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据园则沟小流域土壤采样的经验,对土壤学野外采样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了总结。重点解析土壤学野外采样中的土样采取、样点布置、土样制备和潜在性因素的注意事项。用来为本学科即将开展实验的硕士生、本科生或非本学科的实验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1、引言
土壤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土壤样品的分析,而土壤采样是土壤研究的根本,也是造成土壤研究误差的主要来源[1]。野外采样误差主要是人为误差,实验室测试员只能对样品的分析结果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在野外采取土壤样品时需要高度重视其标准性及精准性。园则沟小流域(37°15′N,110°21′E)位于黄土高原中部,为典型黄土丘陵沟道小流域,面积0.58km2,其中沟道面积0.31km2,占到流域总面积的53.4%。流域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农地、7年撂荒草地、30年撂荒草地和红枣园[2]。2015~2016年间,在流域内采样3次,共计采取土样1800余样次,指标测定包括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颗粒组成、土壤水分。基于园则沟野外布点、采样的经验与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总结出土壤学野外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为本学科即将开展实验的本科生、硕士生或非本学科的实验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2、样点布置
布点一般有3种,分别为对角线法,蛇形法,还有棋盘法,一般取5-9个点,取土一般用塑料自封袋。采样点的分布应做到“均匀”和“随机”。样点位置的选择要避免路旁、沟边、地埂边、挖方、堆肥等特殊地方,样点数目的确定一般根据其采样区面积的大小,土地利用,施肥情况等而定。小流域不规则采样,在有DEM图的情况下,需要在DEM图上标出需要采取的样点,把第一次采样时的经纬度记下。大面积多次采样时,除了用GPS定位其经纬度和高程外,还需要用其他标记物做标记,如在采样点插入筷子、灌木枝叶系彩带等。
3、土样采取
3.1 采样工具
采土工具一般选用土钻,根据需要土量的多少,选择不同规格的土钻,既取土又需取根系时选择根钻或洛阳铲,需要挖土壤剖面时一般选择铁锹。
3.2 采样方法
由于受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人为因素如耕作、施肥的影响,导致土壤养分的分布不均匀。因而必须多点采集混合土样,完全混合后再在其中取样以增加其代表性和科学性。采样点确定后,刮去2~3mm的表土,用土钻或小铁铲垂直入土到需要深度。在每个点的附近随机采取3个土壤样点,保证每点的取土深度和取土质量的一致性,把3个样点的土样集中在盛土盘中,每层进行均匀混合后,挑出杂物,初步选去石砾、根系等物质。由于实验指标的测定不同,其土样保存方法不同。如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时,硝态氮和铵态氮测定时的土样需要是新鲜土样,而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等则是用风干土样。新鲜土样的保存方法:采取土样时,把一部分土样装入样品瓶,用封口膜密封放入冰盒保存,带回实验室置于-20℃下冷冻[3]。风干土的保存方法:取一部分土样(300~400g)装入自封袋中,带回实验室,进行风干处理。当需要测定土壤重量含水量时,取一部分土样(30~40g)装入直径50mm的铝盒中,带回实验室用以测定土壤重量含水量[4]。
3.3 采样间隔
大田实验时,土样的采取时间主要有试验前取样,用以测定土壤的背景值;农作物各生育期取样,用以测定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在作物收获前后或施基肥前进行采样,用以制定施肥计划。野外小流域采样,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不同的植被,不同的降雨,不同的下垫面条件时,采样时间的间隔需要查找文献,从而有根据的去采样,尽可能多采,而不要少采。同一样点存在多次采样时,要保证样品编号的一致性、对应性,特别是样品数量较大时。
3.4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根据研究的目标来确定。研究大田作物养分分布情况,一般采取0~60cm的耕作层土壤,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深度为0~100cm。针对根系比较深的作物,或研究土壤水分、干层、亦或是深层养分储量时这时需要采集的土壤深度较深,可达10m甚至20m深度。确定好采样深度,还需要多层次采集土样,土层的间隔一般是根据测定的指标来选择。无论是测定土壤养分还是土壤水分,在表层0~60cm土层间隔较密,例如0~5cm、5~10cm。而在1m以下土层,通常以1m深度为间隔,如1~2m、2~3m。具体土层间隔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方案来定。
3.5 土样标签
正确的填写土样标签是非常重的,野外采样尤其是大尺度采样时涉及到几百甚至几千个土壤样品,如果不能正确标注和填写标签,那么费时费力的采样将变得毫无意义。标签的信息主要有:日期,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深度,土样名称,采样人等。土样标签应一式两份,一份放在自封袋内,一份贴在自封袋外。同时将此内容登记在专门的本子上以及电脑上,以备后来查询。标签的填写可以在土样采取前写好,如果人手足够,也可以现场填写。
4、土样制备
4.1 土样处理
将新鲜土样铺平放在牛皮纸上,放在阴凉、通气、清洁的室内,严禁暴晒或受到酸、碱气体等物质的污染,让其自然风干。随时翻动,捏碎大土块,剔除根茎叶、虫体、新生物、侵入体等,经过7~14d可达风干要求。
4.2 磨细过筛
测定不同的土壤指标时,要求的土壤粒径不同,例如过2mm、1mm、0.149mm,进行物理分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牛皮纸上,用木棍碾碎,使之全部过10号筛(2mm),留在筛子上未过筛的土块,倒在牛皮纸上继续碾碎,直到全部过筛子为止,不得抛弃或遗漏。用四分法分出一部分,继续研磨过18号筛(1mm),留在筛子上未过筛的土块,倒在牛皮纸上继续碾碎,直到全部过筛子为止,不得抛弃或遗漏。如果需要再继续过筛操作如上。土样过筛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过筛原则,不可为了速度,套筛过筛。
5、潜在性因素
测定土壤肥力,考虑到后来测定时需要用到的一些数据,如根系、降雨、气温等,在实验前期阅读大量文献,在自己选题的基础上尽量把需要的指标考虑全面,宁可多测,不能少测。因为野外采样不但涉及到时间还涉及到距离,往往一些实验站或是实验点离学校或工作单位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甚至不在同一个省内,如果后期再补充实验往往很困难。
参考文献:
[1]李祖驹.喀斯特地区土壤空间异质性及采样方法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5.
