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拟采用微胶囊技术提高薄荷类加热卷烟抽吸体验,探索微胶囊在加热卷烟中应用效果,为后续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指导。借助复凝聚方法,利用薄荷香精,制备薄荷型微胶囊,并针对该微胶囊进行理化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判断其是否具有一定缓释效果和应用价值,为后期生产应用或技术提升做准备。结果表明:薄荷型微胶囊呈现形态圆整规则的球形,分散较均匀,无粘结,壁材轮廓清晰,大小均匀,粒径基本在为30μm~80μm;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在红外光谱吸收上表现较好,能够成功包埋,包埋率最高可达90%以上;从微胶囊整体热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微胶囊囊壁对囊芯材料起到相对的保护作用,香精物质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结合感官评价结果得出:微胶囊技术在感官上能够起到增加均匀性、持久性的作用。
现有微胶囊制备技术较多,主要分为物理、机械和化学三种方法,其中物理法有复合凝聚、油相分离法等;机械法有喷雾干燥、包结络合法等;化学法为聚合法。目前微胶囊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医疗、农业、化妆品等方面,常见作用有:掩饰食品不良味道或气味;对于风味气味释放能够起到缓释作用;在食品加工过程对于食品中的重要组分起到一定保护作用[1,2,3,4]。该技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在于它能够改善和提高囊芯材料本身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和效果[5,6,7,8,9]。
微胶囊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较多,尤其在外香型传统卷烟中,其中薄荷类微胶囊技术也相对成熟,但研究大多针对传统卷烟[10,11,12]。例:通过采用特定溶剂超声萃取,使用GC-MS检测烟丝中所用薄荷微胶囊中香精含量[13]。采用特殊材料作为壁材,对薄荷型香精包埋,制备成烟用颗粒运用到卷烟中,实现不参与燃烧的卷烟增香、补香核心技术[14,15]。将喷雾干燥和复凝聚两种方法结合,并以壳聚糖、阿拉伯胶为壁材料,制备得到薄荷醇微胶囊[16]。
加热卷烟是通过低温加热烟草材料,释放烟香,满足消费者吸食需求的一类新型烟草制品,也目前烟草行业的研究重点之一。但该产品与传统卷烟区别相对较大,包括:外观结构、抽吸方式、产品需求等方面。加热卷烟通过加热器配套抽吸,加热温度一般在300℃左右;传统卷烟通过点燃抽吸,燃烧锥温度900℃左右。传统卷烟主推烤烟香特征,加热卷烟除烟草味产品外,外向型产品同样受欢迎,且以薄荷味产品为主,但薄荷油等香精物质沸点较低,容易挥发,在将其用于加热不燃烧制品时,香味易损失,且留香时间短,香味成分释放均一性差。
目前缓释微胶囊技术在传统卷烟中的研究较多,但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多集中于专利技术,缺乏对缓释技术在加热卷烟实际应用效果验证研究,本文拟针对薄荷类香精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制备薄荷型缓释微胶囊,运用于加热卷烟中,与感官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微胶囊技术在加热卷烟中应用效果,为解决加热卷烟产品香味均一释放、浓度不足等问题提供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ES5203精密天平(上海奔普仪器);BH46-TGA-101型热重分析仪(梅特勒-托利多公司);HWET磁力搅拌器(秋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AIM-8800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LW600LT电子显微镜(西安测维);EM-30电镜(coxem中国);Nicomp粒径测定仪(奥法美嘉科技有限公司);IQOS加热器(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S-25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醋酸(分析纯,上海德榜化工有限公司);薄荷香精(工业品,市售);明胶、阿拉伯胶(食品级,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NaOH(分析纯,上海德榜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Tween80(工业品,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戊二醛(化学纯,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和条件
1.2.1 微胶囊制备
制备工艺如下。
微胶囊原溶液壁材浓度为1.0%,配制1.0%浓度的明胶-阿拉伯胶溶液,按照芯壁比1∶1,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薄荷精油及乳化剂(Tween80),在磁力搅拌器上于1500r/min下乳化2h,40℃条件下低速搅拌,并滴入10%冰乙酸使pH值下降,发生复合凝聚反应;用冰浴降温到15℃,用NaOH溶液调整pH到10,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20%戊二醛)固化2h,静置过滤得到薄荷微胶囊湿囊。
