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回看疫情防控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到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标识,须臾不能丢、时刻不能忘;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要保持和培养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是强军兴军的基本方略,必须强化号令意识、锻造斗争刀锋,争做善于斗争、敢于担当的战士。
一、在斗争中扛起担当重任,就是要认清斗争真谛,催生“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担当动力
习主席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要认识到,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进化史、社会进步史和我党进取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从人类进化看,钻木取火、四大发明、工业革命等都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结果;从社会进步看,原始制度、奴隶制度一直到社会主义制度,都是不断地在斗争中摸索前进;从我党历史看,没有斗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就没有遵义会议实现我们党生死攸关的根本转折,就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斗争是看齐追随的政治要求。弘扬斗争精神,是习主席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以无畏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带领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历史性的变革。去年,习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多次强调培养和保持斗争精神,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斗争是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很多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在意识形态领域,固根与拔根的交锋、铸魂与蛀魂的较量、扛旗与改旗的掰腕片刻未停;在练兵备战方面,“二八现象”“五个不会”“两个能力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在风气建设方面,虽然已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但仍有少数人心存侥幸,基层“微腐败”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都需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紧跟强军进程、投身强军实践、勇担强军重任。
二、在斗争中扛起担当重任,就是要坚强斗争本领,锻造“谋事干事能成事”的担当能力
习主席强调,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思想、政治、实践上千锤百炼。领导干部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长才干、壮筋骨,练就过硬的斗争本领,扛起干事成事的重任。一是靠博学增智。会不会斗争,能力是前提,学习是途径。要坚持把学习作为斗争的第一需要,学理论固本培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温习《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经典,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论述追根溯源,认真学习习主席关于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与强军兴军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体会领悟。二是靠实践强能。只有多经历过几次“风吹浪打”,才会有“狭路相逢”的经验;只有多捧过几块“烫手山芋”,才会有“庖丁解牛”的老练。要坚持“敢”字为先,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坚持“严”字为要,对“出格”言行零容忍,对“越位”问题严打击,执纪不讲情面,惩处务必从严;坚持“稳”字为底,稳住心态、稳当处理、稳妥解决,提高斗争的预判能力、预防能力和化解能力。三是靠总结提效。坚持在斗争中总结教训,在斗争中把握规律。学会主次分明,根据复杂形势、发展走势进行分析研判,抓住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斗争,牵住“牛鼻子”、选准“突破口”,牢牢掌握主动权和制胜权;学会攻防兼备,根据时与势、量与质、度与效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学会刚柔相济,坚持有理有据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三、在斗争中扛起担当重任,就是要保持斗争韧劲,强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定力
习主席指出,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各级要把斗争当作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真抓实干,确保斗争实效。一是头脑清醒不迷航。既要埋头斗争,又要抬头看路,保持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思想敏锐性,确保斗争的方向不偏。要常与上对表,搞清楚上级的斗争要求、思路和重点是什么,打开个人视野,善于从大环境的角度看问题,从全局上思考和处理局部的事情;常与法对照,把政策规定弄准、把责任界限厘清,让斗争有依据、合规矩、讲尺度,尤其要时刻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大事不含糊、小事不糊涂;常与实对接,就是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把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尤其是那些不解决就要制约单位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找出来。二是直面挫折不气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就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要正确看待失误,不因一时一事的失败而轻易否定自身付出,把修正失误、吸取教训的过程作为斗争胜利的必经之路,迅速调整心态、积极担当作为;正确看待委屈,被批评、被误解、被诬告,绝不丢弃真理、绝不抛弃原则、绝不放弃坚守,始终坚定斗争决心;正确看待反弹,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持续用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多搞几个“回头看”、多杀几个“回马枪”,保证踩到底、抓到位。三是善始善终不懈怠。矛盾是永恒的,斗争也是永恒的。不能浅尝辄止,斗争不仅要整治表面的、简单的问题,更要把深层次、决定性的矛盾挖出来,彻底解决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顽瘴痼疾;不能见好就收,取得初步成效不沾沾自喜,坚决摒弃停下来、歇歇脚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斗争工作向前推。
岳艳青.在斗争中扛起担当重任[J].政工学刊,2020(07):37-38.
分享: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精神。
2024-10-10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态势与路径走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内涵何解”、“动力源何”以及“何以推进”的问题。
2024-09-05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增质培优。如何与时俱进,结合过去、现在、将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准、讲透、讲活,真正让青年学生愿听、爱听,最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的主要任务。
2024-08-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4-08-08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思政,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网络思政的工作策略和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07-3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1]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2]。近年来,新兴媒体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2024-07-31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必然以整个思政学科尤其是思政研究的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其中对青年网络新思潮的研究尤其重要。
2024-07-25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论述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七次提及情怀、情感,而在“3·18”讲话中,更是十余次提及“情”“真情”和“情怀”。可见,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密不可分,高度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7-231936年10月,宁夏战役计划落空后,为打通苏联国际交通线,争取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援助来进行抗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一千八百余名将士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甘西、新疆挺进。深入河西走廊的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奋战近5个月,歼敌两万余人,但最终因粮绝弹尽、强弱悬殊而惨遭失败,血沃祁连,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2024-07-23制度化是一个持续演进和完善的过程体系,强调制度的动态性发展和持久效能。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规定一般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相反,往往是结构化、体系化的。”
2024-07-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人气:3311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7
影响因子:0.05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