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提出了韶关学院土壤样品库的整体规划方案,设立了土壤样品库的技术规范(样品的保存、流转和信息库建设等技术要点),为韶关学院土壤专业的科研教学及学生实践提供了基础材料,也为提升土壤肥力以及污染治理等有关工作提供参考。
土壤样品承载着土壤环境信息,对掌握不同时期土壤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样品库是储存不同时期土壤资源的基础设施,对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各省根据“六五”、“七五”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菜篮子”基地环境质量调查以及之前的土壤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土壤样品库的建立是土壤调查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010年,环境保护部建成了国家土壤环境样品库,成为中国最大的土壤环境资源和信息平台;各省也陆续建设了土壤样品库[1-3]。土壤样品库也是农业院校土壤教学的基础设施,可加强学生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感官认识,各省农业大学均建有土壤样品库或者展示柜供学生观摩。粤北地区是广东省的农业重要区域,其中韶关市还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基地,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由于历史上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韶关矿区周边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4-6],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相关科研工作倍显重要。韶关学院作为本地区建有土地管理学科的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土壤肥力和土壤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7-10],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学院目前尚未建立土壤样品库。样品库的建立工作较为细致、繁琐,涉及到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信息完善、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建立科学的土壤样品管理制度、实现土壤样品及其信息的有效管理,对于规范和指导土壤样品库建设、信息管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1-13]。
1、土壤样品库建设总体方案
拟根据实际操作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用地的耕层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土地类型包括园地、耕地、草地),采样深度为0~20cm,统一建档、集中保存,建立韶关学院全国土壤样品库1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1个以上代表性土壤样点(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样品数≥34个),广东省每个地市有1个以上代表性样点(21个地级市,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粤北: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样品数≥21个),韶关市每个县市区有2~3个样点(10个县市区,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丰县,样品数≥20个)。
1.1 在韶关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土壤样品库1间(样品数≥75个);
1.2 设置土壤样品展示台柜1个(全国范围土样样品数≥54个:其中广东省土壤样品数≥21个);
1.3 建立土壤样品电子信息表1份(样品数≥75个),含采样信息(样品编号、地理坐标、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采样深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砾石及植物根系含量情况)、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风干土样的含水量、pH、机械组成、有机质等);
1.4 形成土壤样品点位(含土壤类型)分布图一份(样品数≥75个);
1.5 建立纸质样品信息档案一份,含采样信息、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采样照片等(样品数≥75个)。
1.6 建立土壤样品库公众信息平台一个。
2、土壤样品库建设
2.1 准备工作
定制样品标签、采样袋、采样锹、样品记录表、样品瓶、样品存置架(或样品柜)、展示柜台(台签)、样品保存标签、温湿度调控设备、门禁设备和监控设备等;对采样人进行基本采样技术规范宣讲。
(1)记录表应含样品编号、地理坐标、采样地点、时间、采样人、采样深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颜色、质地、土壤中砾石及植物根系含量等信息,字迹清晰.
(2)根据《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的要求设计韶关学院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标签。样品标签主要包括样品编号、采样地点、地理位置(经纬度)、采样深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地、采样日期、制样人(采样人)、调查类型等信息。标签定制为白色,尺寸:90mm×50mm,字体:五号字,黑体。
(3)样品储存瓶统一采用500mL棕色玻璃磨口广口瓶,石蜡封口,另附标签。样品量为500g过2mm筛的风干土。
(4)由于土壤样品来自全国范围,采样(送样)人员比较广泛,应委托土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采样(送样),或在采样前对采样(送样)人进行基本的采样(送样)技术规范宣讲,保证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合理性,送样过程不污染样品。采样(送样)技术规范参考《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
