PO43--P能够提高氰尿酸回收效果;当PO43--P浓度为3 mg/L时,氰尿酸的最大回收率为98.54%。结论 应用三聚氰胺能够高效回收游泳池水中的氰尿酸,实现游泳池水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均属含氯消毒剂[1],具有有效氯含量高、作用时间长、杀菌效果好,并兼有除藻除臭功能特点,因此,被大量应用于水体消毒,而该类消毒剂在游泳池水消毒应用中占比达38.19%[2]。但此类有机含氯消毒剂在水体消毒中会形成副产物氰尿酸,国外有调查发现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含量可高达100~500 mg/L[3]。室内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含量超标可直接威胁游泳者的健康安全[4],因此CJ/T 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规定氰尿酸含量应<30 mg/L[5]。同时有研究发现,氰尿酸是维持水中有效氯浓度的重要因子,然而氰尿酸浓度过大时产生“锁氯”现象,会严重影响消毒剂的作用效果[4,6]。目前降低游泳池水氰尿酸含量的方法包括补充新水[7]、混凝沉淀法[8]、电解法[5]和生物分解法[9]等。这些方法虽然能有效去除水中氰尿酸,但存在能耗高、成本大和消毒剂活性降低等弊端[10]。氰尿酸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若能将游泳池水中氰尿酸高效回收,不仅能保证游泳池水消毒效果,而且可实现氰尿酸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本研究以三聚氰胺作为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回收处理剂,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观察与分析其对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回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回收使用条件,为实际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使用前将去离子水在沸水中水浴10 min进行除碳处理,用磁力搅拌进行匀速搅拌,所有试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主要试剂有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酸、氢氧化钠、乙酸钠、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均为分析纯级;主要仪器包括UV2400型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仪、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和液相色谱 – 质谱仪。上述试剂和仪器均为国内市售产品。
1.2试验方法
1.2.1回收反应条件筛选
向6个反应器中投加100 mg/L氰尿酸溶液各1 000 mL,同时投加三聚氰胺,控制各反应器中三聚氰胺浓度分别为0、20、40、60、80和100 mg/L,分别在0、20、40、60、80、100 min时取样,检测回收反应前后水中氰尿酸浓度。计算氰尿酸回收率=(回收反应前氰尿酸浓度 – 回收反应后氰尿酸浓度)/回收反应前氰尿酸浓度 ×100%。依据结果筛选最佳回收反应条件。
1.2.2共存物质影响测定
6个反应器中投加100mg/L氰尿酸溶液各1 000 mL,确定最佳反应配比及反应时间。分别向各反应器中投加盐酸、氢氧化钠、乙酸钠、氯化铵、磷酸二氢钾,考察在最佳三聚氰胺/氰尿酸比例条件下,不同pH值、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NH4+-N)和磷酸盐(PO43--P)对氰尿酸回收的影响(表1)。
表1游泳池水氰尿酸回收反应条件
1.3实际游泳池水氰尿酸回收验证
1.3.1氰尿酸含量测定
选用3个室内游泳池水作为试验用水,分别取1 000 mL水样,检测氰尿酸、浊度、尿素和余氯等指标。按照氰尿酸与三聚氰胺最佳配比投加三聚氰胺,匀速搅拌10 min,静置后检测水中氰尿酸含量。
1.3.2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回收
使用定量分析滤纸(孔径30~50μm)进行分离,将滤出物置于培养皿中,放入104℃烘箱中烘干或自然风干,得到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白色粉末。
1.3.3水质化学指标检测
(1)NH4+-N、PO43--P:分别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钼酸盐-抗坏血酸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标准方法测定。(2)COD:采用快速消解法测定。(3)余氯、总氯、氰尿酸:采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定。(4)游泳池水水质成分:采用液相色谱 – 质谱仪测定。
2、结果
2.1游泳池水水质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抽取的3个室内游泳池水氰尿酸均超标,水中COD、NH4+-N、PO43--P浓度较高,其中游泳池1水中氰尿酸高达127.00 mg/L、硬度高达180.00 mg/L,游泳池2水中COD高达94.84 mg/L,游泳池3水中PO43--P浓度高达15.17 mg/L(表2)。
表2 3个室内游泳池水的水质分析结果
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发现3个室内游泳池水中含有大量的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和六氯丁二烯等化学物质,均为游泳池运行过程投加大量消毒剂、澄清剂、除藻剂等产生的副产物,其中游泳池1和3水中三氯甲烷浓度分别高达40.4和77.9μg/L,游泳池2水中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浓度分别高达11.10和205.00μg/L,推测将影响实际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回收(表3)。
2.2不同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对氰尿酸回收率的影响
氰尿酸浓度为100 mg/L时,添加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反应时间对氰尿酸回收效果影响较小,20 min时氰尿酸回收效果与100 min时相似。随三聚氰胺浓度的增加,氰尿酸回收率增大;反应时间为20min,氰尿酸与三聚氰胺配比从1:5增加至1:1时,氰尿酸回收率从23.44%升至79.58%;反应时间为100min,氰尿酸回收率从28.75%升至81.77%。综合分析,最佳物料配比为三聚氰胺:氰尿酸=1:1~1:1.2,反应时间为20 min(图1)。