1.2.2 微胶囊的外观特征表征
(1)外观形态观察:取薄荷型缓释微胶囊样品微量涂布于载玻片上方,采用显微镜观察;将薄荷型缓释微胶囊样品粘于导电胶上,吹扫多余样品,用电镜观察形貌特征。
(2)粒径分布:针对样品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径检测,并用无水乙醇作分散剂。
1.2.3 微胶囊包埋率检测
(1)定性表征:主要通过红外光谱仪初步判断囊芯材料、囊壁材料包埋情况,具体:将近红外光谱仪器开机预热30min后,把样品分别装至样品杯,进行性能测试和白板参比,采用积分球漫反射光谱扫描,光谱在0-4000cm-1范围内,每个样品扫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原始光谱结果。
(2)定量表征—包埋率的检测:称10g薄荷香精,进行微胶囊制备,最终将制备得到的微胶囊进行过滤,将滤液香精进行称重。测定三组平行。
微胶囊包埋率=微胶囊中香精含量/加入香精含量×100%
1.2.4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每次称取约10mg的样品,置于铂坩锅内。热重分析仪控制温度范围30-500℃,分别以10K·min-1的速率在氮气氛围中进行升温。在持续线性升温过程中,氮气流量为50mL·min-1。通过热失重分析,对薄荷型微胶囊缓释性能进行研究。
1.2.5 感官评价
将制备得到的薄荷型微胶囊添加到加热卷烟空白烟支中,将未处理的薄荷香精添加至加热卷烟空白烟支中,分别进行编号1#、2#,组织7人进行样品对比评价,总结评价结果。
2、结果与讨论
2.1 外观特征表征
采用前述工艺制备的微胶囊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圆整规则的球形,分散均匀,无粘连;通过电镜观察可以看出壁材轮廓清晰,大小均匀;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范围相对集中,基本在为30μm~80μm。
2.2 包埋分析结果
包埋率检测:依据上述实验方法进行薄荷型微胶囊制备,通过添加不同比例薄荷香精,测定其包埋情况,最终结果得到该方法制备的样品香精包埋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红外光谱进行包埋情况分析: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薄荷香精样品(芯材)、微胶囊样品,证明其包埋情况。由图5可以看出,与芯材所检测红外光谱吸收情况对比,经过包埋后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壁材的吸收峰,薄荷香精的特征峰在微胶囊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中发生一定的偏移、伸缩,表明微胶囊成功包埋了薄荷香精。
2.3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分析
从下列图热失重情况可以看出,囊芯材料在175℃开始发生热失重,300℃左右质量基本损失完全;而微胶囊在240℃以上发生质量损失,此时囊芯材料中的主要成分从壁材中分解的孔洞中逐渐释放,整个失重过程比较平缓,未出现突释,温度升高至590℃微胶囊质量基本损失完全。因此微胶囊壁材对囊芯起到了相对好的保护作用,香精物质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并且该微胶囊香气释放温度范围与加热卷烟加热温度范围较趋近,从失重情况看较符合加热卷烟产品特性。
2.4 感官评价
结合表1感官评价结果得出:微胶囊技术在感官上能够起到增加持久性的作用,但是在香精选择上需要探索浓度和特征较高的样品,才能更好满足加热卷烟需求。
3、结论
本研究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得到微胶囊样品,进行外观表征、包埋率检测、红外分析和热重分析,将该样品用于加热卷烟中进行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外观均匀、形状规则、较分散;包埋率最高可达90%以上;且通过红外分析可以看出壁材能够很好的包埋芯材,热重分析可以看出制备成微胶囊后的芯材成分释放速度得到缓解,且与加热卷烟产品特性相匹配,满足该产品需求;又结合感官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释效果,但加热卷烟在香气表现上先天不足,采用微胶囊技术时对于香精选择就较为苛刻,需选择浓度高、香气特征明显的香精,搭配微胶囊技术更能满足加热卷烟产品开发需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真真.食品工业中的微胶囊技术及应用[J].现代食品,2019(14):78-80.
[2]许时婴.微胶囊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郝佳,贾丽娜.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最新应用[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7(8):62-63.
[4]吕沛峰,高彦祥,毛立科,等.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12):166-174.
