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2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比对照组的88.00%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对策能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乙型肝炎患者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逐渐发展,多数会发展为肝硬化,后期还可能转化为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升高静脉压力,导致静脉曲张的情况出现,最终静脉破裂引发出血[2]。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的病死率较高,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对策,用以辅助治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舒缓心理压力,使得治疗效果更显著[3]。基于此,本研究为探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选择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2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中100例护理干预对策,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2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均有100例。对照组中,女40例,男60例,年龄33~80岁,均数为(52.13±4.09)岁。观察组中,女41例,男59例,年龄34~80岁,均数为(52.98±4.1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临床各项检查均确诊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合并精神及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止血护理,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并记录患者呕吐物以及排泄物的次数和量。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呼吸困难的给予氧气吸入,给予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教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患者大多会出现呕血情况,因此为了避免呕血造成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要做好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平稳,能够维持病情稳定状态,减少对病情的再次刺激。(2)心理护理:患者一般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当出现呕血情况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感,不利于治疗,因此要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要态度温和,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变化,减轻其心理紧张感及心理压力。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3)口腔护理:要时刻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尤其是在呕血之后要及时给予患者漱口,血腥味不仅会引发生理反应,还会影响患者情绪。首先护理人员要测定患者口腔的酸碱度,然后针对性的选用漱口水对其进行口腔护理,不仅是呕血之后要做口腔护理,在患者进食后也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4)饮食护理:患者在急性出血期间不能够进食,但是也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给予患者补液支持,补充营养和电解质等。当出血停止后,在保持72小时补液支持之后可以给予其流质饮食,主要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且一次性不能够摄入太多,避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当患者处于康复期可以适当调节饮食,逐渐增加软食的摄入,还是要以易消化为主。在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中,可以专门为其制定饮食路径表,以患者出血停止后的病情发展情况、血糖值、腹胀情况等进行细化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5)止血护理:可以采用内镜下注射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来止血,在止血期间要限制患者活动,记录脉搏、血压等指标。(6)体温护理:患者出血后可能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因此一旦发现要及时告知医生,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给予体温护理,为患者实施相应的保暖措施,应用复温毯等,还要不断监测体温变化,有些出汗较多的患者要及时帮助其更换床单、衣物。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4],SDS总分80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总分8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满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低于80分。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止血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止血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
2.2两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和SAS分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N=100,x±s)单位:分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100,n(%)]
3、讨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必须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积极控制出血症状,但是患者的病情一般危险程度较高,大多已经进入肝硬化晚期,此时肝脏组织受到反复的损伤,出现变性、坏死等情况,治愈率低[5]。临床通常采取药物控制出血症状,在病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后,还必须要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促进疾病恢复[6]。
本研究得出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分数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较对照组的88.00%高(P<0.05)。观察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首先给予患者体位护理,不仅能够避免呕吐物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情况出现,还能保持呼吸和病情平稳状态,减少对病情的刺激引发再次出血[7]。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沟通,了解其情绪变化,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缓解其不良情绪,通过告知患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以及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不良影响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主动保持良好情绪,因此不良情绪改善更明显[8]。
止血护理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体温护理能够预防体温下降造成患者出现休克等不良情况有效的口腔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生理舒适感,还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利于疾病恢复[9]。饮食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血糖值、腹胀情况等进行细化评估,来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不仅能够维持机体充足的营养摄入,还能减少对消化系统以及肝脏的负担,促进疾病恢复[10]。观察组在有效的护理对策实施下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加快,因此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得到相应的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对策能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抑郁或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更明显,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新华.优质护理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8);:2497-2499.
[2]王晶晶,纪冬,王春艳,等.生长抑素与特利加压素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I止血效果及短期预后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20,12(1):10-18.
[3]王玉娟韩国杰柴宇震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7):119-121.
[4]王俊敏.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46-49.
[5]周晓英,白雪,赵清天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322-325.
[6]刘娟.李倩李思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4):111-113.
[7]罗静稳,张艳,郑楠.消化道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3):133-135.
[8]王金华.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死亡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856-1858.
[9]周丹艳,杨金凯,沈方红.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5):170-172.
[10]郎影,赵磊,韩维等.循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8):169-172.
文章来源:孔行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1,29(07):163-164.
分享:
上消化道出血指自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临床针对中危以下程度的出血常可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及血凝酶[1]。血凝酶是临床常见止血药物,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内外科及妇产科的出血性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较差,且长期使用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2]。
2025-04-14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人体十二指肠、食管、胰胆及胃等部位发生病变而产生出血,发病率高,患者病情复杂、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较快,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以头晕、便血及呕血等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血容量不足引发的周微循环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1]。
2025-04-08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提升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利用内镜技术,通过圈套器工具切除病灶,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在早期小型病灶治疗中表现出色。然而,面对大型或深层病灶,EMR难以确保完整切除,术后易复发[1]。
2025-03-26果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死。基于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和护理,维持患者的生命,改善出血症状。常规护理内容较单一,只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病情监测,不能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致使恢复速度缓慢,严重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所以探寻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2025-03-20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胃、食管、部分小肠三个部位产生的出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征[1]。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黑粪、呕血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随着疾病的发展,则会造成身体多器官损伤,甚至引起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
2025-02-17对于消化型溃疡出血,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胃热血瘀,肝郁脾虚,气血逆乱,血不循经,属“血证”范畴,但也有学者将其归属“胃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在于胃中积热,食滞肠胃,脾虚肝滞,胃经瘀阻,不过临床治疗均认同补气、固脱、止血[3]。黄芪是一种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行滞通痹的补气药。
2025-01-06目前抑酸药物和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方法。西咪替丁是常用抑酸药物,能提高患者胃内p H值,修复胃黏膜屏障,有理想的止血和预防再出血效果[3]。裸花紫珠颗粒以裸花紫珠为主要组分,可收敛止血、消炎解毒,且在肝硬化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效果较好[4]。
2024-12-3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消化系统急症,病因多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等,治疗不及时则病死率较高[1-2]。药物止血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手段,生长抑素为常用药物。该药物可对体内垂体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发挥抑制和调节作用[3]。然而单纯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提升疗效,多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2024-12-09胰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它的异常激活会导致许多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胃癌、卵巢癌、胆道癌等。目前,人体尿液中的胰蛋白酶水平已作为诊断胰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已报道的胰蛋白酶检测方法包括质谱仪、凝胶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电化学分析、比色测定等。
2024-12-0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PCI术后病人发生支架内血栓、复发性血管栓塞事件、复发性缺血事件的风险依然较大[1]。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病人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同时,也增加了局部和全身出血风险[2]。
2024-11-25人气:13038
人气:10982
人气:10721
人气:9665
人气:910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人气:2719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太原消化病研治中心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3079
国内刊号:14-1260/R
邮发代号:22-117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220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1.245
影响因子:0.652
影响因子:1.36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