[2]孟婷婷.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变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吕婷,赵西宁,高晓东,等.黄土丘陵区典型天然灌丛和人工灌丛优势植物土壤水分利用策略[J].植物生态学报,2017,41(2):175~185.
[4]Gao XD,Wu PT,Zhao XN,et al.Soil moisture variability along transects over a well-developed gully i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 J].Catena,2011(87):357~367.
孟婷婷,魏静.基于园则沟小流域经验的土壤采样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9,(8):207-208.
分享:
土壤污染的成因丰富多样,涵盖工业废弃物、农药残余、重金属污染等,导致土壤污染物质丰富多样,浓度各异。这种多样性使得各类土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土壤的生态效能以及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直接破坏方面。
2024-11-16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急需高效修复技术来应对。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凭借其电场驱动下的离子迁移原理,展现出快速且有效的重金属去除能力。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技术的原理、现状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策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2024-11-16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来源复杂,包括工业排放、矿产开采、农药使用等多种人为活动。这种污染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重金属一旦积累在土壤中,将难以通过自然过程进行降解,且极易通过食物链累积和放大,引发生物富集效应,从而引发长期且广泛的环境影响及健康影响。
2024-11-14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和丙烯酸丁酯)是极其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纺织、皮革、涂料等行业均被广泛应用。但其较强的挥发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等存在明显刺激性,对肝、肾功能均有损害,还有较大的致癌可能性。
2024-06-22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家庭等领域,这些化学物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可能会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甚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023-09-01我国是地质大国,而地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只有做到对地表土壤的保护,才能防止地表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于地表土壤的检测方法,让检测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工业不断发展,工业中的重金属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对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发力度,要有更好的设备对重金属进行监测,方式也要变得多样化,减少对土地土壤的污染,改变这种被污染的情况。
2023-08-29为满足韶关电网供电需求,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建设华电南雄“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是必要的。该工程属于大型电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引发水土流失。文章结合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划分,并在围绕防治目标基础上,通过布设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来分区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2022-05-30水土流失量观测是径流小区进行土壤侵蚀测算的基础[5]。当前人工搅拌采样法仍为各地区径流桶泥沙观测的主要方法,但人工搅拌法因其方法的局限性极易受到外因的干扰导致采样误差偏大[6]。叶芝菡[7]等人根据北方土石山区侵蚀泥沙以粗颗粒为主特点研制了全剖面采样器,主要包括采样管、拖柄、固定环、底盘4部分,其通过采样器采集径流桶中从桶底到水面的浑水水柱,再取样测量水柱中的泥沙含量,进而得到径流桶的径流含沙量。
2021-10-08目前我国城市污泥的产量巨大,截至2015年,我国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约6910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4×109m3•d-1[1],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为3.02×107t,到2020年污泥产量达6.00×107t[2]。我国主要通过填埋、焚烧来处置城市污泥[3],但这些处理的污泥将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4]。
2021-09-28盐碱地土壤改良是一项重要工程,研究和合理利用盐碱地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盐碱地的危害性,从物理、生物、化学等角度探讨了宁夏青银高速黄河大桥至水洞沟段生态长廊地区目前应用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及取得的效果,以期为周边地区盐碱地土壤改良、生态景观效果提升和优化提供参考。
2021-08-31人气:7396
人气:4995
人气:4210
人气:4161
人气:403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土壤
期刊人气:175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253-9829
国内刊号:32-1118/P
邮发代号:28-21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87
影响因子:1.181
影响因子:0.599
影响因子:2.217
影响因子:0.07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