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抗酸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耳鼻喉门诊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分为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组和不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组,对患者的性别、BMI等基本信息和吸烟、饮酒、睡前进食、慢性咳嗽以及用声过度等病史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治疗2~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接受显微镜激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口服药物治疗至少8周,随诊8~12周。结果:收集12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性别、BMI、吸烟及饮酒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男性、BMI>25kg/m2、吸烟、饮酒、喝饮料是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抗胃酸反流治疗对于大部分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疗效较好,治愈率为93.10%,对于2例抗酸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选择显微镜激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抗酸治疗仍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性别、BMI、吸烟、饮酒以及喝饮料是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重要影响因素。抗酸治疗可作为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声带突肉芽肿也称喉接触性肉芽肿,是位于声带突内侧的良性增生性肉芽组织,是一种少见的喉部良性疾病,其可发生于声带的单侧或双侧,以单侧多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或反复清嗓。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上呼吸消化道组织的一种炎症疾病,伴有咽痒、咳嗽以及清嗓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研究表明咽喉反流性疾病是声带突肉芽肿的重要危险因素[1~3]。我们根据《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4],结合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对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进行调查评分,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的12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的患者29例,不伴有声带突肉芽肿的患者91例。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43.5±10.4岁。采用RSI和RFS量表来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RSI>13分和/或RFS>7分初步诊断为LPRD。入组标准:(1)患者均被拟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2)声带突肉芽肿患者在纤维电子喉镜下见声带突处淡红色肉芽样新生物,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基底较宽,NBI电子喉镜检查为阴性;(3)所有患者均无气管插管、喉外伤、感染、用声过度以及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剧烈咳嗽等病史。本项研究获得中日友好医院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6-74)。
1.2病史采集
收集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身高、体重、联系方式。病史包括抽烟、饮酒、喝饮料、睡前进食等生活饮食习惯,手术史,慢性咳嗽史和用声过度史。吸烟多于1支/d,持续1年以上,判定为吸烟人群;酒或饮料的摄入量多于20g/d或者60g/周,判定为饮酒和喝饮料人群。所有患者均填写RSI和RFS量表。
1.3治疗方法
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口服,2次/d,连续治疗2~3个月。所有患者均需注意戒除烟酒,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高脂肪饮食、辛辣食物、油炸食物、睡前2h~3h进食,勿穿紧身衣,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三餐八分饱等。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激光切除声带突肉芽肿,术后患者继续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d,至少8周。每4周随访1次,共随访8~12周。
随访时评估疗效。根据电子喉镜对声带突肉芽肿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疗效包括治愈(肉芽肿完全消失)、显效(肉芽肿体积减小>50%)、有效(肉芽肿体积减少<50%)、无效(肉芽肿体积无变化或增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声带突肉芽肿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身高、体重等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单因素分析
表1示,性别、体重、BMI、是否吸烟、饮酒及喝饮料在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和是否睡前进食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单因素分析
2.2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为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为因变量,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重、BMI和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喝饮料)为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影响因素。
表2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多因素分析
2.3治疗效果
本组29例声带突肉芽肿全部治愈,27例经过保守治疗得到治愈(图1,见封三),疗程为2.34±1.25个月,2例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后声带突肉芽肿无效,采用显微镜激光手术切除声带突肉芽肿,术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d,治疗8周,随访12周无复发。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治愈率是100%,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为93.10%。
3、讨论
声带突肉芽肿是耳鼻喉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喉部良性增生性疾病,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气管插管损伤或用声不当是引起声带突肉芽肿的常见原因,其中胃食管反流是引起声带突肉芽肿的重要因素[2,5~7]。胃食管反流物达到食道上括约肌以上即为咽喉反流[8,9],咽喉反流通过直接或间接因素引起声带突周围粘膜损伤或炎症是引起声带突肉芽肿的可能机制,一方面胃食管反流时反流物中的胃酸或胃蛋白酶等物质可对声带突周围的粘膜产生炎症刺激或直接损伤,另一方面反流物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患者反复清嗓或咳嗽,声带突后部发生反复的物理震动刺激,从而导致声带突肉芽肿的产生。本研究基于就诊于耳鼻喉门诊的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对影响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可能病因及其治疗方式进行初步探讨,为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吸烟可引起患者清嗓,反复清嗓可导致声带突物理震动和物理损伤增加,导致声带突肉芽肿的形成;饮酒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胃食管反流,从而促进声带突肉芽肿的产生;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声带突肉芽肿的发病率更高的原因可能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0~13]。本研究发现性别、吸烟、饮酒以及超重是影响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的声带突肉芽肿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这一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超重是影响声带突肉芽肿的危险因素,我们推测这与超重患者颈部脂肪组织较多,喉部肌肉及周围软组织松弛,声门区更易受胃酸等物质的刺激有关。我们这一研究未发现睡前进食与声带突肉芽肿之间的关系,出现这一现象原因可能为:(1)样本数量少;(2)在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中,睡前进食不是主要危险因素。
