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解山东某地方品种鸡群的禽白血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采集了种鸡的血清475份、泄殖腔棉拭子1 201份和疑似病例8例,分别进行了血清学、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鸡群的抗原阳性率为33.39%,ALV-A/B亚群抗体阳性率为16.21%;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肿瘤类型主要为髓细胞瘤;从疑似病例分离到8株ALV-J,病毒gp85基因同源性为97.4%~99.2%,与ALV-J原型株HPRS103gp85基因同源性为95.9%~97.2%,与其他已发表的ALV-J分离株gp85基因的同源性为94.2%~97.9%;分离到3株ALV-A,病毒env基因同源性为94.5%~97.9%。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种鸡场ALV-A和ALV-J同时存在,不能确定ALV-B是否存在,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鸡群中存在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感染,其中ALV-A是主要的病原体,主要感染蛋鸡,B亚群次之[1-3],经过种鸡公司的净化,此类亚群病例的报道较少。J亚群是英国的Payne等于1988年从白羽肉鸡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之后有学者研究发现ALV-J的gag基因与pol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并最终证实了ALV-J是内源性ALV-E与外源性ALV的基因重组变异株[4-5]。该病在国内流行,并且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山东某地方品种鸡产蛋率低,其后代杂交鸡出现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现象,疑似存在ALV感染,已经严重威胁到该种鸡群的健康生产。为了解该种鸡群ALV的流行情况,对该病进行了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被检样品来源:山东某种鸡场现存种鸡近3万套,其中原种公鸡、原种母鸡、杂交公鸡、杂交母鸡四个鸡群。被检样品分别包括血清475份、泄殖腔棉拭子1 201份以及8例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均来自杂交鸡群,日龄在340~430 d。
1.2 方法
1.2.1 ALV-A/B、ALV-J抗体和P27抗原检测
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ALV-A/B、ALV-J抗体和泄殖腔棉拭子中的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IDEXX公司。
1.2.2 病理组织学观察
将送检或采集的阳性鸡或病鸡记录编号,外部检查,剖检并记录大体病变。取待检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鸡冠等组织,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1.2.3超薄切片样品的制备
取待检鸡的脾脏、脾脏等组织,切成1 mm3大小,2.5%戊二醛固定2 h,l%锇酸后固定2 h,梯度酒精脱水,无水丙酮替换,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柠檬酸铅双重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记录超微结构变化。
1.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HPRS103(Z46390.1)、SDAU09C1(HM452339.1)和SDAU09C2(HM446005.1)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用于检测ALV-J及ALV-A、ALV-B。将PCR产物回收,连接至p 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挑取阳性克隆测序,与Gen Bank中的已发表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2、结果
2.1 鸡群中的禽白血病流行情况
各鸡群P27抗原及ALV-A/B抗体均有阳性,阳性率分别为33.39%和16.21%;ALV-J抗体的阳性率为0。各鸡群的抗原阳性率不尽相同,其中以杂交公鸡的抗原阳性率为最高(表1)。检测结果表明,山东地方品种鸡各鸡群普遍存在ALV的感染。
表1该场各鸡群禽白血病抗原与抗体水平
2.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疑似病例均来自杂交鸡群,多数鸡生长发育不良,产蛋率偏低、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主要有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有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凌乱,鸡冠上有肉芽肿和肿瘤结节等症状(图1A)。肝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表面可见多处弥散性分布的灰白色肿瘤结节(图1B)。脾脏明显肿大,表面可见灰白色肿瘤结节,大小不一,直径约为0.1~1 cm(图1C)。
图1病鸡临床症状及眼观病变
2.3 病鸡的病理变化
