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儿科多发,该疾病是由呼吸道变态反应引起,与遗传、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顽固及治愈困难等特征,对患儿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研究数据显示[2],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为0.1%~32.0%。近几年,我国小儿哮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作时会使气道平滑肌收缩,肺功能降低。
233
0
流感嗜血杆菌作为一种无运动力、多形态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菌体可寄生在人体的上呼吸道黏膜表面,造成化脓性感染、呼吸道感染等[2]。相关研究指出,小儿自身免疫力较低,且呼吸道感染患儿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给诊断治疗带来较高难度,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逐渐上升。
64
随着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的大幅提高,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BPD不但影响患儿的近期生存质量,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远期后遗症[2],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针对BPD的防治,尽管咖啡因、维生素A等多种药物及干细胞治疗被临床及实验室应用,但目前仍无有效且安全的药物被广泛认可[3,4,5,6,7]。
121
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多由支原体、真菌、衣原体等感染所致,全年各季节均可发生,其中以秋冬季节居多,是以咳出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造成的互相交叉感染。临床常通过止咳、化痰、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重症肺炎患儿,虽可暂时缓解患儿咳嗽、呼吸不畅等问题,但针对性不强,治疗效果不理想[1]。
208
支气管哮喘主要由于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的气道发生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常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憋闷、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不适[1,2]。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呼吸道病毒感染会引起机体炎性因子分泌及免疫应答发生改变,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使哮喘动物模型的病情加重[3]。
125
《医碥》中云:“发热者,热之发现于肌表者也”。自外而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余,邪盛化火而为毒,或感温热邪毒、疫毒而热至。外毒为患,使机体出现正邪交争、阴阳不济而热作,故小儿外感发热乃邪正相争的征象,多由邪气实所致,是一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且年龄越小,其患病率越高。
139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病程大于4周,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包括:咳嗽变应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等。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前3位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1.9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4.71%)和感染后咳嗽(PIC)(21.73%)。
72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RTI)是一个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世界性健康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之一。ARTI病原体复杂多样,病毒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喘息等症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全球气候的变化,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侵入,人群生活卫生习惯的改变都会影响其流行情况及病原谱的构成。
84
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各个年龄层均有发病,多发于春、冬两季,儿童、中老年人为其高危人群。儿童因脏器娇嫩、免疫功能不完善等因素,病情较为严重,易引发脓气胸、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呼吸衰竭等多种重症并发症,危及生命。现阶段临床对小儿肺炎治疗主要以抗炎药为主,虽疗效确切,但持续大量使用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
68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指的是因鼻部各类疾病,例如急性或慢性鼻炎、鼻息肉以及鼻窦炎等,使得鼻内分泌物无法正常排泄,进而倒流至鼻后与咽喉部,或反流至声门与气管内,引起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中医学将UACS划分到“久咳”以及“鼻渊”等范畴,认为主要是痰、湿、热等致病因素使得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引发咳嗽。
101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据报道,我国儿科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患儿居多,其中RRTI患儿发病率达20%~30%。尽管该病属于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研究较多,但是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是其主要病因,可由各种因素诱发,导致部分患儿反复感染。
62
过敏性咳嗽又称为变应性咳嗽,首次由日本学者Fujimura 提出,属于慢性咳嗽病范围。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气候改变,小儿过敏性咳嗽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中开始明确将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型哮喘在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面加以区别,将其分属两个不同疾病。
49
过敏性咳嗽是一种主要与过敏性体质及环境因素有关的咳嗽,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其中以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多见[1]。小儿因支气管黏膜嫩弱、抵抗力低下较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咳嗽并逐渐发展为此病[2]。除了应该及时寻找过敏原并摆脱,规范的治疗也是很重要。
137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又称肺炎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为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寄居于健康人,尤其是儿童的鼻咽腔中,我国儿童的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定植率很高,据文献报道为16.6%~88.6%[1]。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SP感染是5岁以下儿童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首位致死原因[2]。
肺炎支原体肺炎(MP)是儿童呼吸系统多发疾病,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严重威胁着儿童生命健康。肺炎支原体主要是一种细胞外病原体,需要与细胞紧密接触才能生存。能穿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侵入呼吸道黏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传播到呼吸系统之外,可引起皮疹表现。
75
影响因子:0.826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1.900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0.459
影响因子:0.46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