表3不同来源游泳池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检测结果
图1不同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对氰尿酸回收率的影响
2.3不同回收条件对氰尿酸回收率的影响
4种回收条件对氰尿酸回收率产生影响:(1)pH值。三聚氰胺与氰尿酸反应最佳pH值为6 ~ 7。当pH值<6时,随pH值增加氰尿酸回收率升高;pH值= 6时,氰尿酸回收率升至69.79%;当pH值>6时,随pH值增加,氰尿酸回收率下降(图2A)。(2)COD浓度。COD对氰尿酸回收影响较小。随COD浓度增加,氰尿酸回收率范围为62.81%~79.06%,回收效果均较好(图2B)。(3)NH4+-N浓度。NH4+-N对氰尿酸回收影响较小。随NH4+-N浓度的增加,氰尿酸回收率范围为77.08%~80.94%,回收效果均较好(图2C)。(4)PO43--P浓度。PO43--P浓度对氰尿酸回收影响较大。浓度≤3 mg/L时,随浓度增加,氰尿酸回收率由79.06%上升至98.54%;浓度>3 ~ 5 mg/L时,随浓度增加氰尿酸回收率略下降(图2D)。
2.4实际游泳池水氰尿酸回收效果验证结果
结果显示,3个游泳池水COD、NH4+-N、PO43--P浓度均较高,pH值均为中性。因三聚氰胺与氰尿酸反应较快(20 min内),为降低处理成本,反应时间缩短为10 min。投加三聚氰胺后,游泳池水样中形成明显的白色沉淀物质,3个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含量分别降至24.70、47.80和15.30 mg/L,氰尿酸回收率分别为80.55%、49.68%和84.70%(表4)。结果表明,水中COD和NH4+-N浓度对氰尿酸回收率无影响;但随PO43--P浓度增加,氰尿酸回收率增大,游泳池3水中PO43--P浓度最高(15.17 mg/L),氰尿酸回收率达84.70%,而游泳池2水中PO43--P浓度最低(0.744 mg/L),氰尿酸回收率最低(49.68%)。
图2不同回收条件对氰尿酸回收率的影响
表4实际游泳池水氰尿酸回收效果验证结果
3、讨论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是一种无卤阻燃剂,具有氮含量高、无腐蚀性和无毒害等优势[11],可大大提高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效能[12]。目前采用三聚氰胺与尿素热解形成的氰尿酸合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13],存在能耗高、副产物多等问题,而游泳池水中含有丰富的氰尿酸,直接与三聚氰胺反应合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可降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的生产成本,实现游泳池水氰尿酸资源化,同时还可降低游泳池水因氰尿酸浓度过高而造成的消毒效果降低问题。
有研究发现,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氰尿酸较稳定,而三聚氰胺发生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溶解度随酸性和碱性增加而增大[14],因此三聚氰胺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中极不稳定,造成氰尿酸回收率较低。中性条件下乙酸钠和氨氮稳定,不与氰尿酸或者三聚氰胺发生化学反应,因此COD和NH4+-N对氰尿酸回收影响较小。
氰尿酸与三聚氰胺反应过程中系统pH值呈下降趋势,低pH值不利于沉淀产生,水中KH2PO4具有缓冲作用,调节缓冲反应器中pH值,进而促进三聚氰胺与氰尿酸的反应,提高回收效果。王保等[15]研究发现,PO43--P与三聚氰胺反应生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因此,过高的PO43--P与氰尿酸对三聚氰胺具有竞争关系,不利于氰尿酸的回收。
实际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回收率显著低于试验配水,推测实际游泳池水中含有大量的消毒剂、澄清剂等副产物,如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六氯丁二烯、三氯甲烷等物质,影响氰尿酸与三聚氰胺反应,同时本试验反应时间缩短为10 min,两者均可能造成氰尿酸回收率略低于试验配水。
氰尿酸在游泳池水处理过程中能够使二氯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实现缓释效果[16]。因此,游泳池运行过程中需保留一定浓度的氰尿酸,三聚氰胺:氰尿酸=1:1~1:1.2为最佳反应条件。实际游泳池水氰尿酸回收过程中三聚氰胺浓度较低且始终处于短缺状态,氰尿酸回收后游泳池水中残留极少的三聚氰胺,仅通过皮肤接触不会被人体吸收;因此,采用三聚氰胺回收氰尿酸的方法不存在安全隐患[17]。
本研究提示,在模拟实验条件下,氰尿酸回收最佳条件为pH值为6 ~ 7,反应时间为20 min,同时COD和NH4+-N对氰尿酸回收影响较小,适量的PO43--P能够促进氰尿酸回收。由于游泳池水中含有较多消毒剂、澄清剂等副产物,因此利用三聚氰胺回收氰尿酸效率低于试验模拟配水。尽管缩短反应时间,但以三聚氰胺方式回收氰尿酸效率仍较高,能够实现游泳池水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氰尿酸作为消毒剂副产物,使二氯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中的有效氯缓慢释放,延长了消毒时 (下转第167页)间并提高消毒效果。但是其长期使用,水中氰尿酸大量积累,产生“锁氯”现象,降低有效氯浓度[4,6],引起游泳池水水质出现浑浊、变色等问题[18]。同时,作为一种有机资源,其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中间体。将游泳池水中氰尿酸进行有效回收,不仅保证了游泳池使用者人身安全,而且还可获得阻燃剂市场的紧缺产品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与传统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制备工艺相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无副产物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环保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晓军,王媛,胡斌,等.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游泳池水中消毒副产物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2,39(8):577-580.
