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检测中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与CDC25A、P57kip2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癌细胞中CDC25A、P57kip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按患者病理分级分为:Ⅰ级44例,Ⅱ级36例,Ⅲ级40例;按照患者临床分期分为:Ⅰ期35例,Ⅱ期40例,Ⅲ期45例,比较两种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P57kip2、CDC25A表达无相关性。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P57kip2、CDC25A表达有相关性,随着分级、分期及转移程度加深,P57kip2、CDC25A表达率下降(P<0.05)。结论乳腺癌诊断过程中可将P57kip2、CDC25A表达情况作为乳腺癌诊断预测因子,进而判断患者癌症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之一。乳腺癌潜伏、发展时间较长,病情发展包括多个阶段,并伴随基因改变,但P57kip2、CDC25A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无关系,现代临床研究尚无定论[1]。有学者对P57kip2、CDC25A进行研究发现[2],CDC25A能调节细胞运转,促进G1/S期,P57kip2对细胞增殖有阻碍作用,同时底物磷酸化受到抑制,细胞G1期持续时间延长。为进一步探析P57kip2、CDC25A与乳腺癌进程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癌细胞进行染色检测,以探讨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45.56±2.47)岁。按照UICC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各35例、40例、45例;按照WHO病理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各44例、36例、40例。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经CT、MRI等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知晓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检查者;近期未服用抗癌药物进行化疗。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者;对本研究试剂过敏者;有化疗史者;无法全程配合检查者。
1.2方法
检测试剂主要为P57kip2、CDC25A、EliVision试剂盒,并准备硝酸纤维素膜,所有试剂由福州迈新公司提供。
取患者乳腺癌组织放置在试管中(试管编号对应患者姓名),制成石蜡标本。将标本置于20℃条件下存储,防止癌细胞继续生长影响实验结果。将标本切片进行染色,切片厚度为4μm,切片置于完全消毒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玻片一端滴入染色试剂,另一端用吸水纸吸引试剂快速染色,玻片中无气泡表明染色成功,观察组切片颜色,进而判断其阴性、阳性。若颜色呈现棕黄色,则说明P57kip2蛋白、CDC25A表达率高,如果表达率下降,则颜色变暗,呈棕色、褐色。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记录染色后阴性、阳性例数,分析P57kip2、CDC25A表达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Z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DC25A表达与病例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年龄与CDC25A表达无相关性;病理分级与CDC25A表达有相关性,分级越高,CDC25A表达越低(P<0.05);临床分析与CDC25A表达存在相关性,Ⅰ期、Ⅱ期、Ⅲ期CDC25A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淋巴结转移与CDC25A表达有相关性,转移越多,CDC25A表达率越低(P<0.05),见表1。
2.2P57kip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患者年龄与P57kip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数越多,P57kip2蛋白表达越低(P<0.05);临床分期越低,P57kip2蛋白表达率越高(P<0.05);病理分级越低,P57kip2蛋白表达率越高(P<0.05),见表2。
表1CDC25A表达与病例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表2P57kip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3、讨论
乳腺上皮细胞癌变称之为乳腺癌,诱发癌变因素较多,目前临床对其诱因尚无完整定论。乳头溢液、肿胀等是乳腺癌早期症状,随病情发展,癌细胞逐渐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3]。全球调查显示[4],发展中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女性为高发人群,发病率超过24%。Masuoka等[5]在1995年,采用双杂交系统将P57kip2蛋白成功克隆,经长期研究,发现P57kip2是抑癌基因,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负责负性调控。人体染色体中的11p15.5是P57kip2的基因位置,57KD为其分子量,能同时进行多个氨基酸多肽的编码,最多编码数量为316个。在此之后,关于P57kip2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有学者研究显示[6],P57kip2蛋白能与促进细胞增殖的相关因子进行结合,如cyclinE-CDK2,细胞增殖被抑制,长时间停滞在GI期,当癌症发展到后期,P57kip2表达率逐渐下降[7,8]。这一结论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对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癌细胞阳性、阴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发现随分期程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加深,P57kip2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但患者年龄与P57kip2表达无相关性。本研究对CDC25A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进行分析,发现其与P57kip2蛋白一样,在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中CDC25A表达呈现线性变化[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随分期程度增加、分级程度增加及淋巴结转移枚数增多,阳性检出率越高,CDC25A表达越低(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CDC25A、P57kip2与癌细胞分化、癌症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癌细胞Ⅰ期表达较多,患者阳性检出率较低,随分期增加阳性检出率增加,两者表达率降低。在癌症发展中,CDC25A、P57kip2有一定协同作用,但此结论尚需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乳腺癌发展过程中,CDC25A、P57kip2表达会对癌症进程产生影响,在临床诊断中可将其作为诊断标记。
参考文献:
[1]王振威,肖刚,刘威,等.不同基因分型乳腺癌中Caspase-3、XIAP、Smac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1):22-25,37.
