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观测发现,不少活动星系核的喷流呈现S形或Z形的反对称形态[1,2],这显示喷流可能在绕着某一轴线进动.采用喷流进动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许多活动星系核的复杂图像[3].目前解释喷流进动的物理机制主要有双黑洞模型[4]和盘致进动模型[5,6]两类.前者的喷流进动产生于星系核中的双黑洞系统,后者中则是产生于单黑洞和围绕黑洞的倾斜的吸积盘构成的系统.
284
0
全球GPS网(InternationalGNSSService,IGS)可以监测地心移动(包括大气、海洋的整体地球质心相对于固体地球的形状中心的运动)和固体地球旋转运动,是维持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的重要手段。同时IGS台站的坐标变化直观地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和形变运动,在季节变化的时间尺度下,台站坐标变化机制不属于构造运动。
244
19世纪50年代,Bobcock父子利用机械扫描的方法,将狭缝光谱仪测量的线源(一维)目标的磁场通过机械扫描获得日面二维磁图,该磁图具备多波长、非实时的特点(光谱型磁像仪).到了70年代发明了视频磁像仪,从而能够获得某一波长的实时二维磁图(滤光器型磁像仪)[1].我国太阳磁场的观测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研制的35cm太阳磁场望远镜[2]、60cm多通道望远镜[3]以及全日面太阳望远镜[4]均进行太阳磁场的观测,都属于滤光器型磁像仪.
354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它孕育了地球的万物.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太阳大气乃至整个行星际空间能量释放最为剧烈的两类爆发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物理过程[1,2,3,4].太阳磁场是引起太阳活动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太阳上各种活动现象的能量来源.对于它们的研究,既能加深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帮助人们理解宇宙中其他恒星上发生的类似现象[5,6].
273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1,2,3]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4,5]卫星的3个有效载荷之一,它由白光太阳望远镜(WST)、全日面成像仪(SDI)、日冕仪(SCI)和导星镜(GT)组成[2,6].SDI和WST的视场为1.2倍太阳半径,SDI的工作波段为莱曼阿尔法波段(121.6±7.5nm),WST的工作波段为紫外窄带连续谱(360±2.0nm)[2,6].
376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MassEjection,CME)是大尺度的磁化等离子体从太阳大气抛向行星际空间的现象,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之一.目前,已建立的有关太阳活动爆发的CME模型认为CME的爆发是由于系统不稳定性导致的,原先储藏在太阳磁场中的磁能以焦耳耗散和等离子体加速的形式转化为热能和动能.
301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MassEjection,CME)是太阳大气中最剧烈、尺度最大的活动现象,表现为在短时间内日冕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伴有1011–1013kg携带磁场的等离子体抛射.当日冕物质抛射的方向朝着地球时,可能会与地球磁层发生相互作用,引起近地空间的地磁暴、极光等现象,会对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产生干扰,
266
活动星系核(ActiveGalacticNuclei,AGN)是指一个星系中心的高密度区域.作为AGN中物理特性最为极端的一个子类,耀变体(Blazar)的相对论性喷流几乎直接指向观测者.耀变体被分为两个子类,分别是平谱射电类星体(FlatSpectrumRadioQuasars,FSRQ)和蝎虎类天体(BLLacertae,BLLac).
太阳黑子是产生于太阳表面的,容易被观测的太阳活动现象,其所在的太阳区域有强磁场的聚集。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和分析对于人类理解和研究太阳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如帮助天文学者研究耀斑的爆发与黑子群的相关性[1]。随着太阳物理学以及观测设备的发展[2,3],人们对于太阳黑子观测产生的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
323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理,行星与主星距离越近,引力越大。主星引力对行星的撕裂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行星也依靠自身引力使其趋于球形。当主星对行星的引力过大的时候,行星将被撕裂。基于上述架设,我们构建以下数学模型进行行星撕裂临界态分析。采用太阳系内八大行星的实例验证上式。采用距离太阳最近的且密度大小排名仅次于地球的水星验证。
817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Space-basedSolarObservatory,ASO-S)是中国首颗太阳专用观测卫星[1],硬X射线成像仪(HardX-rayImager,HXI)作为其3台载荷之一主要负责在30–200keV能段对耀斑源区进行成像、能谱和光变观测,以研究耀斑磁重联中的能量释放和高能电子加速等物理过程[2].
314
暗物质是在宇宙观测数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的假设物质,可能大量存在于宇宙空间中,不发光或发出非常微弱的光,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质量远大于宇宙中全部可观测天体的质量的总和,约占宇宙物质的85%以上。暗物质是在宇宙观测数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的假设物质,可能大量存在于宇宙空间中,不发光或发出非常微弱的光,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质量远大于宇宙中全部可观测天体的质量的总和,约占宇宙物质的85%以上。
505
航天器的电能来源形式包括自身携带与原位提取。自身携带电能包括化学燃料发电、化学电池、核电池等,而原位利用则包括太阳能及星球资源利用等。星球原位能源利用具备规模体量大、供应时间长、原料成本低等特点,是空间领域中长期任务得以确立及执行的基本技术保证,属能源动力系统长期攻关方向。
380
火星是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也是除月球之外,最有望实现载人探测、建立外星基地的类地星体。不同于月球近乎真空、缺水的环境,火星拥有稀薄的大气层,两极及地表之下存在大量的水冰,火星壳中存在包括蒸发盐类矿物、粘土矿物在内的多种矿物类型[1]。由此可见,火星拥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为人类在其表面开展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572
火星是地球的邻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也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当前火星气候寒冷干燥,表面覆盖着大量未固结或固结较差的风化物质,被称为火星土壤(简称火壤)[1],根据其粒度和胶结状况可分为尘埃、砂状、皮壳状-团块状和块状四种类型[2]。多源遥感探测和就位探测数据均指示火壤的主要物质组成与地球玄武岩类似(表1)[3,4]。
413
影响因子:0.664
影响因子:0.746
影响因子:0.40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