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应用于内科系统疾病诊治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医学进行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还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全身的各个系统及器官就还发生改变和异常,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需要终身使用药物,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不间断的自我管理和医疗照顾,循证医学指的是明智、准确、慎重的使用最好的经过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是把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的个人经验和临床证据结合起来,需要临床医生准确、认真的使用最好的方法做出准确的诊断,采用最好的治疗方法,获得最好的预后和效果。本文对糖尿病内科系统疾病诊治采用循证医学进行治疗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9±2.8)岁;研究组患者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2.2±2.1)岁。排除肢体障碍、意识不清以及精神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0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均无明显的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药物和常规的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
1.2.2 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医学进行治疗和护理,1、医生要研究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预后以及病因等方面的问题,再确定涉及到的研究对象、能够比较的方案、使用的措施以及临床结果等,或者查看文献资料[1]。2、找出现有的额、相关的最好的研究证据,针对临床问题可以询问上级医师、查找医学期刊、教科书和相关的电子出版物。现在已经有一些电子出版物或刊物刊登的文献资料经过严格的评审,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以及临床重要性[2]。3、要对研究证据的临床重要性、真实性进行评价,医生要严格评价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血评价文献的原则,不可以盲目的相信。4、采用应用研究证据需要结合患者的选择、临床专业知识来解决临床问题,对医疗决策进行指导,因为患者和临床实验中的病理有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社会因素等因素的差别,所以具有临床价值且可靠真实的研究证据不一定会直接帮助到患者,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临床知识和病人的而选择来制定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和用餐两小时之后的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治疗前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x±s)
3、讨论
糖尿病的主要特点就是血糖高,治疗不当会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循证医学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有80.3%的有效率,采用循证医学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3]。糖尿病是因为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降低,造成血糖过高引起的尿糖,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多为体重降低、多食、多尿、多饮等,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循证医学是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的个人经验以及临床证据结合起来,合理、准确、慎重的采用最好的临床证据,运用适合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以此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目的[4]。循证医学需要医生有熟练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并识别最好的研究证据,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还需要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本文的研究表明,治疗前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循证医学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变化水平,循证医学在糖尿病等内科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是一种合理科学的方法。循证医学不仅是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内分泌血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医学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丹,徐文思,张博,etal.循证医学教育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5(12):66-69.
[2]王凌鹏,蒋华,罗健.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思维相结合在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2(22):98-101.
[3]覃裕旺,王振常,王庆高.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v.6(07):147.
[4]梁琦,薛小临,雷新军,eta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心血管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4):571.
覃国富.循证医学在内科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33):355.
分享:
足踝骨折通常由剧烈扭伤或外力冲击引起,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1]。护理对于足踝骨折患者来说必不可少,在常规护理方面,通过冰敷、抬高患肢、局部按摩等方式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然而,传统的常规护理缺乏针对个体化需求的护理方案、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缺乏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等问题[2]。
2025-03-12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大陆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已达91.6万人,该人群RLS总患病率为22%[2]。RLS可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性功能障碍和疲倦等不良反应,还与心血管事件增加和死亡率升高[3,4]有关。因此,改善MHD患者RLS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6术后尿潴留(postoperativeurinaryretention,POUR)是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即术后膀胱充盈状态下排尿能力下降[1]。长期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扩张和肾功能损伤,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研究显示,宫颈癌病人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达44.9%[2]。
2025-02-27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而且会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它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先进、最可靠的科学理念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1]。
2025-02-24报道显示,约1/3的卒中患者会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4],如果不及时诊断和干预会进一步发展为痴呆[5],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但是长期服药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6],因此有必要寻找替代治疗策略。
2025-01-07研究显示,早期运动康复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8-9]。目前临床上脑卒中患者多接受单任务运动康复训练,虽然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但仅有60%~80%的接受单任务运动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可以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步行,且部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步态功能减退,其跌倒风险较高[10]。
2025-01-07人本位护理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的特点,其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易于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患者的存在感,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与常规护理相比,将循证医学策略与人本位护理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舒适度[3]。
2024-12-05运动康复是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线方案,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腰背部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减轻疼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6-7]。但是目前对于病人的运动康复指导多基于医护人员经验,且现有证据分散,缺乏标准、系统的运动康复指导方案。
2024-11-25在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行肿瘤中分别位于第3位和第5位[1],该病发病隐匿,预后差。肠镜检查以及可预见性息肉切除可降低CR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肠息肉是多发病、常见病,当前亟需一种安全、高效、兼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治疗模式[2]。
2024-10-16输液港又称植入式给药装置,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应用广泛。2016年,国外学者首次将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应用于临床,与传统胸壁式输液港比较,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更加美观,且无气胸风险,更受乳腺癌病人青睐,虽然优点众多,但感染仍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的推广应用[1]。
2024-10-11人气:16007
人气:14027
人气:12830
人气:10758
人气:931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循证医学
期刊人气:749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5144
国内刊号:44-1548/R
邮发代号:46-326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