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漫谈小行星的诞生

  2020-03-23    38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提到小行星,还要先从行星说起。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还有五颗与众不同的明星。这五颗星星在天空的位置会移动,如同在星空中不停地“行走”。于是,人们给它们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行星。

  • 关键词:
  • 天文学家
  • 提丢斯
  • 皮亚齐
  • 谷神星
  • 赫歇尔
  • 加入收藏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天文望远镜。最近,听说人工智能、悟空号、嫦娥四号、GPS定位、无人机等新科技和新设备都在杂志中纷纷露面,这让我这种元老级天文设备很是羡慕啊。刚才,听到小智和小新在讨论小行星的身世之谜,就这个话题,我必须毛遂自荐!因为,小行星就是通过我的某位曾曾曾祖父发现的。

提到小行星,还要先从行星说起。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还有五颗与众不同的明星。这五颗星星在天空的位置会移动,如同在星空中不停地“行走”。于是,人们给它们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行星。此后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就只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直到有了天文望远镜,也就是我们家族的出现,这个认知才被打破。

七大行星各就位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用自己制作的“七英寸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突然,他注意到金牛座里的一颗星与别的恒星不太一样。在我这位曾曾曾祖父的帮助下,赫歇尔发现这颗星是一个圆面,而不像其他恒星那样,是个亮点。

▲发现天王星的赫歇尔

这是怎么回事呢?赫歇尔觉得奇怪,就对这颗星作了标记。4天以后,当再次观测这颗星的时候,赫歇尔激动地发现,它的位置发生了移动。这一发现震惊了当时的天文学界。后续的观测证明,这颗星其实不是恒星,而是一颗大行星,也就是“天王星”。

茫茫星海等“星”来

太阳系第七颗行星一一天王星的发现,为赫歇尔带来盛誉。人们心想,既然存在第七颗行星,那么天空中是否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行星呢?许多天文学家摩拳擦掌,纷纷投入到寻找新行星的行动中来。可是,星海茫茫,去哪里寻找新行星呢?天文学家们一筹莫展,对着满天繁星望眼欲穿。

▲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有明显的距离

就在这时,有人看到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示意图,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距离不太正常啊,这怎么看都有点大。随后,又有人指出:早在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时开普勒就注意到,火星到木星之间突然有个大跳跃!

还有人想起“提丢斯-波德”公式的启示:即距太阳2.8天文单位的地方应有一颗行星!种种证据似乎表明,火星和木星之间应该存在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于是,天文学家将我的曾曾曾祖父指向距离太阳2.8天文单位的地方,期待在那里发现新行星。

行星神秘失踪事件

我们知道,天空中肉眼可见的星星有六七千颗之多。如果借助小型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的亮度在8等星以上的星星多达十万颗。我的曾曾曾祖父级别很低,那时的观测技术也不发达。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星星家族,天文学家该从何入手呢?

天文学家们在无奈之下,选择了类似于“查户口”的方法,在浩渺的星河里展开行星大排查。他们先确定天空中每颗星星的坐标,过段时间后重新测量它们的坐标。把两次结果进行比对,如果发现某颗星星的位置发生了移动,那就继续对它进行跟踪观测,直到确定它是否是行星。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想:“这算什么方法?照这么查下去,那得等到何年何月?”的确,这也是让我的曾曾曾祖父十分钦佩的一件事情。就这样,年复一年,曰复一曰,尽管机会渺茫,幸运还是降临了。

1801年1月1曰的晚上,从事这项排查工作长达11年之久的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对金牛座50颗星星的坐标做了记录。第二天,当他对这些星星的数据进行复核时,发现其中有一颗暗淡星体的位置移动了4角分(角分是一个非常小的角度单位,1。=60角分)的距离。皮亚齐顺着线索跟踪观测,确定了它在恒星间的运动轨迹。不巧的是,一个月后,皮亚齐病倒了,他将这一发现写信告诉其他天文学家。但是,当那些天文学家收到信的时候,这颗行星已经运行到太阳附近,观测不到了。

数学天才锁定新行星

怎样才能找到这颗失踪的新行星呢?

当时,皮亚齐仅得到24次观测数据,¥之天体轨道的计算非常复杂,一次计算可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对这颗新行星的寻找计划又被搁置了。’当时的情形,就如同刚刚捞到的银针又重新沉入大海。

这时,德国的一位数学天才崭露头角,他仅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就计算出了新行星的轨道。这位数学天才,就是后来被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根据高斯的计算结果,天文学家们竟然真找到了这颗失踪的新行星。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位置距离高斯的预测只差半度!高斯的计算结果还指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半长径为2.77天文单位,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这正好与“提丢斯-波德”公式计算的轨道相对应。

这个故事在我们天文望远镜家族中一直流传下来。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遗憾自己出生太晚,没能亲眼一睹这位数学天才的风采!

突如其来的小行星

新行星失而复得。它的发现者皮亚齐将它命名为谷神星。不过,麻烦很快就来了。1802年3月28日,距离谷神星被重新发现仅仅过了三个多月,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在谷神星附近又发现一颗移动的星星,即智神星。高斯计算了它的轨道,结果发现它与谷神星几乎完全一样,半长径也是2.77天文单位。一个轨道里竟然有两颗行星,这又是什么情况?

天王星的发现者赫歇尔也对它们进行了观测。他估算谷神星的直径只有260千米(事实上谷神星直径约1000千米),与其他行星比起来实在是太小。综合考量之后,赫歇尔将它们称为“asteroid”,意为“像星星一样小的物体”,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小行星”。后来,在1804年和1807年,天文学家又分别发现了3号小行星——婚神星和4号小行星——灶神星,它们的轨道也基本符合“提丢斯-波德”公式的推算结果。于是,有人猜测,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那颗未知行星已经爆炸成多个碎块,成了小行星。

群累环绕的小行星带

天文学家的目标本来是发现大行星,小行星的意外出现,使大家失去了继续寻找新行星的兴趣。直到1845年,人们才发现了第5号小行星——义神星。

18世纪90年代以后,天体照相技术的应用,使发现小行星的概率大大提高,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小行星被发现。到1923年,第1000颗小行星被人们发现,它被命名为“皮亚齐小行星”。1928年,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在美国g加哥大学进行天文观测时,发现了第1125颗小行星,将其命名为“中华”。到了当代,利用CCD(图像控制器)和计算机技术,使得观测和计算变得更为高效,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的观测,便可以确定一颗新的小行星的轨道。迄今为止,国际小行星数据库中已有78万颗以上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当中,超过90%都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也就是天文学家称作“小行星带”的区域。

最后,我们回到上文中的问题,为何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都是些小行星,而没有预期中大行星的存在,难道真的是那颗大行星爆炸了吗?关于这个问题,只依靠我们天文望远镜是无法解答的。不过,我听我的主人,也就是那位无所不知的阿能博士讲过,现代理论认为,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最先长大,那时候的木星比现在要更靠近太阳。木星强大的引力很快将位于小行星轨道上的大部分物质吞噬,使得那里的物质不足以聚集成一颗大行星,最终只残留下了一些行星的“建小行星。如此看来,弱肉强食的规则在行星之间也是通用的!


王科超.小行星的身世之谜[J].新世纪智能,2019(9):20-2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天文学进展

期刊名称:天文学进展

期刊人气:11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协办)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0-8349

国内刊号:31-1340/P

邮发代号:4-819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