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各事业单位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加强对于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主要针对根据对于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一些参考。
人才经过内部进行统一管理即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相关技术辅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本文也将以此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着重对于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介绍。从而为读者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1、强调信息化的建设重要性
1.1对于价值创造的提高
通过使用有关软件,设立系统专业的数据库,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系统的收集和管理,包括对于管理对象的个人历史信息、职业生涯、在岗情况、绩效成绩、职业规划、招聘情况以及对于期望薪资的信息采集,从而达到获得高品质个人信息的目的[1]。同时,可使用软件将个人的情况进行整合,从而提炼出一份详细的信息报表。区别于传统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这种方式可使传统的复杂工作变得瞬间简单起来。能够使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能够快速整合信息,进行人才调配。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然后迅速集中精力去考虑优化管理模式和事业单位的未来战略发展,从而取得更好地管理效果。
1.2对于管理模式的优化
现今,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仍然保留了对于传统管理模式的部分,导致管理效果及其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在工作人员档案保存方面,很多单位依然维持着对于纸质档案的制作和存档。在实际的工作中,适当进行纸质档案的管理使可行的,但必须要考虑到的是,纸质档案保管需要的储存空间较大,保管时间、难度较长,并且在查找、翻阅中其中信息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时间浪费,同时还存在着档案丢失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纸质档案应逐渐被电子档案所取代。使用电子版档案可以使档案内容随时得到丰富,并且对于档案的查阅、管理也更加的方便,使管理的模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
2、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2.1信息化认知加强
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缺乏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忽略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机遇,认为进行信息化建设会浪费人力、物力与资金,坚持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考虑到这种因素,从政府层面出发,应积极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者的信息化建设意识,通过多个方面对于信息化有关知识进行普及。使其充分意识到使用网络与计算机对于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常态,了解到传统方式在其管理环节中所存在的落后性,及时发现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之后,在工作的强度和模式方面富哦发生的变化[1]。并且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巧,使其能够在明确了信息化的主体部分并掌握了主动权之后,立即将信息化管理在工作中进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正应注意对于风险意识的把控,保证其使用软件的安全性。
2.2管理能力的强化
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于自身能力的加强培养、管理,更要强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制度方面的设立。在此基础上,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系统层面进行健全和完善,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以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根据所在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以及虽其自身操作水平的了解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理系统。并对于管理系统应满足不断随着时代的更新以及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向的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随着网络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注意对于软件的定期更新。使其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需重点强调的是,在选择管理软件时,一定要注意软件的保密性是否合格,要考虑到软件是否严格限制认证以及登录的资格,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2.3管理体系的健全
在灵活运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同步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的相关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数据得到合理的分类,并且有效的提高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减少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时间,在效率的提升上确保事业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就管理体系而言,在信息化实施之后出现的短期问题应进行及时、科学的处理,不断总结如何健全信息化操作系统的经验,使信息数据的安全、准确性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2]。各事业单位要重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规范档案的收集和归档,有效的提高对于各类档案资料的使用率。
3、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必须在严格贯彻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对于信息化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才能使人才得以充分利用,使事业单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彬.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纳税,2020,14(05):290.
[2]刘妍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初探[J].商讯,2020(04):193.
吴瑾.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农家参谋,2020(17):259.
分享: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位置[1]。黑龙江正值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时期,科技创新是突破产业经济发展桎梏的关键环节,科技人才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黑龙江省省级学会科技评价项目8个,参评科技人才145人;县级科技评价项目116个,参评科技人才142人。
2022-01-26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要抓好人才这个关键要素。文章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有关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政策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典型做法,总结了人才向乡村流动取得的实效,并从科技人才在乡村有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等角度出发,在广开渠道选派人才、千方百计用好人才、多策并用激励人才和真情实意留住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1-12-27人力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盘点对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电网研究院人才盘点实践,以胜任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一套动态化、常态化运作的人才考察、选拔、培养、使用、淘汰的机制,培养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为研究院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2021-11-27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宠物业及其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对兽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方面对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兽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
2021-10-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卫生人力资源水平及配置是影响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2009年新医改以来云南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水平和结构的政策建议。
2021-06-03新技术革命的标志之一,是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基础,并且由这些新的智能技术推动社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新时期智能技术与材料技术、生物工程等的支持下,人才评价方式也会实现创新,从本质上得到改变。高校人才评价在整个高校人才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人才的评估机制正在得到改进和完善。
2021-06-03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是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用的人才与相应的培训,应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必要的措施来解决其中的矛盾,进而实现与时俱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积极调动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柔性管理,基于员工的立场发现其需求,致力于把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2021-06-03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河南省是农业农村大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省的任务光荣艰巨,对农村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善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2021-06-03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企业意识到招聘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员工招聘进行相应改革,这就要求企业的招聘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平台的搭建,推进了人才招聘渠道的变化和改革。降低招聘成本,扩大招聘范围,提高招聘的效果和效率,尽可能使人岗匹配,这是目前企业人员招聘的最新需求。正是因为上述需求的出现,网络招聘相比于传统招聘模式,其发展更为迅速,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2021-06-03乡村要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乡村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地里实现人生梦想。如何引导和做好乡村人才工作,要从政策研究、交流机制、优先战略、评价体系等方面着力,促进人才新发展。
2021-06-03人气:2579
人气:1472
人气:1467
人气:1072
人气:94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人才资源开发
期刊人气:1847
主管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主办单位:河南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3-1073
国内刊号:41-1372/D
邮发代号:36-177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