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根据大庆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提出稳步发展大银鱼产业的目标和合理控制大银鱼养殖规模的措施;依据大庆地区浅水湖泊多的特点,按照“轮捕轮放、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提出了科学增养殖河蟹的有效措施;为了充分利用大水面自然生产力,缩短鳙鱼生长周期,挖掘水面资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应积极示范推广“塘育湖出”的养殖模式。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水域辽阔,松花江、嫩江流经大庆市435km,乌裕尔河、双阳河及“三引”水利工程灌注入大庆市的湖泊、水库、沟塘,形成了网状水系。大庆市总水域面积440万亩[1],水域多为大中水面,其中杜尔伯特、肇源等县面积较大。大庆市大中水面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发展渔业生产的资源潜力巨大。为充分利用大庆地区大中水面的资源,建议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大中水面渔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及地方涉渔政策,实现大中水面渔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稳步推进大银鱼产业
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冷水性经济鱼类,原产于太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湖边收购价格为40元/kg左右,远高于鲢、鳙、鲤、鲫等大宗淡水鱼销售价格。大银鱼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通体可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畅销国内外市场[2]。大银鱼适合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域移植增殖。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1997年开始引进大银鱼放入湖泊中,大银鱼逐渐安家落户,形成了生产、捕捞、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大银鱼产业。2009年以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银鱼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000t~2000t,成为中国大银鱼主产地之一。2016年9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举行了颁牌仪式,授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国大银鱼第一县”称号[3]。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2017年,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龙虎泡、连环湖等水域研发的“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成果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银鱼已成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中水面重要的增殖鱼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今后,大庆市要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大银鱼产业重点发展县。在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上,一是要把好大银鱼受精卵移植投放关,既要把好受精卵质量关,还要加大投放受精卵投放密度,建议受精卵投放密度在5000粒/亩以上。二是要做好大银鱼资源保护与增殖工作,在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施,防止大银鱼逃逸;限制使用密眼网具;注意捕捞危害大银鱼的鲌属凶猛鱼类和与大银鱼争食的鱼类。三是要注意观察大银鱼移植的效果,观察大银鱼移入新水域后的生物学效应和生产效应。四是要适时捕捞大银鱼商品鱼,建议9月份开始生产捕捞,应在10月末结束捕捞[4]。在大银鱼加工上,根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20年生产大银鱼2000t的实际,拟向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争取设立“龙江大银鱼出口加工基地”项目,申请国投补贴资金330万元,用于大银鱼出口加工车间、高标准冷库建设,建设地点为泰康镇[5]。在大银鱼销售上,通过大庆市大银鱼协会,协调大银鱼生产单位和购销商之间的关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2、科学增养殖河蟹
大庆市的大中水面属于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平均水深在1.7m~2.5m,水质偏碱性,水域天然饵料丰富,同时具有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水域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近400种,芦苇等水草40余种。丰富的天然饵料,良好的水质,完善的引水渠系都为发展河蟹增养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大中水面科学增养殖河蟹应推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经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按照“轮捕轮放、节约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河蟹每年总投放面积控制在80~100万亩以内,从而实现了河蟹增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重点要保护湖泊、水库等大中水面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生态空间管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注重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重点完成河蟹成蟹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蟹种培育技术研究、新技术推广与培训。要积极邀请省内外养蟹专家,组织当地科技人员、技术能人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河蟹养殖资料、现场答疑、实地指导等方式,推动河蟹关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在蟹种放养上,要做到合理放养蟹种,不过量放养,以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在饲养管理上,对于1000亩左右的中型水面,要推广半精养模式,建设防逃设施,适量投喂饲料,主要投喂小鱼、小虾、螺蚌、玉米、各种水草等[6]。
3、积极示范“塘育湖出”模式
湖泊、水库水质清新、无污染,生产的许多水产品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青花湖渔业集团、大庆市连环湖渔业公司等企业取得了相应的“两品一标”,生产的水产品深受省内外消费者欢迎。随着“龙江鱼-鲜天下”口号的提出,黑龙江省由于大水面单产低、产能不足,无法持续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利用大水面自然生产力,缩短鳙鱼生长周期,挖掘水面资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应积极推广塘育湖出模式。“塘育湖出”模式分为两个阶段:鳙鱼种的池塘培育阶段和大湖养殖商品鱼阶段。鱼种的池塘培育分为小规格鱼种养殖和大规格苗种养殖,养殖完成后放入大湖,进行最后养殖。鳙生长周期大于20个月,确保出产水产品的安全有机无污染。“塘育湖出”试点单位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花湖集团,合作方为距龙头企业鱼种运输1.5h范围内池塘集中连片、面积800亩(每处)以上的养鱼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金融合作支持单位为哈尔滨农商银行,鳙养殖试验饲料供应单位为黑龙江省宏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撑单位为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渔业协会。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完成“塘育湖出”生产过程,形成渔业产业化联合体。
首先由试点龙头企业与养鱼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签订鱼种需求规格、数量购销合同。养鱼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按照订单获得资金支持并培养鱼种供给企业。其次由试点龙头企业与哈尔滨农商银行签订长短期贷款合同,长期资金时限3年~5年,短期资金时限1年。再次由黑龙江省宏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制定鳙养殖试验方案,并派专人在养鱼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负责实施。技术支撑单位派人开展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牵头企业负责制定“塘育湖出”生产模式的技术方案,根据所需资金数量确定融资和资金使用及偿还规划,作出所需苗种的规格、种类、数量规划,如期按规履行订单合同及银行贷款合同。养鱼专业合作社、渔场负责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按照订单生产企业所需的鱼种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严格遵守苗种生产操作规程,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如期按规定履行订单合同。
参考文献:
[1]张金建.大庆市绿色生态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产,2012,(5):38-40.
