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哺乳仔猪的护理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作业内容之一,如果哺乳仔猪的养殖护理出现状况,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害,还会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相应护理措施、哺乳仔猪易患疾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哺乳仔猪的养殖护理技术,以期为生猪养殖的发展做出帮助。
哺乳仔猪是指猪从母体内的胎儿寄生形态出生后到哺乳期再至独立生活之间的过渡时期。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仔猪出生后,会因为各种外界环境刺激,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如果仔猪适应性强,能够抵抗应激,便能安然躲过这段危险阶段,正常生长,反之仔猪便会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轻则会阻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重则引起仔猪死亡。
1、哺乳仔猪的特点
1.1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
仔猪刚出生后虽然体型极小、体重也轻,但其机体的物质代谢却非常旺盛,因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极高,所以仔猪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但由于仔猪的生理机能与消化器官尚不成熟,对外界刺激也很敏感,所以养殖人员应当提高对饲料的质量、数量的严格要求。
1.2消化器官欠发达、消化功能弱
哺乳仔猪的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但尚欠发达,胃肠道不仅容积小,其内又只有凝乳酶,缺乏其他消化酶种类,如蔗糖酶、胃蛋白酶等。因此,仔猪不仅对随着食物侵入肠胃道的细菌缺少抵抗力,其对食物的消化功能也比较弱。除此之外,哺乳仔猪只能以母乳为营养源,所以患病率极高。
1.3体温调节能力差
因为生理原因,出生后的仔猪大脑发育不完善,对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不发达,并且身体贮存的血糖、体脂较少,因此缺乏产生化学热的必要条件与能力,再加上哺乳仔猪表皮面积大、皮毛稀薄,散热较快,因此其对低温的抵抗力特别差,若不注意为仔猪提供保暖措施,极易导致仔猪出现冻昏甚至死亡的状况。
1.4先天免疫力缺乏
哺乳仔猪的免疫系统并不发达,因为生理限制,孕期仔猪母体免疫抗体无法传递给仔猪,致使仔猪极度缺乏先天免疫力,只能依靠母体初乳携带传递的部分抗体对细菌、病菌等微生物起到抵抗作用,直到30日龄后,仔猪自身免疫系统才会全部发育完整,开始发挥免疫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仔猪对病原的抵抗力较弱,极易患病。
2、哺乳仔猪护理措施
除了疾病之外,温度过低、母猪挤压、营养源不足和环境突变这几种情况皆影响着哺乳仔猪的存活率。因此,为了保障仔猪的全壮全活,管理人员应当从这几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仔猪的成活及健康生长。
2.1保温措施
因生理原因,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并不发达,其本身又极为怕冷,因此在仔猪出生后,饲养管理人员应当采用有效的保温措施,如保温箱、电热毯、电暖扇、家用灯泡、电热板、红外线等,以保证仔猪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得到满足。
2.2防母猪挤压
生产母猪体型大、重量高、行动又迟缓,产下仔猪后体力消耗极大,所以极容易在食槽、墙角等处挤压到仔猪,导致仔猪被压死、压伤或窒息而死。因此,为了确保仔猪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设置“护仔栏”隔开母猪与仔猪,并定时哺乳且在期间由饲养人员专门看护,以免仔猪受到母猪挤压,造成损失。
2.3早补料
仔猪新陈代谢快,发育迅猛,对营养源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大,而母猪泌乳高峰期在产仔后21d,在这之后仅靠母乳供养已经满足不了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因此,应当尽早给仔猪补食饲料。待仔猪10日龄时,应当尝试添加饲料辅食,以训练仔猪对饲料的适口性与进食欲望,等到仔猪20日龄,便应达成让仔猪完全以饲料为食。对于仔猪饲料的选择,应当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选用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专用饲料,以保证其能得到充足易消化的营养来源,确保其健康生长。
3、哺乳仔猪的疾病防治
3.1仔猪黄痢的防治
仔猪黄痢又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于1~7日龄仔猪易发的急性、高致死率高传染性疾病。仔猪一旦患病便会出现黄水样稀便、剧烈腹泻,迅速死亡。对于该病的防治:一是仔猪出生后肌注或口服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连用4d。二是在母猪预产日5~30d前,提前为母猪注射大肠杆菌疫苗用以预防。
3.2仔猪白痢的防治
与黄痢相同,仔猪白痢同样为大肠杆菌引发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但致死率低。该病一般多发于仔猪10日龄左右,一旦仔猪患病便会排泄灰白色粥样稀便。对仔猪白痢的防治:一是加强待产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保证产房干燥卫生。二是让仔猪尽早开食,以促使消化器官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d注射大肠杆菌疫苗提前预防。四是若仔猪发病,可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肌注或内服氟哌酸、土霉素粉,连用3d。
3.3缺铁性贫血症的防治
待仔猪出生5d后进行人工补铁,予以防治。
4、哺乳仔猪的的寄养和人工哺乳
若仔猪缺乏足够乳源,可人工寻找充足可靠的乳源,以供仔猪进食。
4.1寄养
寄养便是为仔猪另寻“奶妈猪”。寄养方式:选择母性好、泌乳量大、有富余乳头且无病的母猪作为奶妈猪。然后使用奶妈猪的奶汁、羊水、粪尿、垫草等涂抹寄养猪仔,或是用强气味物质同时喷洒寄养仔猪与奶妈猪,以使二者身上气味相同。