多数病例为髓样细胞瘤,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髓样瘤细胞浸润增生。心肌组织中间偶尔可见大量的组织细胞型浸润,通常聚集在心肌组织切片的边缘(图2A)。肝脏实质区瘤细胞成片增生,可见非常典型的红色嗜酸性颗粒,挤压正常肝索组织,致其消失或排列紊乱。这些髓样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体较大、圆形,胞浆嗜碱性;胞核空泡化,核分裂象多样,可见不对称、不规则、环状分裂等病理性核分裂像(图2B)。脾脏大量瘤细胞弥漫性浸染,脾脏结构模糊;髓样瘤细胞胞核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胞体变圆、胞核空泡化(图2C)。肺泡周围有数量较多的髓样瘤细胞,挤压并破坏正常肺泡组织(图2D)。肾脏的肾小管之间有大量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呈局灶性或弥漫样增生的髓样瘤细胞。这些髓样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体较大、圆形;胞核空泡化,多呈核分裂像(图2E)。鸡冠:鸡冠组织中可见大量髓样瘤细胞,挤压正常组织(图2F)。
图2病鸡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1 000×)
2.4 超微病理学变化
肝脏中大部分正常细胞消失或凋亡,大量髓细胞样瘤细胞出现其中。肝细胞脂肪滴普遍存在,呈线型排列(图3);肝细胞胞浆中的病毒粒子紧贴细胞膜,约100 nm(图4);部分肝脏细胞核膜破坏,病变细胞中出现大液泡,有变形的异染色质边集;内质网池变大,出现板层状产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外膜被溶解破坏,糖元聚集。其中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内有许多液泡,在液泡边缘有病理性产物,呈黑色颗粒;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增多,呈核分裂象。脾脏细胞核膜水肿,线粒体水泡化,脊变小,脾脏细胞中内质网脱颗粒,池变大,水泡化。其中的淋巴细胞里面存在蛋白颗粒,约600 nm,可能是代谢异常的产物。
图3病鸡肝脏细胞脂肪滴聚集
图4细胞质内存在病毒粒子
2.5 病原学检测结果
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8份病料中ALV-J均为阳性(阳性率100%),ALV-A有3份为阳性(阳性率37.5%),ALV-B为阴性(阳性率为0)。结果表明,山东某地方品种鸡群主要是以ALV-J的感染为主。各分离株ALV-J gp85基因的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G101、SG102、SG103、SG104、SG105、SG106、SG107和SG108这8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4%~99.2%;与8株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4.2%~97.9%,其中与ALV-J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5.9%~97.2%。分离到3株ALV-A,病毒env基因同源性为94.5%~97.9%。
3、讨论与结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山东该地方品种鸡普遍存在外源性ALV感染。随着致病力强的ALV-J的出现该病广为传播,加之该病又无疫苗免疫,其感染鸡群不断出现患瘤死亡鸡、生产性能下降[3]和免疫抑制,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害,并增加了该地方品种鸡保种的困难。垂直传播可导致鸡出现病毒血症而无抗体产生的免疫耐受感染,只有当免疫耐受鸡克服了耐受状态之后,才能产生抗体[6-8]。
ALV-J主要感染骨髓细胞,产生髓细胞样瘤细胞,在组织切片检测到了髓样瘤细胞,这与PCR检测结果呈阳性一致。提示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来初步确定ALV-J的感染[9]。杂交鸡是由该原种鸡与进口白羽肉鸡杂交而来的,也就是说ALV-J可能来自进口白羽肉鸡;同源性分析也表明,这8个分离株与ALV-J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同源性最高。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否有ALV-B的存在,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近年来,致瘤性病毒的共感染现象已相当普遍,国外进口的肉鸡、蛋鸡均检测到致瘤病毒的双重或多重感染[10-14]。多种致瘤的免疫抑制病毒共同感染可协同作用,致病力及免疫抑制作用显著加强[15]。肿瘤性病毒混合感染,也是造成鸡免疫失败愈来愈严重的原因之一[16-18]。
参考文献:
[2]肖江平,谢华亮,钟全洪,等.禽白血病的检测和净化技术[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5):34-36.
[3]刘功振,张洪海,刘青,等.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蛋鸡群中检测出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病毒学报, 2009, 25(6):445-451.
[7]张振兴,薛晓岩,胡骑,等.禽白血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 2022, 39(8):86-91
[8]邹敏妮,范颖,张泽颖,等.禽白血病病毒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 2020, 42(8):88-92.
[9]崔治中,张志,杜岩.我国肉用型鸡群中J亚群白血病流行现状的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2, 24(4):293-294.
[10]崔治中,张志,姜世金.从J亚群禽白血病肿瘤中检测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J].中国兽医学报, 2004, 24(1):10-13.