[2]孔令杰.黑龙江省大银鱼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黑龙江水产,2013,(6):1-2.
[3]张向军.大庆地区大中水面增殖技术措施[J].黑龙江水产,2016,(6):22-24.
[4]孔令杰,邹民,张志华,等.大银鱼移植增殖关键技术措施[J].黑龙江水产,2008,(6):20-21.
[5]梁辉.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产,2020,(5):9-12.
[6]梁辉.杜尔伯特县河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J].黑龙江水产,2018,(6):12-17.
苏云和.大庆地区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措施[J].黑龙江水产,2020,39(06):5-7.
分享:
河蟹养殖是江苏省徐州市的支柱性产业。河蟹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波动较大,养殖效益也会随之浮动,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消费者对高品质河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在今后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从绿色生态角度入手,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从蟹苗品种选择、池塘养殖环境调控、现代化养殖技术装备配置等方面做出有效的改进。
2021-08-23作为水产品生产大国,2009-2019年期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状态,到2019年,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了6.45×107t,人均产量高达46kg。按照《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我国2020年目标水产品总产量6.6×107t[1]。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水产品的销售有很大影响。
2020-12-14大庆市大中水面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发展渔业生产的资源潜力巨大。为充分利用大庆地区大中水面的资源,建议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大中水面渔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及地方涉渔政策,实现大中水面渔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020-12-12目前,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1]。湖泊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其由湖泊内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共同组成。我国大部分湖泊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人为的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湖泊可以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受到不良环境扰动时可以自行恢复[2]。
2020-06-19蒙古国(以下称蒙古)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3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蒙古水资源较为丰富,水量总资源为1.9×1012m3。全国共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104km,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
2020-06-18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此现象的产生与人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湖泊、海洋中氮、磷的含量大幅度上升,长期处于该状态下的水体会促进水华蓝藻的生长,有害水华蓝藻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分泌毒性物质,造成其它动植物的死亡,最终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1,2,3]。
2020-06-18现阶段我国的稻田养殖发现比较迅速,是水产品养殖的趋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在保证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农产品质量,稻虾养殖这种模式大大的改善了稻田生态系统,使其功能能充分发挥出来。但目前仍然有部分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存在投入超出量的抗生素和注入过量农药等行为,这不利于健康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专家进行验证和评估。
2020-06-06鱼粉是以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形成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具有营养丰富、生物学价值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鱼粉是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可达55%以上,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率高,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一般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提高成活率具有显著的作用。
2020-06-032019年底,笔者就2020年小龙虾养殖走访了部分虾民,有的虾民持观望态度,多数虾民对小龙虾养殖“钱途”仍持乐观态度。江苏省金湖县小龙虾养殖大户韦爱良认为,“小龙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利用养殖时间、水体空间和水域资源进行小龙虾一轮三季养殖,可提高水体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有效规避小龙虾养殖风险。”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2020-06-02多年以来河蟹一直是江苏省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养殖产量的稳步提高,河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比如2019年的河蟹价格就表现较为疲软,往年价格一直保持坚挺的大规格河蟹只卖出了近几年少有的“白菜价”,小规格河蟹的价格更是下滑严重,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020-06-02人气:7666
人气:3092
人气:3084
人气:2912
人气:283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产
期刊人气:751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黑龙江省渔业协会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4-2419
国内刊号:23-1220/S
邮发代号:14-79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8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6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