咽喉反流是引起声带突肉芽肿的重要机制,咽喉反流的长期刺激会导致肉芽肿机化,增加治疗难度[14~16]。本研究结果发现,抗酸治疗对于大部分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选择显微镜激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质子泵抑制剂仍能取得较好疗效。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是声带突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式[17~20]。病因治疗包括抗酸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以及休声等。若病因治疗无效,可选用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为手术切除声带突肉芽肿。马秀梅等研究发现,抗酸治疗声带突肉芽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声带突肉芽肿的治愈率为81.82%;Rudman JR等学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声带突肉芽肿时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89%[21,22]。本研究发现伴咽喉反流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抗酸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治愈率达93.10%,进一步证实了抗酸治疗对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效果。王军等报道对于PPI治疗无效、持续性声嘶或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声带突肉芽肿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酸治疗,患者术后预后良好[23,24]。本组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显微镜激光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随访8~12周无复发。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男性患者、BMI>25kg/m2以及吸烟和饮酒的生活习惯是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危险因素。抗酸治疗是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选择显微镜激光手术,术后辅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本研究尚存在不足: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的横断面研究,未来需要在多中心、大样本以及长时间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更深入地阐述不同影响因素与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效果。
图1声带突肉芽肿患者治疗前后喉镜所见
A.保守治疗前,黑色箭头示声带突肉芽肿;B.保守治疗后。
参考文献: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咽喉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嗓音学组.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修订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57(10):1149-1172.
[10]何桂军,钱晓云,顾亚军,等.咽喉部增生性病变相关发病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3):32-36.
[21]马秀梅,陈宝军,张振新.质子泵抑制剂抗胃酸反流治疗声带肉芽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27(4):285-288.
基金资助: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中日友好医院“菁英计划”人才培育工程(ZRJY2024-QMPY19);
文章来源:张永丽,赵宇,赵建辉,等.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声带突肉芽肿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4,38(05):264-267+323.
分享:
咽喉炎咳嗽作为上呼吸道的常见疾病,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该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临床表现为咽痒、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2]。该疾病并无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止咳化痰类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久治不愈,从而增加了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风险,严重者诱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3]
2025-03-24慢喉痹是以反复咽部微痛、咽干燥、咽痒不适、异物感,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微红或喉底颗粒较多为主要特征的 咽 部 疾 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咽炎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近年来其发病率高达 78%[2]。本病多因气血阴阳失调、咽部失养所引起,患者多有反复发作急喉痹病史。
2025-03-21声带肿物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一般多为良性肿物,包括会厌囊肿、声带息肉等,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声音嘶哑等,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失音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针对声带肿物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经支撑喉镜下 CO2 激光声带肿物切除术是目前最为常见手术方式之一,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2025-02-06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2022 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 18. 9 万喉癌新发病例。全喉切除手术是晚期喉癌及喉保留治疗失败后延长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但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系列难逆性生理改变,如永久性气管造瘘、言语功能丧失、咳嗽咳痰、颈部外观改变等。
2025-01-25本病以声音嘶哑、发声障碍甚至失声、咽部异物感及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存在治疗时间长(平均10.4个月),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目前尚未有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2-4]。
2025-01-24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症状主要为犬吠样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喉鸣和声嘶等,往往症状较重且起病较急,其诱导因素包括空气质量较差、机体免疫功能较低、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造成感染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烦躁不安、发绀、心率加快和面色苍白等情况[1]。
2025-01-23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尤其是部分喉切除手术会对吞咽相关解剖结构造成破坏,使得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从而引 发 呛 咳、误 吸、营 养 不良、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 者 的 预 后,增 加 病 死率。
2024-12-21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强传染性,主要病毒为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具有流行性、散发性,春夏季为流行高峰[1]。双料喉风散重要成分包括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等,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是口腔黏膜病常用治疗药物[2]。
2024-12-13嗓音障碍是多数咽喉部疾病的常见主诉和早期表现。调查显示3%~9%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嗓音障碍[1]。嗓音评估能判定嗓音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也是制定及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的前提和基础。嗓音声学检测具有简便无创、能提供定量数据等优点,是临床评估嗓音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
2024-12-04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后方的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扁桃体受到感染或发生疾病时,可能会导致咽喉疼痛、咳嗽、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增加病人患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扁桃体病变的手术方法,通过使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去除或减少扁桃体组织。
2024-11-28人气:18467
人气:16531
人气:15876
人气:15457
人气:151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期刊人气:158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0025
国内刊号:11-2622/R
邮发代号:82-458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