(5)由于华南地区多雨潮湿季节较多,因此在样品库建设上设置了温湿度调控设备。
2.2 样品流转
(1)装前核对采样结束后现场检查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采样照片等,检查无漏后进行运送。
(2)样品分装及包装需要进行过筛处理的无机湿样装于自封袋内,直接测定的湿样采用棕色磨口玻璃瓶装样;过筛处理的土样使用自封袋分装;入库样品用棕色磨口玻璃瓶分装。
(3)样品运输与流转样品运输前,采样袋要包装完好,运输过程中不损失、混淆或玷污,及时送至实验室。在样品流转过程中,应有样品流转单,样品流转单包含样品数量、样品编号、测试项目、送(收)样人、送(收)样时间等信息,外部委托测试需采用暗码送样。所有样品运送需在技术规范要求时间内送达,并根据各样品不同要求分别采取避光、冷藏等方法保存。
(4)样品交接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后,由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在样品流转单签字,流转单一式二份,由样品管理员保存1份,交分析人员1份。样品管理员接样后,及时与分析人员交接,核对无误后,分析人员进行样品制备。
2.3 样品制备
样品管理员接到送样人送至的样品后,一份样品需送至分析单位进行分析检测工作,另存一份1kg土样用于样品库存储样品的制备,土壤在阴凉、通风、无污染、干燥处风干、过2mm尼龙筛后,装瓶封存。
2.4 样品保存与入库
样品库需安排专人管理与维护,样品取用需登记。样品摆放有序、每个样品有唯一编号,便于查找,并进行电子存档。样品标签字迹清晰、完整。
(1)样品库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无污染。
(2)样品保存:称取500g过2mm尼龙筛的风干土壤样品,装瓶。样品瓶采用500mL棕色试剂瓶,装样后以石蜡封口。
(3)样品标签可用不干胶贴在瓶上,或采用吊牌附在瓶体。
(4)保存的样品需定期整理、清洁,防止霉变、虫害、鼠害及标签脱落等。
2.5 样品管理
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需记录,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3、土壤数据库建设
3.1 土壤信息库内容
土壤信息库的主要建设内容有:采样信息表纸质及电子版各1份、土壤理化性质信息表电子版1份、土壤采样点位(土壤类型)分布图纸质及电子版各1份、土壤样品库公众信息平台1个。
3.2 土壤数据库建设流程
3.2.1 编码:所有点位必须统一编码。样品编码为11位码,具体如下:第1~4位码:为我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第1、第2位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第4位码表示市(地区、自治区、盟)或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县、县级市)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汇总码;第5、第6位码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编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代码(GB/T2260-2002)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的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第7~9位码:为以县为空间计算单元的采样点总数。如,第3号采样点的编码为003。第10~11位码:为土壤采样深度下限,本调查采样为0~20cm耕层土壤,其编码为20。
3.2.2 标签:运输流转的样品袋内装上样品标签,袋外系上样品标签.使用纸质样品标签,需将标签装入小自封袋中再装入袋中,避免标签潮湿、字迹模糊。
3.2.3 记录表:现场填写采样记录表(记录表统一采用A4纸打印,用黑色中性笔填写),进行GPS定位,用数码相机记录采样点周围情况。
(1)土壤采集点的文字记录土壤采样记录表填写内容如下:调查人、地理坐标、土壤名称、质地、颜色、土壤中的砾石、植物根系情况、农作物名称、土壤利用情况等。
(2)采样点照片近景、远景及土壤样品照片各一张。
3.2.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污染物数据:必测项目:按统一方法检测土壤含水量、pH、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选测项目:根据需要,部分土样选择性测定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分析测试方法: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比性,不同样品的同一项分析指标应采用同一分析方法,以GB为参考,有优于GB的方法则可采用更先进的方法,如无GB,可参考正式出版发行的检测技术规范或教材中的方法或文献报道中的方法,也可参考鲍士旦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第3版)或鲁如坤主编的《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3.2.5 土壤样品库公众信息平台建设:创建一个土壤样品库公众号,从入库的样品中选择10~15个典型地区的样品,如红壤、黄壤、黑土、棕壤、褐土等,制作出点位分布图,并附上每个样品的理化性质、采样照片及土地利用情况,在这些入库的样品瓶上附上一张二维码标签,学生扫码后,可详细了解这些样品的理化性质及利用情况。
4、结语
近年各省市环境监测部门建立的土壤样品库主要服务于土壤普查或污染调查等国家项目,韶关学院建立本土壤样品库,既可以用于教学,又可以为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做参考。本项目建立的土壤样品库主要针对典型土壤类型的农田或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调查,辐射全国,但重点在于韶关地区,针对性强。样品库引进新型实验设备,与传统的样品库相比,土壤样品的管理难度降低、更利于土样的长期保存。同时本项目拟创建土壤样品库微信公众号,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向学生推广、普及土壤知识,变枯燥的被动教学为生动直观的自主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罗四国,陈昱霖,宋国强,等.湖北省土壤样品库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践[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S1):271-274.
[2]张妍,邓晓庆.云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样品的保存与管理[J].环境科学导刊, 2007(4):80 -81.
