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策略。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的50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病人设为出血组,将同期50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未发生再出血的病人设为非出血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有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制订预防性策略,有效降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风险。
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后方的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1]。当扁桃体受到感染或发生疾病时,可能会导致咽喉疼痛、咳嗽、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增加病人患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2]。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扁桃体病变的手术方法,通过使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去除或减少扁桃体组织,以改善相关症状和预防复发感染[3-4]。术后再出血是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一个潜在风险,在手术后的几周内有可能发生,是指手术后切除部位出现出血的情况,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可能导致血液丢失过多,可能需要重新手术来控制出血[4]。术后出血还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影响呼吸功能,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处理[5-6]。因此,有效预防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较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着重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策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的50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病人设为出血组,将同期50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未发生再出血的病人设为非出血组。纳入标准:1)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适应证;2)扁桃体肥大,影响进食、睡眠和讲话;3)咽部不适感;4)精神状态正常;5)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2)2周内口咽及鼻部急性炎症病史;3)自身免疫性疾病;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5)意识、认知异常。
1.2调查工具
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详细调查并记录病人的性别、年龄、肥胖、文化程度、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疾病类型、术前中性粒细胞减少、术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异常、术前血小板异常、术后发热、出血史。原发性出血定义为术后24 h内的出血,继发性出血定义为术后24 h外的出血[7]。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有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影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2.2影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为:年龄>60岁(是=1,否=0)、肥胖(是=1,否=0)、术后发热(是=1,否=0)、出血史(是=1,否=0)]。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高危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影响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已成为治疗扁桃体疾病的常见手术方法[8]。然而,在病人术后恢复期间,病人可能面临再出血的风险[9]。因此,预防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3.2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在于:1)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会降低,从而使血管脆弱性增加,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血管损伤,并增加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而且人体凝血功能也会逐渐下降,老年病人的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的产生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术后出血时间延长,再出血的风险增加[10]。年龄大的病人通常伴随更多的慢性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可能会对血管功能和凝血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而且可能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控制慢性病,某些药物如抗凝血剂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并增加术后再出血的风险[11]。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会逐渐下降。这可能导致老年病人术后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包括出血[12]。2)肥胖病人通常有较多的脂肪组织,这可能使手术难度增加,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中,手术器械可能更难到达和控制目标区域,导致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增加[13]。肥胖本身可能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肥胖病人常伴随炎症状态、高胰岛素水平和高脂肪含量,这些因素都可能干扰凝血功能,增加再出血的风险[14]。肥胖病人通常伴慢性炎症状态,炎症反应可能干扰凝血和愈合过程,增加再出血的风险[15]。3)术后发热通常是感染的一个征兆,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伤口,如果该伤口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和充血,从而增加再出血的风险[16]。手术创伤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炎症状态下炎性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活跃性增加,这可能干扰血管修复和凝血功能,并延长凝血时间,增加再出血的风险[17]。术后发热可能与手术创口愈合困难有关,感染、异物残留或其他并发症可能妨碍了创口的正常愈合,增加了再出血的风险。术后发热可能反映出病人的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受到干扰,从而增加再出血的风险[18]。对于术后发热的病人,应尽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来处理感染,凝血支持以促进正常的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注意创口的正确清洁和处理,以帮助创口愈合。4)有出血史的病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功能异常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增加手术后再出血的风险[19]。某些疾病或基因突变可能使血管更加脆弱,容易破裂引起出血,有出血史的病人可能存在血管脆弱性,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增加再出血的风险[20]。有出血史的病人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糖尿病、免疫系统问题等)而导致手术创口愈合困难,创口未能完全愈合可能增加再出血的风险[21]。有出血史的病人也可能伴随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炎症反应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针对有出血史的病人,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应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再出血的风险,使用止血药物、凝血支持治疗或其他个体化的处理方法。
3.3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预防措施
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为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术后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术后出血的早期症状。定期测量病人的体温,并注意是否有异常出血、持续咳嗽或咳血。2)安静休息:术后病人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举重,以减少切口区域的压力和血流量增加的风险。3)控制饮食:术后病人应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指导,避免过硬、辛辣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切口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4)冰敷: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在术后适当冰敷切口区域,以帮助收缩血管和减少局部血流量。5)正确服药: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和其他药物,以控制疼痛和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6)饮食与液体摄入: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饮食和液体,以减少刺激术后的切口区域。此外,遵循医生建议的液体摄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7)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定期复诊,医生会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再出血的问题。
综上所述,年龄>60岁、肥胖、术后发热、出血史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制订预防性策略,有效降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病人再出血的可能。本研究样本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倚,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整个人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偏倚,研究人员应该采取严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保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使用可靠的数据收集工具。
参考文献:
[2]耿璨,秦小夜,范永华.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术前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1):1639-1643.
