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指出: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重点要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上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一、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政治教育理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官兵信息获取、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发生深刻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机遇,更新理念,树立“大教育观”,才能适应时代潮流,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要树立社会教育的理念。过去,封闭的军营接收信息慢、了解社会少,官兵融入社会感不强,思想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军地交流增多,官兵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换量不断增加,官兵身在军营却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面对新形势,不主动作为,就会陷入被动,丢了阵地。要树立社会教育理念,从构建军人荣誉体系做起,从参军入伍兵之初抓起,在全社会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价值导向,要充分运用好社会价值导向开展教育,引导官兵珍惜荣誉、维护荣誉、创造荣誉,不断获取价值认同,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二要树立教管合一的理念。当前,一些单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抢时间、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统筹就容易打乱仗,形不成互补就相互受牵制,只有同向发力才能形成最大效益。随着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将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让教育上战位、到岗位、进机舱,使教育工作与军事训练结合更紧密,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用严格管理增强教育说服力,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坚持上下一致、人人平等,让教育内容立得住、站得稳;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精神引导,又要突出物质激励,让教育落地更实、扎得更牢。
三要树立言传身教的理念。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的说服力更多是来自教育者良好作风形象的感召力。坚持言传身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各级干部要带头贯彻、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表里如一,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政治坚定、听党指挥的举旗人;带头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本职工作,敢于攻坚,排除万难,做敢于担当、忠于职守的领头雁;带头遵守各项法规纪律,做到严人先严己,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站排头、敢讲原则、善作表率,当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二、紧贴官兵需求,优化政治教育内容
当前,战备训练任务重,政治教育存在内容多与时间少、观点旧与不实用、说理空与难接受等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奔着官兵活思想做工作,围绕部队使命任务,着眼官兵现实需求,合理优化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一要突出重点,让教育更有指向性。针对战士求知求新的愿望,站在官兵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扭转重政治说教轻素质培养、重临时性教育轻系统性研究的问题,克服教育中存在的应急性、被动性、形式主义等现象,科学地设计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知识含量,在教育中普及作战所需、官兵急缺的法律、科技、生理、心理等基础知识,拓宽官兵的知识面。针对官兵精神追求日益多样化的实际,尊重官兵个性差异,照顾个性发展,根据官兵需求,量身定制课题研究,合理设置教育内容,不断推动官兵的全面发展,提升政治教育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二要抓住热点,让教育更有生命力。一些单位开展政治教育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大量拷贝复制的教育内容让教育本身失去了生命力。信息时代很多事件刚发生便进入高潮,伴随热点新闻的还有纷乱繁杂的谣言和刻意歪曲的事实。这些热点往往是官兵关心关注的,也是大家急需解答的。要让教育焕发生命力,教育者就要先走一步、先学一点、学深一些,要善于运用新知识、融入新话题,学会老戏新唱,唱出新意。教育部门要紧跟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针对现象级事件,积极收集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专家学者的剖析解读,主动邀请军地专家学者开展深度辅导,解决理论深与难讲透的矛盾,及时解答官兵疑惑,澄清思想误区。
三要解决难点,让教育更加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解决官兵的现实困惑,才能接通地气、聚起人气;只有拨动官兵的心弦,才能净化思想、触及灵魂。要加强思想调研,及时掌握官兵思想底数,弄清官兵思想困惑在哪里、思想误区是什么,把准官兵思想脉搏,才能有的放矢;要增加政治教育的知识和信息含量,平时加强学习,注重积累,在课堂中讲官兵没听过、不了解的内容,注重深入解析以往教育中讲不透的难点问题,满足官兵求知欲望,解答官兵思想疑惑,让官兵豁然开朗;要提高政治教育逻辑思维,增强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改变以往强制灌输的模式,把一些官兵争议多、不信服的道理讲透彻,让官兵深刻理解难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让官兵在看透本质中增进认同。
三、创新方法形式,提升政治教育质效
在历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和“推门听课”中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言堂”“一刀切”“大杂烩”等现象,教育针对性不强,官兵参与热情不高,政治教育质效不佳。
一要创新手段方法,凸显教育的灵活性。调研发现,有的政工干部的创新,就是将多媒体应用到课堂,照本宣科、一篇稿子念到底的现象依然存在。新时代,在抓好课堂灌输基本阵地的同时,要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载体,真正让教育走出课堂,走上岗位、走进战位,不断强化政治教育的灵活性。用好“学习强国”“军职在线”等学习平台,积极探索学习管理、检查评估机制,组织官兵通过自我学习提高全面素质;活用驻地优秀教育资源,结合重大主题教育,组织官兵到驻地党员教育基地、军史馆开展参观见学,在学、思、践中加深教育效果;积极探索仪式教育,结合重大纪念日、节庆日和部队重大仪式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仪式教育;打造单位特色文化,通过建军史长廊、荣誉墙和打造电子荣誉体系等手段,浓厚育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二要突出以情带教,提升教育的感召力。青年官兵关注自身价值,喜欢独立思考,注重平等相待,乐于双向交流,与部队固定的单向灌输模式形成明显反差。传统的“我讲你听”“填鸭式”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官兵厌烦。要端正政治教育的根本态度,将官兵当成自己的兄弟、亲人,带着感情开展教育。创新开展民主交谈式、辨析讨论式、咨询答辩式、一事一议式、寓教于乐式的教育,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平等民主的身份,站在对等位置进行对话、讨论和交流,在情感交流、情感互助中达成思想共识。把战士请上讲台,给战士吐露心声的机会,敢于接受战士对自己的批评,允许战士有个性的想法,通过问题大家找、是非大家谈、界限大家划,变一个人的思想亮点为大家的精神财富,让集体思想财富为每一个人提供精神营养;让官兵参与评价教育,让官兵来自我总结、自我评估,只有官兵自我感受到有收获,思想扣子解开了,教育的效果才能落实到位。
三要注重分层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由于教育对象入伍时间、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不同,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层次也不同。理论基础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兴趣点不一样、需求不一样,难以通过“一堂课”解决所有官兵的思想问题。政治教育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探索分层施教的模式,针对不同教育课题,根据官兵的年龄层次、婚恋状况、文化水平等不同差异,合理区分层次,因人施教,找准教育的切入点,点拨官兵思想困惑,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朱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措施[J].政工学刊,2020(07):30-31.
分享: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精神。
2024-10-10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态势与路径走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内涵何解”、“动力源何”以及“何以推进”的问题。
2024-09-05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增质培优。如何与时俱进,结合过去、现在、将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准、讲透、讲活,真正让青年学生愿听、爱听,最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的主要任务。
2024-08-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4-08-08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思政,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网络思政的工作策略和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07-3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1]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2]。近年来,新兴媒体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2024-07-31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必然以整个思政学科尤其是思政研究的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其中对青年网络新思潮的研究尤其重要。
2024-07-25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论述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七次提及情怀、情感,而在“3·18”讲话中,更是十余次提及“情”“真情”和“情怀”。可见,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密不可分,高度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7-231936年10月,宁夏战役计划落空后,为打通苏联国际交通线,争取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援助来进行抗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一千八百余名将士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甘西、新疆挺进。深入河西走廊的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奋战近5个月,歼敌两万余人,但最终因粮绝弹尽、强弱悬殊而惨遭失败,血沃祁连,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2024-07-23制度化是一个持续演进和完善的过程体系,强调制度的动态性发展和持久效能。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规定一般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相反,往往是结构化、体系化的。”
2024-07-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3057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58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