4.2人工辅助哺乳
若找不到奶妈猪无法寄养,可采用人工乳进行人工哺乳,以减免因挤压、营养不良造成仔猪死亡的损失。
左长青.哺乳仔猪护理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10):48.
分享:
A型和C型菌株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菌株,临床上主要引起仔猪红痢,特征为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A型可导致非出血性的严重腹泻,C型主要特征是出血性腹泻[7]。2022年我国部分地区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哺乳仔猪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22.73%,分离到的31株产气荚膜梭菌均为A型菌株[8]。
2024-12-02蚕桑产业穿越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既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也是目前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据统计,自1909年至1969年间我国蚕桑产业一度落后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我国茧、丝产量先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茧丝生产国[1]。
2024-11-18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扮演着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过渡角色,年均降水250~400 mm,降水变率大,季节性干旱问题突出[1],退化、沙化、盐渍化土地占当地总面积的50%以上,中低产田占当地耕地面积的90%以上,这片广袤的土地不仅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挑战[2,3],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4-11-18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作为农村特色产业的生态畜牧业正成为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1]。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助推湖南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和谐稳定,提升畜禽农产品上行效率,增加农民收入[2]。当前,针对湖南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的文献研究尚不充分。
2024-11-18甜玉米原产于美洲,一种兼水果、蔬菜、粮食、饲料等广泛用途的新型玉米品种。其营养成分丰富、口感软糯香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1-3]。鲜食玉米在我国消费潜力巨大,全国鲜食玉米种植分布很广,南方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占比与北方种植面积占比约7∶3。
2024-08-22为了提高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我们以《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基本条件》为基本原则,结合世界各国先进管理经验,从实验室角度对该过程相关因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制定规范准则。
2024-08-18圣农发展作为我国家畜牧业企业的巨头之一,在未来建设万亿级家禽产业的过程中,既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强有力的竞争者,也是行业的领头羊、行业发展的标杆,因此圣农发展的财务表现对推动整个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4-08-04目前规模化养羊场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有羊痘、羊炭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羊场疫病防控不科学会使羊群感染疫病,从而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阶段养殖场疫病感染率逐年上升,因此需要对疫病传播的方式及危害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制定出针对性的防疫措施,用以提高养羊场的防疫效率和防疫效果。
2024-07-22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可以在极寒、恶劣和缺氧的条件下生存,是青藏高原和邻近高海拔地区的特有品种[1]。在高海拔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牦牛的遗传资源,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2024-07-19当前,我国70%的草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1],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促进生态建设、草牧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2]。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加强,优质草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3]。
2024-07-19人气:3460
人气:2219
人气:1870
人气:1860
人气:157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今日养猪业
期刊人气:1427
主管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3-8977
国内刊号:11-5565/S
邮发代号:80-261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