[5]房一明,吴桂苹,贺书珍,等.复合凝聚胡椒精油微胶囊的制备研究[J.食品科技,2014,39(10):293-296.
[6]李亮.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续)[J].中外食品,2002(1):14-16.
[7]刘殿林,崔宏宇.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1999(4);26-29.
[8]刘荔琛,何松.微胶囊技术及其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2,18(B08):64-68.
[9]于乐军.明胶/阿拉伯胶复凝聚微胶囊技术用于乳酸菌保护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10]刘谋盛,王平艳,刘唯涓,等.微胶囊技术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2):118-120.
[11]查正根,肖厚荣.微胶囊技术在卷烟中的应用[J].烟草科技,1996(5):27-28.
[12]宋瑜冰,谢剑平,宗永立,等.薄荷醇在卷烟中转移行为的控制及检测研究综述[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5(3);25-28.
[13]徐兰兰,刘哲,袁林翠,等.微胶囊化薄荷香精在烟丝上的含量测定及控制释放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7(6):8-12.
[14]李景权,何昱轩,孙文轩.卷烟薄荷香型微胶囊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0(20):194-199.
[15]刘错,包毅,史熏,等.一种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增香补香空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CN107981413A.
[16]朱丽云,李素芳,邵慧娟.复凝聚喷雾干燥法制备香精香料微胶囊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6,31(4):25-27.
文章来源:郭林青,梁坤,黄玉川,邓永,陈业娴,史健阳,王帅鹏,吴疆,刘锴.薄荷型微胶囊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2021,37(11):17-19.
分享:
烟草 危 害 已 成 为 当 今世界上 最 为 严重 的 公共卫生 问 题之一, 是导 致恶 性 肿 瘤 、 心 血管 疾 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 的 重要 因 素。 2 0 1 8 年 中 国成人烟草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我 国 1 5 岁 及 以 上 人 群 的现在 吸 烟率为 2 6 . 6 % , 现在 吸烟人数 达 3 . 0 8 亿人 ,约 占 全球吸烟者 总 数 的 1 / 3 , 消 费 着 全球约 4 0 % 的卷烟 ;
2025-03-19随着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吸烟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校园内的吸烟现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学校和社会问题。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和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吸烟行为极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不同专业大学生吸烟率不同,目前,大学生烟草流行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类和医学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的研究相对较少。
2024-12-23当前全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元,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推动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新机遇。近年来,烟草行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有效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
2024-11-06高效能治理离不开高效能绩效管理,而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实现高效能绩效管理的关键抓手。但现阶段烟草企业绩效考核普遍存在“考核凭主观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除了不可控的自然垄断企业特性所致外,考核评价不“可量”、考核过程不“可视”等可控因素成为提升考核公平性和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发力点。
2024-03-04零售客户积分制管理旨在提升终端建设和客户服务工作质量,激发客户主动参与意识,推动客户管理与服务工作从注重结果量化指标向注重过程行为质量前移、从注重店铺硬支撑向注重店主软实力转变。基于零售客户行为动作,强化客户服务增值,让经营指导从观念宣教转化为行为赋能。
2023-11-22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特有的审计模式,党领导下的对企业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起到监督履职尽责和紧急责任的作用。我国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
2023-11-07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特有的审计模式,党领导下的对企业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起到监督履职尽责和紧急责任的作用。我国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
2023-11-03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烟草企业在财务管理内容上日益延伸,覆盖范畴日趋扩大,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会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效果受损,无法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造成企业发展受阻。
2023-10-30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的巫山县位于渝东北边陲,与鄂西陕南接壤,南近长江天险,北临巴山要隘,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其地处长江上游生态烟叶种植带,地形以山地为主,烤烟分布在800~1 400 m的中、高山区域。
2023-10-07本文拟采用微胶囊技术提高薄荷类加热卷烟抽吸体验,探索微胶囊在加热卷烟中应用效果,为后续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指导。借助复凝聚方法,利用薄荷香精,制备薄荷型微胶囊,并针对该微胶囊进行理化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判断其是否具有一定缓释效果和应用价值,为后期生产应用或技术提升做准备。
2021-10-25人气:1970
人气:1692
人气:1604
人气:1551
人气:14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烟草学报
期刊人气:205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烟草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4-5708
国内刊号:11-2985/TS
邮发代号:80-504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64
影响因子:1.21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37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