[2]孙松娴.三物白散通过周期检查点信号通路抑制HER2阳性人乳腺癌细胞SKBR3增殖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沈辉,盛晗,陆建菊,等.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7):1352-1357.
[4]胡凯敏.全球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分析及其与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质量关系的初步探讨[D].浙江:浙江大学,2016.
[6]叶入裴,廖烨晖,夏天,等.乳腺化生性癌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0):4949-4952.
[7]林宇,胡海燕,李清漪,等.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扩增序列2与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9):2318-2320.
[8]吴子豪,孟刚,杨苗苗,等.乳腺癌中AR及STC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J/OL].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10):1217-1219.
[9]刘超,鲁际.乳腺癌CT灌注成像与病理因子研究进展[J].巴楚医学,2019,2(3):125-128.
[10]宋美英,王玲,张财家,等.对比分析青年及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J].当代医学,2019,25(28):80-82.
程波.乳腺癌中CDC25A和P57kip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J].当代医学,2021,27(04):27-29.
分享:
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是一种低分级、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好的三阴性乳腺癌[1]。虽然分泌型癌被定义为一种惰性肿瘤,但仍被归类为基底样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BL-TNBC)亚群。
2025-04-22Nottingham病理组织学分级反映了乳腺癌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化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低,预后越好。临床早期评估乳腺癌分化程度多由空芯针穿刺活检获得,但其为有创检查,因此采用无创性方法术前早期评估分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5-04-18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index,SII)是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比值,其反映了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水平[4]。本研究通过收集9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探究CTCs与SII对乳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为临床上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化疗效果。
2025-04-17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使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凋亡后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易诱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不仅影响整体治疗效果,还将增加医疗费用[1-2]。临床常使用长效升白制剂预防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包括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津优力、新瑞白)、硫培非格司亭[3]。
2025-04-14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且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发病与遗传、环境暴露、年龄、行为生活方式、生育方式等密切相关[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存在于乳腺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通过促进癌细胞分裂、增殖、恶性转化使乳腺癌进一步发展。
2025-03-21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病人需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病人极易对自己产生厌恶情绪[2]。
2025-03-17确诊为BC后应及时治疗,否则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乳房肿块、皮肤红肿、乳头溢液等症状发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最初癌细胞在乳腺位置,随着癌细胞生长繁殖会向周围组织或器官扩散,其中癌细胞最容易向腋窝扩散,一旦癌细胞扩散,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2]。
2025-03-12化疗药物除了对癌细胞产生破坏外,也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引发心脏毒性反应,导致心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2],因此,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进行心功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3]。
2025-02-20临床对于TNBC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以往研究认为,早期乳腺癌病灶发生微转移,既往有专家认为考虑到患者出现胸骨旁内乳淋巴结转移风险,故手术采取扩大根治术治疗方案,腋窝淋巴结清扫是手术治疗关键[2];但实际临床显示,扩大手术清扫范围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价值有限。
2025-02-20乳腺癌除常规癌症症状困扰之外,还会出现外在形象受损、性功能障碍、家庭婚姻关系改变等问题,故其癌因性疲乏度较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更为多见与严重,大量乳腺癌患者皆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疲乏感的伤害侵袭,成为其预后不良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生活质量因此受损者不在少数[3]。
2025-02-17人气:16014
人气:14032
人气:10762
人气:9319
人气:72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人气:4338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5269
国内刊号:11-5456/R
邮发代号:24-145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