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22年3月~2024年3月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稳定时间、止血时间、腹部缓解时间均更短(P<0.05),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疗效,对患者的止血时间进行缩短,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消除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胃、食管、部分小肠三个部位产生的出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征[1]。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黑粪、呕血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随着疾病的发展,则会造成身体多器官损伤,甚至引起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因此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但是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3]。有研究表明,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采用蛇毒血凝酶治疗患者,对止血效果具有积极作用[4]。本研究旨在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上述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5]中的诊断者;②均同意入组,且签署同意书者;③均存在黑便、呕血等症状者;④均了解本研究的方法,且同意治疗方法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精神异常者;③合并其他原因引起出血者;④合并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卧床、禁食、吸氧和补液,纠正水酸电解质水平,若患者出血严重,可适量进行输血。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企业名称: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4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517)静脉滴注,40mg/次,加入100ml0.9%NaCl溶液,1次/d。坚持治疗5d。观察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具体服用剂量方法同对照组)联合蛇毒凝血酶[企业名称: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规格:1ml∶1U,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895]静脉注射,1U/次,2次/d。坚持治疗5d。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①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显著改善,且在24h内止血;有效: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有所改善,且在24~48h内止血;无效:治疗后上述情况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症状改善时间:包括止血时间、腹部缓解时间、血压稳定时间,并进行比较。③炎性因子水平:早晨抽取患者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④凝血功能指标:通过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⑤不良反应:观察皮疹、呕吐、眩晕、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腹部缓解时间、血压稳定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3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FIB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讨论
近年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相关报道[6]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致死率高达15%,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该疾病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若没有积极进行治疗,患者情况严重时可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十分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无特效药,多采用补液、吸氧、纠正水酸电解质水平等方法进行综合性对症治疗[7]。艾司奥美拉唑作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上的常见药物,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预防消化道黏膜受到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8]。但是,单纯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药物不能有效抑制出血情况,且不能快速止血,整体疗效欠佳,因此需要在艾司奥美拉唑药物的基础上寻找高效的办法增加治疗效果[9]。蛇毒凝血酶是一种止血剂,具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加快患者的止血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上具有的较好的作用[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TT、PT、APTT、FIB水平是衡量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中TT、PT、APTT水平能够反映患者身体的凝血状况,FIB水平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指血液凝块形成所需的蛋白。TT、PT、APTT水平的降低和FIB水平的提高表明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因此反映出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升止血效果。分析其原因,艾司奥美拉唑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过度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保护了消化道黏膜[12]。而蛇毒凝血酶是从蝰蛇毒中提取,可用于各种出血疾病,能促进身体血管破损位置的血小板聚集,缩短止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13]。TNF-α、hs-CRP、IL-6水平是反映身体炎性反应的指标,其水平的降低表明炎性反应得到了良好缓解。分析其原因,艾司奥美拉唑是一种抑酸药,具有抑制胃酸的作用,能够改善胃内微循环,减轻炎性反应。再加上蛇毒凝血酶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可有效止血,具有抗炎的效果,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1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疗效,且安全性高。表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会加重不良反应,与叶士芬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艾司奥美拉唑结合蛇毒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够加快患者不适症状消失,调节患者的炎性因子,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改善,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周海飞,张印,夏伦文.奥曲肽联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12):62-66.
[2]袁浩钧,彭娇娇.康复新液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4):113-115.
[3]赖沛伦,何洪,陈亮任.生长抑素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20,17(6):110-111.
[4]尹凡,王召辉.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酶联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2,45(5):678-682.
[5]《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J].中华内科杂志,2019,58(3):173-180.
[6]汤文英.奥美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J].大医生,2020,5(14):41-43.
[7]陈俊煌,陈建成,黄锋庆,等.白眉蛇毒血凝酶对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5):12-15.
[8]王俊,蔡定波,杨森,等.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3):49-93.
[9]王登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疗法对预后的影响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7):1046-1047.
[10]程树珍,程树煌,梁志顺.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药品评价,2021,18(11):692-694.
[11]刘月丽,叶国华,徐兴华.奥美拉唑与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影响[J].中外医疗,2022,41(9):94-109.
[12]薛金菊,崔晓红,邢梦芸.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1,9(2):153-155.
[13]曾小冬,程波,梅婷,等.蛇毒血凝酶注射液联合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4):1-5.
[14]徐艳芳,吴巧玲,池艳华.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5):93-96.
[15]叶士芬,姜立飞.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1):73-75.
基金资助: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18123];
文章来源:邓立根,张勤海,黎小华,等.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蛇毒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5,46(02):428-431.
分享:
上消化道出血指自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临床针对中危以下程度的出血常可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及血凝酶[1]。血凝酶是临床常见止血药物,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内外科及妇产科的出血性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较差,且长期使用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2]。
2025-04-14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人体十二指肠、食管、胰胆及胃等部位发生病变而产生出血,发病率高,患者病情复杂、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较快,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以头晕、便血及呕血等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血容量不足引发的周微循环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1]。
2025-04-08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提升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利用内镜技术,通过圈套器工具切除病灶,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在早期小型病灶治疗中表现出色。然而,面对大型或深层病灶,EMR难以确保完整切除,术后易复发[1]。
2025-03-26果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死。基于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和护理,维持患者的生命,改善出血症状。常规护理内容较单一,只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病情监测,不能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致使恢复速度缓慢,严重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所以探寻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2025-03-20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胃、食管、部分小肠三个部位产生的出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征[1]。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黑粪、呕血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随着疾病的发展,则会造成身体多器官损伤,甚至引起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
2025-02-17对于消化型溃疡出血,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胃热血瘀,肝郁脾虚,气血逆乱,血不循经,属“血证”范畴,但也有学者将其归属“胃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在于胃中积热,食滞肠胃,脾虚肝滞,胃经瘀阻,不过临床治疗均认同补气、固脱、止血[3]。黄芪是一种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行滞通痹的补气药。
2025-01-06目前抑酸药物和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方法。西咪替丁是常用抑酸药物,能提高患者胃内p H值,修复胃黏膜屏障,有理想的止血和预防再出血效果[3]。裸花紫珠颗粒以裸花紫珠为主要组分,可收敛止血、消炎解毒,且在肝硬化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效果较好[4]。
2024-12-3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消化系统急症,病因多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等,治疗不及时则病死率较高[1-2]。药物止血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手段,生长抑素为常用药物。该药物可对体内垂体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发挥抑制和调节作用[3]。然而单纯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提升疗效,多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2024-12-09胰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它的异常激活会导致许多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胃癌、卵巢癌、胆道癌等。目前,人体尿液中的胰蛋白酶水平已作为诊断胰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已报道的胰蛋白酶检测方法包括质谱仪、凝胶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电化学分析、比色测定等。
2024-12-0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PCI术后病人发生支架内血栓、复发性血管栓塞事件、复发性缺血事件的风险依然较大[1]。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病人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同时,也增加了局部和全身出血风险[2]。
2024-11-25人气:16674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298
人气:148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内科杂志
期刊人气:472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578-1426
国内刊号:11-2138/R
邮发代号:2-58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