[12]张洪海,刘青,邱波,等.地方柴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的混合感染[J].畜牧兽医学报, 2009, 40(8):1215-1221.
[13]刘玉洁,潘向峰,韩勇.禽白血病病毒Taq 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4):116-120.
[14]杨荣坤,许青荣,崔卫涛,等.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调查及主要流行亚群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0, 39(3):89-93.
[15]张志,崔治中,姜世金,等.鸡肿瘤病料中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 25(4):275-278.
[16]王桂军,韦平,何秀苗,等.鸡三种肿瘤病在广西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家禽, 2002, 24(10):13-15.
[18]王建新,崔治中,张纪元,等.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共感染对肉鸡生长和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J].中国兽医学报, 2003, 23(3):211-213.
基金资助: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ZR2017MC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资助项目(31761133002);
文章来源:毛翠,黄建强,辛敬凯,等.山东某种鸡群禽白血病流行情况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2024,45(08):1-3+7.
分享:
食道裂孔为膈上3个天然开口之一,食道、迷走神经干和食道血管一同从食道裂孔穿过。膈食道膜亦称膈食道韧带,由膈肌的横筋膜形成,其进入食道肌层,将食道固定于膈。食道裂孔疝指腹部食道、胃食道结合处、胃甚至其他器官经食道裂孔进入膈前的纵膈后方。食道裂孔疝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依据疝入器官及其严重程度表现出胃肠道或者呼吸道相关症状。
2024-09-20J亚群是英国的Payne等于1988年从白羽肉鸡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之后有学者研究发现ALV-J的gag基因与pol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并最终证实了ALV-J是内源性ALV-E与外源性ALV的基因重组变异株[4-5]。该病在国内流行,并且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024-08-18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各种肉制品的要求日益提高,肉制品广泛出现在餐桌上。在各种肉类中,羊肉的营养价值较大。然而,有些肉制品进入市面上后,品质并没有达到标准。因此,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羊产品的检疫水平和管理水平,强化监管,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以保证羊肉的品质。
2024-08-15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病,根据致病性的强弱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其中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更为严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加重趋势,欧洲为“重灾区”,美洲、非洲的疫情发展迅猛[1]。
2024-08-15Du CV是一种直径为15~16 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基因组约为1.9 kb的单链环状DNA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4-5]。Du CV最早在2003年由德国的Hattermann等首次报道,后相继在匈牙利、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等地发现或报道[6]。
2024-08-15薄层色谱鉴别是研究和控制中兽药材及中兽药成方制剂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比性好和方便操作等特点。但在利用薄层色谱技术对中兽药材和成方制剂进行鉴别检验时,比较容易出现精密度差以及重现性不足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结果的判断带来困难[1]。
2024-08-15鸡根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远志(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ex D.Don)的干燥根及茎,全年采挖,又名白糯消、鸡肚子眼、金不换、小荷包等,是彝族习用药材。其味甘、平,归肺、脾、肝、肾经,能补气活血、祛风除湿、补虚消肿,可用于肺结核、肺痨、病后体虚、泌尿系统感染、小儿克山病等[1-2]。
2024-08-02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发病速度快、致死率极高的疫病。截止于2023年5月,在世界范围共有70余个国家爆发过该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在百色市的传播,可追溯于2014年,在隆林、田阳2县出现病情。在得知病情后,百色市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在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百色市自身状况,制定一系列防控措施。
2024-07-1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PARGC1A)基因广泛表达于动物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1],尤其在富含线粒体的骨骼肌中高表达[2,3],可参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过程的调节[4],并对肌肉组织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s广泛参与调节肌肉发育过程[5,6,7,8]。
2024-07-19牛呼吸道疾病又称牛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统称,常见于犊牛,是规模化养牛牧场的常见病之一。主要有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为主的细菌性病原,以传染性鼻气管炎、副流感3型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主的病毒性疾病,还有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1,2,3]。
2024-07-19人气:6896
人气:6308
人气:5440
人气:4402
人气:411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畜牧与兽医
期刊人气:397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529-5130
国内刊号:32-1192/S
邮发代号:28-42
创刊时间:193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