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小龙虾和河蟹混养新方法

  2020-06-02    36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张家港市塘桥镇的一位水产养殖户另辟蹊径,有别于其他养殖户普遍实行的河蟹与青虾套养模式,2019年初大胆采用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获得了初步成功,在蟹价疲软的情况下,依靠蟹塘产出的优质小龙虾弥补了蟹价下跌的损失,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 增产增效
  • 小龙虾
  • 水产养殖
  • 河蟹
  • 混养
  • 加入收藏

一、清整消毒


养殖场共6个养殖池塘,净水面积为47.5亩。待上年捕捞结束,当年元旦过后即可抽干塘水,挖除池底多余淤泥,使淤泥厚度保持在10厘米左右,干塘暴晒约20天,再于1月底进水10厘米深,并用漂白粉进行清塘,用量为10千克/亩,3天后加水至30~40厘米深。


二、种苗放养


在漂白粉药性消失后的2月上旬放养蟹种,规格为105只/千克;2月25日投放小龙虾苗种,规格为170只/千克;4月初投放加州鲈鱼苗种,体长5厘米左右。具体放养品种及数量详见表1。


三、饵料投喂


从4月初开始投喂江苏丰华利合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每2天投1次,投喂量为0.35~0.5千克/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从5月开始改为每天投喂1次。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当天气突变时减少投喂量,保证吃好、吃完,不剩食。春秋季节每天下午4:30后开始投喂,夏季高温天气延后1小时。在投喂品种上,前期至8月底,只投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9月起改投熟化玉米片和冰鲜鱼,以提高河蟹规格、改善口味。整个养殖过程共消耗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6 000千克、熟化玉米片3 560千克、冰鲜鱼9 300千克。饵料投喂数量与品种详见表2。


四、水质调控


1.水草种植

2月中旬投放蟹种后,在塘中移植伊乐藻;4月初(清明节)将塘中伊乐藻生长发棵不好的地方补充移植苦草。

2.水位调节

3月初保持水位0.4米,以后每隔10天全池加水1次,6月水位保持在0.7米,从7月开始到8月底9月初,是一年中的高温季节,8~9月保持最高水位1米。池塘水位深度参考值详见表3。

表1每亩池塘放养情况表

3.肥水调水

为增加池水肥度,增加天然饵料数量,从3~4月每半个月、5~6月每个月使用1次生物有机肥(共用6次),每个池塘每次用15~2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同时,从4月中旬开始,每10~15天轮流使用E M菌、乳酸菌、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为虾蟹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水环境。

4.水草刈割

从6月开始每10~15天对生长过旺的伊乐藻轮流进行刈割,形成约3米宽的“草廊”,“草廊”间距约1.5米,方便池中水体流动,池中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0%~70%。

5.人工增氧

6个养殖池塘共安装功率1.5千瓦的微孔增氧机4台和3.5千瓦的水泵3台,平均功率为0.35千瓦/亩。从4月中旬开始启动,从晚上9时开到第二天早上5时左右,每天开机8小时,并随着水温升高,5~6月每天延长开机时间2小时,7~9月高温季节时全天启动,到国庆节后缩短开机时间至6小时,10月底关闭增氧机。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以满足虾蟹生长所需的溶氧量。增氧设施启动时间详见表4。

6.水质检测

同样从6月到9月底,每15天检测水质1次,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不超标。


五、病害防治


除在2月放养蟹种前使用漂白粉清塘1次外,4月20日和7月10日再各用七水硫酸锌粉清塘1次,用量为400克/亩,以杀灭河蟹体表的纤毛虫。另外,从6月15日开始每20天用1次速效改底片,用量为250克/亩,以改善池塘底质。在养殖过程中未发现病害死亡的虾蟹。

表2全年每亩池塘饵料投喂参考表

表3塘口水位深度参考值

表4增氧设备启动时长参考表

表5主要物化成本支出汇总表

表6收获产量汇总表

表7水产品产值汇总表

六、起捕收获

从4月中旬开始每天用地笼网起捕小龙虾,捕大留小,起捕出售的小龙虾规格为35~45克/只,直至6月上旬,每3~5天用地笼网起捕1次达到上市规格的小龙虾出售,到6月底结束起捕,共出售小龙虾2850千克。从10月15日开始销售河蟹,产量为4 300千克,即每亩产出90.5千克,平均规格为160克/只(其中公蟹平均规格190克/只,母蟹平均规格140克/只)。年底干塘时收获加州鲈鱼515千克,平均规格600克/尾。另外,预估存塘商品小龙虾和繁殖的小龙虾种苗各1 000千克左右,可在翌年春季再进行捕捞出售和留作种苗之用。


七、成本效益


详见表5至表7。在不计算劳力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全年收入扣除主要物化成本支出后,净利润为32.06万元,净效益平均为6 750元/亩。


八、小结


在上半年时由于河蟹规格尚小,而小龙虾大多在此时已起捕完毕,因此池中混养小龙虾并不会对河蟹的中后期生长造成明显影响,年底时起捕的河蟹产量规格与其他混放模式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这种养殖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池塘多品种混养、提高池塘产出率的有益探索,值得推广。

在小龙虾大量起捕结束后,还是应该利用地笼网不定期起捕较大规格的小龙虾出售,避免后期河蟹蜕壳时被过多的小龙虾捕食和损伤,从而降低河蟹成活率,影响河蟹产量。同时,由于是第一年实行这一养殖模式,小龙虾苗种成本为7.6万元,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塘中还有存塘商品小龙虾和繁殖的小龙虾种苗,可用作第二年的苗种,可大大减轻成本。

在虾蟹混放的同时,少量投放加州鲈鱼,一方面可以摄食池中出现的野杂鱼,减少饲料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产出商品鱼515千克,增加收益。


杨正锋,刘中峰,季建科.河蟹混养小龙虾新模式简介[J].科学种养,2020(05):52-5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渔业科学进展

期刊名称:渔业科学进展

期刊人气:125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5-9869

国内刊号:37-1466/S

邮发代号:24-153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