[3]同红伟,马慧.股神经阻滞和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1):114-115.
[5]庞宇峰,龚静蓉,黄娟,等.等离子扁桃体手术与超声刀扁桃体手术组织损伤与疼痛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239-242;294.
[7]黎景佳,陈伟雄,张剑利,等.联合被膜内外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减少儿童OSA术中和术后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34(2):131-135.
[9]林荣志,洪育明,梁振源,等.扁桃体周围脓肿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12):786-787.
[10]袁益兵,陶义祖,王有喜,等.等离子辅助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2,29(6):395-399.
[13]范雪洁,陶树东.肥胖对扁桃体手术后出血的影响[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44(5):296-299.
[14]郝中平,顾怀宇,李雯,等.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对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患儿创伤应激、CC类趋化因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5):127-130;143.
[17]李雯,郝中平,王成,等.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联合双侧扁桃体方案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43(6):688-692;715.
[18]宋朝,马华安.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3):189-191.
[19]王振兴.术腔缝合止血对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患者出血预防效果及对凝血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1):118-119;122.
[20]张妮,徐佳,沈晓辉,等.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1):1207-1208.
[21]易星,邓腾波,朱华兵,等.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出血再手术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10):768-771.
文章来源:袁翠云,陈莉.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策略分析[J].全科护理,2024,22(22):4334-4337.
分享:
咽喉炎咳嗽作为上呼吸道的常见疾病,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该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临床表现为咽痒、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2]。该疾病并无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止咳化痰类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久治不愈,从而增加了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风险,严重者诱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3]
2025-03-24慢喉痹是以反复咽部微痛、咽干燥、咽痒不适、异物感,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微红或喉底颗粒较多为主要特征的 咽 部 疾 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咽炎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近年来其发病率高达 78%[2]。本病多因气血阴阳失调、咽部失养所引起,患者多有反复发作急喉痹病史。
2025-03-21声带肿物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一般多为良性肿物,包括会厌囊肿、声带息肉等,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声音嘶哑等,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失音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针对声带肿物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经支撑喉镜下 CO2 激光声带肿物切除术是目前最为常见手术方式之一,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2025-02-06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2022 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 18. 9 万喉癌新发病例。全喉切除手术是晚期喉癌及喉保留治疗失败后延长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但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系列难逆性生理改变,如永久性气管造瘘、言语功能丧失、咳嗽咳痰、颈部外观改变等。
2025-01-25本病以声音嘶哑、发声障碍甚至失声、咽部异物感及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存在治疗时间长(平均10.4个月),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目前尚未有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2-4]。
2025-01-24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症状主要为犬吠样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喉鸣和声嘶等,往往症状较重且起病较急,其诱导因素包括空气质量较差、机体免疫功能较低、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造成感染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烦躁不安、发绀、心率加快和面色苍白等情况[1]。
2025-01-23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尤其是部分喉切除手术会对吞咽相关解剖结构造成破坏,使得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从而引 发 呛 咳、误 吸、营 养 不良、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 者 的 预 后,增 加 病 死率。
2024-12-21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强传染性,主要病毒为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具有流行性、散发性,春夏季为流行高峰[1]。双料喉风散重要成分包括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等,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是口腔黏膜病常用治疗药物[2]。
2024-12-13嗓音障碍是多数咽喉部疾病的常见主诉和早期表现。调查显示3%~9%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嗓音障碍[1]。嗓音评估能判定嗓音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也是制定及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的前提和基础。嗓音声学检测具有简便无创、能提供定量数据等优点,是临床评估嗓音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
2024-12-04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后方的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扁桃体受到感染或发生疾病时,可能会导致咽喉疼痛、咳嗽、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增加病人患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扁桃体病变的手术方法,通过使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去除或减少扁桃体组织。
2024-11-28人气:22309
人气:18472
人气:16538
人气:15878
人气:154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161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1520
国内刊号:43-1241/R
邮发代号:42-171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