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医疗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经济背景下,物价医保监管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加大了物价医保监管工作的风险,如何在物价医保监管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直接关系到物价医保监管工作的水平。本文从物价医保监管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监管物价医保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价医保监管的建议,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物价医保的监管,为广大病患提供高质量的医保服务。
一、物价医保监管概述
(一)物价医保监管的内容
物价医保监管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负责本院医保、物价收费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计划并及时汇报和进行总结。
(2)负责医保政策的宣传和解释。
(3)监督医院按照《XX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统一的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和价格收费,纠正自立项目、分解项目和自行调整收费标准等多收费、乱收费行为。
(4)检查临床各科医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掌握和了解医保病人的入院、出院标准,对医保病人的医疗收费,严格按照目录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执行。
(5)负责将病人在医院发生的费用按相关规定报销结算。
(二)物价医保监管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物价医保监管从实际上是一种反馈,全面、及时、准确是对有效反馈的一种必然要求,因此物价医保监管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一方面物价医保监管的主体必须保证在意识和观念上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在对物价医保进行监督和检查过程中,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并及时找出存在偏差的原因;同时在得出物价医保监管结论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保证结论的客观真实性。
2、经济性原则
物价医保监管的目的在于规范医保服务行为,因此开展监管工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原则进行,一方面开展监督活动时必须按照组织机构规模进行,根据监督问题的大小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物价医保监管人员要将注意力放在监督关键性问题上,对监督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二、信息技术对监管物价医保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准确度和效率
信息监管的落实和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物价医保监管不力的被动局面,采用监控规则库等先进的技术方法,能够对医疗服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筛查,能够及时发现隐蔽的漏费、违规的行为,对数据进行全面、准确、快速的统计,规避物价医保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漏查风险。采用现场检查和网络筛查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保证物价医保监管工作的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检查业务流程的规范性
使用信息技术对物价医保进行监管,完善了物价规则的知识库,通过标准化的稽核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挖掘、分析模型的标准化,对采集数据到分析结果全流程进行规范,提高了数据的通用性和可比性。物价医保的工作人员也从原来的工作者,向自身共享者、信息者、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对数字的应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价医保监管的建议
(一)坚持以物价制度为准则,做好物价基础工作
初始构建医疗价格体系,是建设医院物价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之一,在物价医保信息系统中,浙江省要将物价部门所核定的价格作为主要基础数据存入到其中,系统中应该主要包括:物品价格目录、服务收费标准目录、新医疗技术报备价格等,把不同文件中的相关标准解释成具体的医疗收费项目,这样可以有利物价调查者进行权限查询访问,提高物价医保信息的透明性。
(二)采用电子病历,提高物价医保管理水平
在物价医保信息化监管的过程中,浙江省要采用医疗价格信息化管理,采用电子病历的方法,对病人诊疗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测,首先要将药品的出入库价格、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目录等方面实现信息化,提高医疗各个环节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将电子病历系统与物价信息系统、医嘱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农合、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等不同政策制定出差异性的组合物价模块。
(三)对信息监管有一个正确性的认识
浙江省物价医保的监管人员要认识到通过信息技术来监管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方面“知识库规则库”是信息监管的主要核心,使用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物价医保管理水平,才能够灵活的运用信息系统,将是诶检查与信息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信息监管物价医保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三大基础数据库要和医院HIS系统运行实现动态维护、同步建设,但是HIS系统也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而进行换代升级,因此原来维护好的套餐、数据库等设置,就会发生较大改变,需要对这些改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降低信息监管的财务风险。因此信息监管物价医保并不是单纯的依靠先进技术就能完成的,而是还要需要物价医保监管人员对系统的灵活应用,以及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信息化监管的重要性作用。
(四)对网络监管软件进行扩展应用
首先,浙江省医院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信息智能化数据挖掘工具,制定出多重分析、统计、过滤数据模型,对医疗服务人次、医疗费用、病人购药人次等分别情况和趋势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趋势和违规倾向,这样才能够为物价医保监管指明正确的方向和找出重点。例如通过“收费项目名称”等为链接的条件,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与核定的物价项目进行对比,审查是有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等违规行为,重点跟踪不符合常规的药品费用、数量,监管各个科室医师的医疗行为。
其次,医院医保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表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过去医院为了适应管理医保的需要,财务部门每月都会编制相关的医保财务报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统一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构建医保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支撑,对于提升医保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可以实现“三个贯通”:一是实现医保业务之间的数据贯通;二是实现各统筹区之间的数据贯通;三是实现国家和各省(区、市)之间的数据贯通。统一编码后,能够实现全国共用一个标准、共享一个数据池,有利于形成全国层面的医保大数据分析应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对物价医保监管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物价医保监管中的重要性,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提升监管物价医保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规范医疗机构的收费行为,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顾莹.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审计大学,2018.
杨晓芳.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价医保监管探析[J].财经界,2020(10):50-51.
分享:
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是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可以持续跟进各项内部工作的开展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确保工作质量并促成提升,优化各项内部资源的配置,确保企业可以处在较为理想的运行状态。而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涉及较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更是为工商管理人员带来沉重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
2024-11-05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核心之一。自1993年开始,我国逐渐步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2019年推行LPR定价机制改革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至关重要的并轨阶段。因此,商业银行在LPR改革过程中,将面临巨大挑战。论文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历程,并在深入分析LPR推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基础上,对后续深化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2021-09-07目前,给城乡融合发展造成制约的最主要障碍仍然是土地市场制度结构,而在改革体制并创新制度的背景下,实现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的完善建立,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巨大推动作用。与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及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有重要关系的一个因素就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
2021-07-20母婴保健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儿童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确立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管服”)的思路。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域提出了“一网通办”“双减半”等工作模式,优化了环境。母婴保健技术主要包括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婚前医学检查、助产技术、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等。
2021-05-29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控制经营者集中三大制度支撑的规则体系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激化,三大制度皆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适应性与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正是反垄断立法与执法囿于制度移植的固有路径而忽视了对市场力量的分析与把握,进而缺乏制度反思的能力。
2021-05-15信用卡透支利率先后经历固定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取消上下限管理,至此正式拉开市场化序幕。这将对信用卡乃至消费信贷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信用卡行业将重新焕发活力,消费者可以享受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需从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客户全生命周期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数字化经营能力着手,重新激发信用卡市场潜力。
2021-04-26利用31个省份2011—201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我国药品行业市场化定价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药品行业实施市场化定价政策非常有效,降低了居民的药品费用支出。为进一步深化药品行业市场化改革,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以期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控结合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药品行业的市场竞争效率。
2021-04-13本文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视角,研究了数字消费经济环境下不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并以具体的实证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数字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主体范围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确定。针对现阶段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调查取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增加法律一般性条款、拓宽主体适用范围。
2021-04-07在新冠疫情对外部循环造成强烈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必须尽快强化内循环能力并引致外循环主导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了内外双循环格局下城乡要素流通市场机制的构建,结论认为我国城乡要素流通的驱动力和特征随内外循环变化而演变。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架构是对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科学判断,内循环的关键短板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协调。
2021-03-24我国城市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种制式协调发展。在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外,虚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制式应运而生。分析了虚拟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城市的适用性及发展现状,探究了虚拟轨道交通的市场前景,为相关主机厂提供营销策略和建议。
2021-02-05人气:6932
人气:6639
人气:6199
人气:3991
人气:375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市场
期刊人气:3156
主管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5-6432
国内刊号:11-3358/F
邮发代号:82-587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3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