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五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每一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能单独分割的。本文首先分析了“五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作用,然后重点探讨“五育”之间如何互融互通,共同作用于现代化的高校教育。
人本来是各种素质的统一体,但是为了研究的必要,我们把素质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简称“五育”。每一种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五育”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一、浅谈“五育”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
(一)德育
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部分,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动员大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活动。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德育教育。大学生德育教育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担。
1.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正,比如,老人跌倒了,却没有人敢过去帮忙扶,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当代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丰富多彩,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也有其独特性和多变性,因此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方面都会遇到很多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引导大学生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德育工作是当务之急。
3.有利于大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德育工作包括很多,贯穿于大学生的平时生活当中,从个人卫生的管理,到安全知识的掌握,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到大学生做事自觉性的培养,都是德育工作的范畴,因此德育工作很重要,能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
(二)智育
智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因此有目的地授予大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大学生智力教育,是智育的主要内容,智育对大学生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智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智育是一个能够全面、自由和充分地吸收、再现人类社会历史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积极的主体创造的活动,因此智力发展也就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智育活动也就自然成为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
2.智育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即使是娱乐、消遣活动,也打上了智能的烙印,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一个智力发展上有缺陷的大学生是无法自由和幸福地生活于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的。从个体的社会生活的角度看,智育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三)体育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有一切。体育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传授相关增强体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加上大学生的锻炼,来达到大学生强身健体的作用。高校体育内容广泛,但是无论哪个运动项目,都是在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
1.培养大学生成为热爱生命、崇尚健康的人
高校体育运动多种多样,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加上大学生充满朝气,这些体育运动可以使他们快乐学习、健康生活,让他们成为阳光、开放、坚韧的当代大学生。
2.培养大学生成为积极参与、不怕挫败的人
体育具有竞技性,很多比赛的结果只有一个冠军,所以许多同学经常会体验“挫败”的感觉,这时候体育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如何坦然面对这种挫败感,通过耐心的讲解,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使大学生敢于面对挫败,成为积极参与不惧挫败的人。
3.培养大学生成为乐观自信、意志坚强的人
体育是一种技能性课程,很多运动要经过长久的锻炼、反复的练习,才能有所收获,因此体育竞技不仅需要大学生基本的技能,更多的是磨炼同学们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意志,这些均有助于大学生乐观自信、意志坚强品质的培养。
(四)美育
美育就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向大学生传递美的观念,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如何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过程。大学生美育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美育活动提倡大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敞开想象的翅膀,创造自己独特的作品,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2.开阔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美育的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历史厚重的人文景观,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做一些手工作品,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大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的过程当中,会学会很多的知识,不自觉地提高了审美能力,提升了审美素养。
(五)劳育
劳育是培养大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很多是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从小缺乏劳动锻炼和劳动教育,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
1.劳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
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因为只有经过“汗滴禾下土”亲身劳动,才能体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劳动能锻炼大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2.劳育能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在劳动中,大学生一定会用到双手,而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脑和右脑的开发,促进他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此外,劳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总之能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3.劳育可使大学生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
有的高校比较重视宿舍卫生,这也是一种劳动教育,目的是想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灵美,可使大学生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五育”之间的互融互通
“五育”之间不可分割,相互渗透而构成一个整体。智育中含有德育、美育、体育、劳育,同样美育中也含有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每一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能机械分割的。
比如德育和智育是有关联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对人的教育不能光通过智育,道德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再比如,智育和劳育也是有关联的,一个高智能的人,一般都善于思考,自己想到了什么、就会去做什么,这就形成了劳动。我们经常说能者多劳,一般是因为这人智商很高,他经常什么都能想到,而且也有能力去做,所以就经常有事做。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能对“五育”之间的互融互通进行逐一详述,下面仅以德育为例,探讨德育如何融入其他“四育”之中。
(一)德育融入智育
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向学生讲一些在该领域品德高尚的人物和事例,以及他们所做出的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精神动力,培养学生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另外,德育的内容也可以适当融入专业课程的案例和习题中。
(二)德育融入体育
通过体育课的理论部分,讲授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上的名人,让学生学习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德育融入美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审美观念,坚持优良的传统文化、道德、价值和秩序,谴责以吸毒、纹身、奇装异服为标志的叛逆、病态、颓废的美学价值观,抵制张扬跋扈的个人主义自我表现,反对病态扭曲的内心叙事和惊世骇俗的怪异表现。
(四)德育融入劳育
将德育融入劳育,首先学校可以举办和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劳模们可以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校也可以举办“科技节”,在此期间,可以邀请劳模们来学校展示技术;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劳模们的工作场地去考察,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传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使我们的后代,个个都成为道德好、智能高、身体强的人才,因此,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针,把我国的教育制度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转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形式变成实际,以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胜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所有学校的使命和责任[J].教书育人,2019(02):33-34.
[2]才忠喜.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5):37-38.
[3]胡莉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变迁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2):144-153.
王伟青,田雯.浅谈“德智体美劳”五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及其互融互通[J].科技风,2020(16):198+202.
分享: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位置[1]。黑龙江正值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时期,科技创新是突破产业经济发展桎梏的关键环节,科技人才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黑龙江省省级学会科技评价项目8个,参评科技人才145人;县级科技评价项目116个,参评科技人才142人。
2022-01-26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要抓好人才这个关键要素。文章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有关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政策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典型做法,总结了人才向乡村流动取得的实效,并从科技人才在乡村有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等角度出发,在广开渠道选派人才、千方百计用好人才、多策并用激励人才和真情实意留住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1-12-27人力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盘点对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电网研究院人才盘点实践,以胜任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一套动态化、常态化运作的人才考察、选拔、培养、使用、淘汰的机制,培养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为研究院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2021-11-27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宠物业及其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对兽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方面对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兽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
2021-10-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卫生人力资源水平及配置是影响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2009年新医改以来云南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水平和结构的政策建议。
2021-06-03新技术革命的标志之一,是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基础,并且由这些新的智能技术推动社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新时期智能技术与材料技术、生物工程等的支持下,人才评价方式也会实现创新,从本质上得到改变。高校人才评价在整个高校人才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人才的评估机制正在得到改进和完善。
2021-06-03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是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用的人才与相应的培训,应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必要的措施来解决其中的矛盾,进而实现与时俱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积极调动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柔性管理,基于员工的立场发现其需求,致力于把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2021-06-03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河南省是农业农村大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省的任务光荣艰巨,对农村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善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2021-06-03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企业意识到招聘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员工招聘进行相应改革,这就要求企业的招聘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平台的搭建,推进了人才招聘渠道的变化和改革。降低招聘成本,扩大招聘范围,提高招聘的效果和效率,尽可能使人岗匹配,这是目前企业人员招聘的最新需求。正是因为上述需求的出现,网络招聘相比于传统招聘模式,其发展更为迅速,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2021-06-03乡村要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乡村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地里实现人生梦想。如何引导和做好乡村人才工作,要从政策研究、交流机制、优先战略、评价体系等方面着力,促进人才新发展。
2021-06-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
期刊人气:204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事报刊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3-4072
国内刊号:11-2455/C
邮发代号:82-348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1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