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改革,电力企业要想适应市场竞争,就必须通过有效的电力营销活动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这样才能长久的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电力企业要对市场营销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并且对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要改进以及更新,来提高市场营销的有效性对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改善营销服务质量,致力于为电力企业创造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营销成为电力企业经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探索并创新管理模式,对目前在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加以解决,从而促使电力企业深化市场意识,提高市场营销的水平和有效性,改善服务质量,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目前在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深化,电力市场营销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实现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其在市场营销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传统僵化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市场营销的质量和效率,陈旧的管理观念对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构成了严重的制约,而落后的营销管理方法使目前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难以解决,无法保证合理的利润、无法扩大居民用电市场份额以及无法及时回收电费等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难点问题。同时新能源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的电力市场构成了冲击。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是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在电力市场营销创新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2.1 对营销管理体制加以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应积极对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电力企业应对传统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并结合电力市场的实际需要来建立全新的营销管理体制,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2.2 对营销管理理念加以创新
电力企业要对传统的营销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要增强市场营销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提高营销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才能促进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采用精细化管理等新型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应提高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规范性以及标准化程度,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电力营销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电力企业采用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明确管理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提高营销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电力企业应首先明确管理的重点,对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窗口或在线服务以及相关的运维、故障检修等环节要加强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电力企业还应对电力需求加强预测分析管理,提高对市场变化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从而使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电力企业对用电业务也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电价电费计量收费的准确性,减少与客户的纠纷。此外,电力企业还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市场营销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4 构建电力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电力企业应对电力市场营销中的风险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构建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来全面收集电力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中的数据信息,准确掌握市场营销中的风险因素,从而为营销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图1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2.5 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电力企业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管理的重点。对电力市场营销所涉及的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地分工,并构建数据信息的交流分享平台,明确各专项管理的关系和层次,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市场营销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此外,电力企业还应组建专门的稽查队伍,加强对营销部门以及相关的规划以及基建等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监督,从而为市场营销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6 对营销管理的评价机制加以创新
电力企业在对市场营销工作进行管理考核时,应综合考虑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电力市场营销中所涉及的职工营销意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用户的满意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其他经济性指标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评估,提高评价打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对电力营销工作的量化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2.7 通过创新企业文化提高营销管理质量
电力企业还应积极打造全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电力市场营销的需要。电力企业要对员工加强培训,并开展形式多元化的活动,在企业内部营造营销氛围,提高企业职工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一120一到通过构建营销文化环境来提高营销管理质量的目的。
3、结语
电力企业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营销的需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要充分认识传统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体制僵化、思路陈旧以及管理办法落后等问题,并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意识,提高电力市场营销的有效性,改善服务质量,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卜虹霞.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创新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2):122—123.
[2]刘腾.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7):98,102.
[3]冯铁民,王佳,王磊.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J].西部皮革,2018,40(7):127,129.
[4]周囡囡,刘佳辉,肖莉.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21):26—27.
彭连京.电力市场营销的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119-120.
分享:
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是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可以持续跟进各项内部工作的开展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确保工作质量并促成提升,优化各项内部资源的配置,确保企业可以处在较为理想的运行状态。而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涉及较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更是为工商管理人员带来沉重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
2024-11-05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核心之一。自1993年开始,我国逐渐步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2019年推行LPR定价机制改革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至关重要的并轨阶段。因此,商业银行在LPR改革过程中,将面临巨大挑战。论文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历程,并在深入分析LPR推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基础上,对后续深化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2021-09-07目前,给城乡融合发展造成制约的最主要障碍仍然是土地市场制度结构,而在改革体制并创新制度的背景下,实现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的完善建立,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巨大推动作用。与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及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有重要关系的一个因素就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
2021-07-20母婴保健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儿童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确立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管服”)的思路。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域提出了“一网通办”“双减半”等工作模式,优化了环境。母婴保健技术主要包括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婚前医学检查、助产技术、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等。
2021-05-29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控制经营者集中三大制度支撑的规则体系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激化,三大制度皆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适应性与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正是反垄断立法与执法囿于制度移植的固有路径而忽视了对市场力量的分析与把握,进而缺乏制度反思的能力。
2021-05-15信用卡透支利率先后经历固定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取消上下限管理,至此正式拉开市场化序幕。这将对信用卡乃至消费信贷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信用卡行业将重新焕发活力,消费者可以享受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需从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客户全生命周期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数字化经营能力着手,重新激发信用卡市场潜力。
2021-04-26利用31个省份2011—201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我国药品行业市场化定价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药品行业实施市场化定价政策非常有效,降低了居民的药品费用支出。为进一步深化药品行业市场化改革,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以期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控结合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药品行业的市场竞争效率。
2021-04-13本文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视角,研究了数字消费经济环境下不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并以具体的实证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数字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主体范围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确定。针对现阶段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调查取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增加法律一般性条款、拓宽主体适用范围。
2021-04-07在新冠疫情对外部循环造成强烈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必须尽快强化内循环能力并引致外循环主导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了内外双循环格局下城乡要素流通市场机制的构建,结论认为我国城乡要素流通的驱动力和特征随内外循环变化而演变。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架构是对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科学判断,内循环的关键短板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协调。
2021-03-24我国城市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种制式协调发展。在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外,虚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制式应运而生。分析了虚拟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城市的适用性及发展现状,探究了虚拟轨道交通的市场前景,为相关主机厂提供营销策略和建议。
2021-02-05人气:4081
人气:3665
人气:3621
人气:2306
人气:210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管理学报
期刊人气:431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管理
国际刊号:1672-884X
国内刊号:42-1725/C
邮发代号:38-312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285
影响因子:1.17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