[2]阚叶敏,严小花,曾茹萍,等. 2019—2021年仪征市重点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J].江苏预防医学, 2023,34(4):489-490,503.
[4]刘露萍,高佳淇,郑琪.三氯异氰尿酸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回收研究[J].氯碱工业, 2023,59(10):41-4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游泳池水质标准: CJ/T244—2016[S]. 2016.
[7]韩凤超,敬燕燕,周慧霞,等. 2017—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游泳池水中氰尿酸水平及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J].首都公共卫生, 2020,14(4):215-218.
[11]顾陆於,李建喜.生物基阻燃剂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在低密度聚乙烯中的协同阻燃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 2023,51(3):13-17.
[12]何宽新.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 (22):28.
[13]张宏宇,杜长海.阻燃润滑剂氰尿酸三聚氰胺盐的一步法合成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 2006,34(3):32-34.
[14]徐佩,黄龙峰,李瑞忠.不同pH的三聚氰胺水溶液溶解性能研究[J].安徽化工, 2008,34(6):23-24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007340);
文章来源:李丽毓,张焱,韩仲亮,等.应用三聚氰胺回收室内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5,42(03):161-164+167.
分享:
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均属含氯消毒剂 ,具有有效氯含量高、作用时间长、杀菌效果好,并兼有除藻除臭功能特点,因此,被大量应用于水体消毒,而该类消毒剂在游泳池水消毒应用中占比达38.19%。但此类有机含氯消毒剂在水体消毒中会形成副产物氰尿酸,国外有调查发现游泳池水中氰尿酸含量可高达 100~500 mg/L。
2025-03-27军事训练伤严重损害官兵身体健康,影响战斗力生成。科学开展训练,尽量减少训练伤发生或降低严重度,是军事训练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训练伤发生特点和目前有关训练伤防治的相关文献,对军事训练伤发生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军军事训练伤的预防和科学组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5-02-27新生儿指从母体分娩不足28 d的婴儿,在此阶段内,婴儿发育尚不完全,容易受到多种致病因素影响,导致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与同龄新生儿相比,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新生儿往往存在行为、发育、智力等方面的缺陷,若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会对新生儿脑部发育及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2025-01-09在现代海战中,舰艇编队作战是海军的主要作战形式,随着水雷等水下高爆性武器的广泛应用,舰艇冲击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根据舰员所处战位不同,舰艇冲击伤有以下特点:(1)甲板位置高、坡度大、上下舷梯多,受击后舰艇震动、摇摆等情况较易致甲板人员抛掷,造成高空坠落伤。
2024-12-20随着潜水高气压暴露时间的延长,呼吸气体中的惰性气体会逐渐溶解于机体体液内,作业完成后的减压过程中,因压力降低导致溶解在体内的惰性气体逸出而产生气泡,这是导致潜水减压病的直接原因。气泡产生的量与减压病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虽然随着减压方案的严格实施,潜水减压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2024-11-29胎儿娩出宫外后,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外界的光线、声音、家庭成员的各类活动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当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各类原因入住新生儿病房时,母婴分离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如心率上升、行为睡眠状态紊乱等。为稳定新生儿的状态,模拟了宫内环境,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改善新生儿的睡眠状态。
2024-10-30潜水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名潜水员在潜水事故中丧生,数千名潜水员因潜水事故或疾病而致残。威胁潜水员安全的危险因素多而复杂,有些互为因果,但总体来说主要为4个方面,即:人(man)、机(machine)、环境(media)和管理(management),也就是系统安全理论上所说的事故“4M”要素。
2024-09-30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 V)为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分为A~G 7个组。自1954年Hilleman等首次分离到腺病毒以来,目前人类已发现103种血清型。HAd V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眼部、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严重程度因血清型而异。
2024-08-29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传感测量等多种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可以让使用者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潜水医学旨在研究和解决潜水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生理和医学问题,涉及潜水理论、潜水技术、潜水医学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具备严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高度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2024-05-28特种作业潜水员是我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执行特种爆破、航道清障、水下工程设施破坏等任务[1],工作训练繁重且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他们的工作训练环境多在海区、港口、湖泊,需要接触高压、低温、黑暗、水流阻力、有毒的水生物等因素,情况复杂多变,危险性较大,而且在水下与队友交流存在一定的难度。
2024-04-19人气:18472
人气:15461
人气:10266
人气:9856
人气:961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消毒学杂志
期刊人气:1204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658
国内刊号:11-2672/R
邮发代号:82-328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90
影响因子:2.408
影响因子:2.012
影响因子:0.254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