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裸花紫珠颗粒与西咪替丁注射液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取2 mL西咪替丁注射液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每8 h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裸花紫珠颗粒,1袋/次,4次/d。两组均治疗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出血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隐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APTT、PT、TT、F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Hb、RBC、HC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更佳,在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上消化道出血是黑便、呕血为典型症状的常见消化道急症[1]。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多样,以消化性溃疡常见,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等特点,需要及时止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抑酸药物和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方法。西咪替丁是常用抑酸药物,能提高患者胃内p H值,修复胃黏膜屏障,有理想的止血和预防再出血效果[3]。裸花紫珠颗粒以裸花紫珠为主要组分,可收敛止血、消炎解毒,且在肝硬化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效果较好[4]。本研究探讨了在西咪替丁基础上联合裸花紫珠颗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48例,女38例;年龄51~89岁,平均(66.57±5.31岁;病程4~27 h,平均(8.75±2.33)h;消化性溃疡类型:复合型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胃溃疡36例。本研究经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号20220102)。
纳入标准:(1)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5],且为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经内镜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溃疡,且溃疡出血,并经病理诊断为良性溃疡;(2)出血量≤500 m L;(3)Rockall评分<3分;(4)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既往有胃肠吻合或胃切除术史;(2)非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3)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肝脏、肾脏疾病;(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5)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是有使用禁忌;(6)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
1.2药物
裸花紫珠颗粒,规格3 g/袋,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20512、221003、221210、230105;西咪替丁注射液,规格2 m L∶0.2 g,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20423、220714、221115、230206。
1.3分组和治疗方法
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治疗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53~89岁,平均(67.02±5.57)岁;病程4~25 h,平均(8.23±2.08)h;消化性溃疡类型:复合型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胃溃疡17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1~87岁,平均(66.12±5.05)岁;病程5~27 h,平均(8.89±2.45)h;消化性溃疡类型:复合型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溃疡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有可比性。
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取2 m L西咪替丁注射液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稀释,每8 h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裸花紫珠颗粒,1袋/次,4次/d,。两组均治疗3 d。
1.4临床疗效评价标准[6]
治愈:出血停止,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达到正常水平。好转:出血速度减慢或出血停止,但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未达到正常水平,出血部位可能仍会出血。无效:出血速度未减慢,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均未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5观察指标
1.5.1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统计两组止血时间、隐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
1.5.2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常规指标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10 m L,分装于2试管,取一试管立即加入枸橼酸钠抗凝,4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浆,使用H1203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济南爱来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取另一试管使用迈瑞Mindray全自动流式血细胞计数仪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采用脉冲电压计数法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
1.5.3 再出血率
观察患者治疗后再出血情况,计算再出血率。再出血判断标准:呕吐鲜血或正常排便后再次出现黑便或便血,或伴有肠鸣音活跃;或内镜检查上消化道溃疡有活动性渗血[7]。
1.6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两组腹部不适、头晕头痛、恶心口干、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等发生情况。
1.7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5.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总有效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治疗组止血时间、隐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APTT、PT、TT、FIB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PTT、PT、TT、FIB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Hb、RBC、HC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Hb、RBC、HC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见表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众多,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以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等因素有关[8]。这些因素导致胃蛋白酶、胃酸分泌过多,使胃黏膜、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起消化性溃疡,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胃内酸环境作用下,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凝血。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和再出血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
表4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最重要步骤为止血,只有在有效控制出血后,才可为下一步针对病因治疗提供基础保证。对于轻度出血,通常选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干预,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黏膜的刺激,有一定止血作用,此外,还可使用止血药物。西咪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对抑制胃酸分泌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胃内p H值,避免腐蚀性胃炎产生,减少对黏膜刺激;此外,西咪替丁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形成,避免血凝块早期溶解,进而达到止血目的[9]。裸花紫珠颗粒主要组分是裸花紫珠,有解毒清热、收敛止血的功效[10]。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裸花紫珠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
PT反映机体外源性凝血功能状态;APTT反映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敏感程度;TT反映凝血酶激活凝血途径促使纤维蛋白原转为为纤维蛋白形成凝块所需时间,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影响血液正常凝结,导致出血过多;FIB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纤维蛋白,直接参与凝血过程[11]。研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出血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2]。本研究中,治疗组APTT、PT、TT、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裸花紫珠颗粒联合西咪替丁可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
血常规检查中,Hb是红细胞主要蛋白质,具有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功能,其水平状态反映人体生成红细胞能力;而RBC反映红细胞数量,监测红细成红细胞能力;而RBC反映红细胞数量,监测红细胞代谢是否正常;HCT反映红细胞与血浆比例;上述指标均是反映人体脱水、失血、贫血状态,可有效评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和出血量,也是导致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3-14]。本研究中,治疗组Hb、RBC、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裸花紫珠颗粒联合西咪替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整体效果更好。
因此裸花紫珠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更佳,在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1]黄志寅,魏波,王瑞,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12):856-858.