[3]赵晓军,孙聪,张朔,等.土壤环境样品库建设及样品信息数据库管理[J].中国环境监测,2016(4):44-48.
[4]蔡锦辉,吴明光,汪雄武,等.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启示[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5(4):50-54.
[5]李丽,王富华,王旭,等.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1):73-76.
[6]危向峰,刘永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防治对策———以粤北矿区为例[J].农业科学,2016(15):7-10.
[7]罗莹华.韶关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生态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6(19):133-136.
[8]马崇坚,刘发光,林昌华.应用皇竹草改良退化土壤的初步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2(2):44-47.
[9]李海渤,郑立军,武国星,等.粤北地区油菜采薹-绿肥-水稻种植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2016(9):5-6.
[10]冯慧敏,李海渤,林昌华.华南地区油菜绿肥土壤改良可行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规程[J].长江蔬菜,2019(1):69-72.
[11]陈雅涵,谢宗强.保存过程对土壤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保存土样的应用[J].土壤学报,2018(4):783-796.
[12]邱坤艳,付燕利,成永霞,等.土壤样品库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1):62-63.
[13]唐雅萍,李敏.关于土壤样品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8(5):65-66.
李海渤,冯慧敏,陈晓远,等.韶关学院土壤样品库建设方案及技术规范[J].韶关学院学报,2019,40(9):70-73.DOI:10.3969/j.issn.1007-5348.2019.09.015.
分享:
土壤污染的成因丰富多样,涵盖工业废弃物、农药残余、重金属污染等,导致土壤污染物质丰富多样,浓度各异。这种多样性使得各类土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土壤的生态效能以及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直接破坏方面。
2024-11-16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急需高效修复技术来应对。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凭借其电场驱动下的离子迁移原理,展现出快速且有效的重金属去除能力。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技术的原理、现状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策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2024-11-16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来源复杂,包括工业排放、矿产开采、农药使用等多种人为活动。这种污染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重金属一旦积累在土壤中,将难以通过自然过程进行降解,且极易通过食物链累积和放大,引发生物富集效应,从而引发长期且广泛的环境影响及健康影响。
2024-11-14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和丙烯酸丁酯)是极其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纺织、皮革、涂料等行业均被广泛应用。但其较强的挥发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对人体的呼吸道、皮肤等存在明显刺激性,对肝、肾功能均有损害,还有较大的致癌可能性。
2024-06-22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家庭等领域,这些化学物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可能会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甚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023-09-01我国是地质大国,而地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只有做到对地表土壤的保护,才能防止地表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于地表土壤的检测方法,让检测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工业不断发展,工业中的重金属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对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发力度,要有更好的设备对重金属进行监测,方式也要变得多样化,减少对土地土壤的污染,改变这种被污染的情况。
2023-08-29为满足韶关电网供电需求,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建设华电南雄“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是必要的。该工程属于大型电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引发水土流失。文章结合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划分,并在围绕防治目标基础上,通过布设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来分区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2022-05-30水土流失量观测是径流小区进行土壤侵蚀测算的基础[5]。当前人工搅拌采样法仍为各地区径流桶泥沙观测的主要方法,但人工搅拌法因其方法的局限性极易受到外因的干扰导致采样误差偏大[6]。叶芝菡[7]等人根据北方土石山区侵蚀泥沙以粗颗粒为主特点研制了全剖面采样器,主要包括采样管、拖柄、固定环、底盘4部分,其通过采样器采集径流桶中从桶底到水面的浑水水柱,再取样测量水柱中的泥沙含量,进而得到径流桶的径流含沙量。
2021-10-08目前我国城市污泥的产量巨大,截至2015年,我国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约6910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4×109m3•d-1[1],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为3.02×107t,到2020年污泥产量达6.00×107t[2]。我国主要通过填埋、焚烧来处置城市污泥[3],但这些处理的污泥将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4]。
2021-09-28盐碱地土壤改良是一项重要工程,研究和合理利用盐碱地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盐碱地的危害性,从物理、生物、化学等角度探讨了宁夏青银高速黄河大桥至水洞沟段生态长廊地区目前应用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及取得的效果,以期为周边地区盐碱地土壤改良、生态景观效果提升和优化提供参考。
2021-08-31人气:7408
人气:5038
人气:4221
人气:4205
人气:406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土壤
期刊人气:178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253-9829
国内刊号:32-1118/P
邮发代号:28-21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87
影响因子:1.181
影响因子:0.599
影响因子:2.217
影响因子:0.07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