[2]王海燕,顿晓熠,柏愚,等.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 30(2):83-86.
[3]隋玉辉,丁洁.奥曲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 33(4):458.
[4]梁毅,林诚,钟文洲.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 35(4):756-759.
[5]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J].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8):571-577.
[6]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563.
[7]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1):15-24.
[8]沈哲司,王宏,郭广洋.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清PGE2,6-Keto-PGF1α的关系[J].山东医药, 2020, 60(35):71-74.
[9]秦豫培,刘鹏,郝良成,等.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 32(3):460-463.
[10]白晶.中药裸花紫珠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2):8-9.
[11]牟寒霜,邢军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出血严重程度和再出血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15):8-11.
[12]董海宁,李浩,李明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3, 35(6):717-720.
[13]李海深,宗慧丽.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脂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 40(4):863-867.
[14]董桂君,巨森,赵平,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评分系统对其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28(7):755-760.
基金资助:阜阳市自筹类科技计划项目(FK202081085);
文章来源:鲍军,王宇,郭庆涛,等.裸花紫珠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39(12):3145-3149.
分享:
上消化道出血指自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临床针对中危以下程度的出血常可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及血凝酶[1]。血凝酶是临床常见止血药物,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内外科及妇产科的出血性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较差,且长期使用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2]。
2025-04-14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人体十二指肠、食管、胰胆及胃等部位发生病变而产生出血,发病率高,患者病情复杂、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较快,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以头晕、便血及呕血等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血容量不足引发的周微循环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1]。
2025-04-08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提升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利用内镜技术,通过圈套器工具切除病灶,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在早期小型病灶治疗中表现出色。然而,面对大型或深层病灶,EMR难以确保完整切除,术后易复发[1]。
2025-03-26果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死。基于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和护理,维持患者的生命,改善出血症状。常规护理内容较单一,只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病情监测,不能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致使恢复速度缓慢,严重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所以探寻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2025-03-20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胃、食管、部分小肠三个部位产生的出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征[1]。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黑粪、呕血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随着疾病的发展,则会造成身体多器官损伤,甚至引起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
2025-02-17对于消化型溃疡出血,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胃热血瘀,肝郁脾虚,气血逆乱,血不循经,属“血证”范畴,但也有学者将其归属“胃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在于胃中积热,食滞肠胃,脾虚肝滞,胃经瘀阻,不过临床治疗均认同补气、固脱、止血[3]。黄芪是一种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行滞通痹的补气药。
2025-01-06目前抑酸药物和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方法。西咪替丁是常用抑酸药物,能提高患者胃内p H值,修复胃黏膜屏障,有理想的止血和预防再出血效果[3]。裸花紫珠颗粒以裸花紫珠为主要组分,可收敛止血、消炎解毒,且在肝硬化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效果较好[4]。
2024-12-3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消化系统急症,病因多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等,治疗不及时则病死率较高[1-2]。药物止血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手段,生长抑素为常用药物。该药物可对体内垂体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发挥抑制和调节作用[3]。然而单纯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提升疗效,多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2024-12-09胰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它的异常激活会导致许多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胃癌、卵巢癌、胆道癌等。目前,人体尿液中的胰蛋白酶水平已作为诊断胰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已报道的胰蛋白酶检测方法包括质谱仪、凝胶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电化学分析、比色测定等。
2024-12-0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PCI术后病人发生支架内血栓、复发性血管栓塞事件、复发性缺血事件的风险依然较大[1]。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病人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同时,也增加了局部和全身出血风险[2]。
2024-11-25人气:22461
人气:18552
人气:14027
人气:12830
人气:110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期刊人气:6580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安心身医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1413
国内刊号:61-1503/R
邮发代号:52-309
创刊时间:2016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