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有机化工合成中应用过氧化氢的技术在国家化工行业发展脚步不断加快的情况之下也得到有效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化。因此对相关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主要探讨有机化工合成中应用过氧化氢的技术,简要概述过氧化氢进行,并详细分析现下有机化工合成中应用过氧化氢的有效技术,希望为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过氧化氢可以基于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和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同时会伴有专一性较强、纯度较高的氧化物生成,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有机化工合成的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各环节合成操作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生成无毒、无污染的纯净水,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探究价值。
1、过氧化氢概述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我们熟知的过氧化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充当消毒剂和氧化剂使用。基于其自身主要由过氧化物键构成,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差,在一定的碱性条件或催化剂的影响下会出现缓慢分解的情况。也是由于其此类特点,在针对其开展存储操作时,多会将其和弱酸性溶液及稳定剂等存放在一起,目的为更好的确保其应用实效性。现如今在运输过氧化氢的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存储容器为ISO储罐。当前实验室中使用的过氧化氢多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基于特殊条件下,也会应用到70%到98%的过氧化氢溶液[1]。
2、有机化工合成应用过氧化氢的技术
有机化工合成中应用过氧化氢的过程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个别研究人员便开始尝试将一些绿色介质加入进其中,包括一些离子液体以及临界流体等。在实际开展有机合成操作的过程中,应用过氧化氢的技术较多,包括氧卤化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等,同时,基于反应的目标分子及起始物层面来讲,在有机化工合成中对过氧化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含硫、氮、磷化合物
基于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接触含硫、氮、磷化合物会具有化学反应生成,同时伴有硫醚产生,硫醚在氧化反应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砜或者亚砜。基于氧化反应作用产生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接触过氧化氢后产生化学反应,伴有四烷基秋兰姆化二硫产生。胺与硫醇基于过氧化氢氧化反应作用,会形成偶联反应,此类氧化反应一般在炎黄酰胺的制取中具有广泛应用。
2.2 烯烃氧化
在烯烃氧化过程中对过氧化氢的应用也较为频繁,基于反应条件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利用过氧化氢可促成烯烃的氧化,使得多个种类的混合物产生,经由合理挑选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反应过程中的方式,可实现对氧化反应条件的良好掌握,促使烯烃基于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形成环氧化物。但针对大分子量的烯烃而言,其生成的氧化反应和小分子量的烯烃存在一定差异性。具体而言,这对此类烯烃来讲,需要将其和转移催化剂以及钨酸盐等遵循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促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转移催化剂一般会利用甲级三新基氯化铵的环氧化催化剂。就上述反应来讲,基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酯的环氧化物为一种塑料增塑剂,所以,可更充分的将氧化反应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体现出来[2]。
氧化反应发生时,受钨酸影响,链稀基于过氧化氢作用发生氧化,产生开环现象,伴有邻二醇生成,随后受催化反应影响,烯烃基于过氧化氢作用出现轻基化现象,转变为顺式邻二醇,就该反应来讲,针对链稀,过氧化氢存在立体选择性,在顺式邻二醇形成后,倘若达到一定条件,邻二醇还能够开展下一阶段的氧化操作,最终促使醛式酸及酮生成,通过对其加以有效应用的方式,可科学的开展植物生长调节操作。
2.3 醇氧化
就醇系列化工合成来讲,过氧化氢的应用十分重要,究其原因,醇系列包括脂肪族伯及仲醇等生成物,在接触过氧化氢时产生化学反应的几率极高。在醇和过氧化氢合成以后,会伴有羟基化合物产生,并会产生较为优良的循环现象。但醇的氧化又和其他化合物存在较大差异性,就硒、钨等的化合物来讲,醇系列产物主要发挥“催化”作用。甲醇是现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醇系列产物之一,基于一定的光照条件影响,会产生乙二醇产生。由此,醇系列氧化反应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较高的特殊性,有必要在具体开展各环节化工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对其开展重点、严格的监控操作,以确保相关产品可以良好符合市场安全标准。
在实际应用过氧化氢时,由于无法避免氧气的释放,开展惰性保护操作的难度极大,因此需要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并注重对水的比例加以科学调控,有助于减少有机溶剂爆炸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其出现分解的可能性便会越大,风险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具体开展优化化工合成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尽可能的利用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有助于降低风险。
3、结束语
经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想要确保有机化工合成反应设计落实的实效性,有必要针对过氧化氢应用技术提起较高重视。过氧化氢作为一种氧化剂,将其合理应用在酮、芳香烃等化合物中,有助于促进其在有机化工合成中的发展,优化其自身性能,同时,基于氧化反应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有机合成的安全性及环保性,对推动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存在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海菊,刘凯,郭琦.煤化工过程气化废渣和废碱液的产生及处理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9(12):121-122.
[2]郑智剑,偶国富.煤化工严苛工况阀门多相流冲蚀磨损-气蚀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55(08):45.
孔勇,谢邦伟,冯素流.试论有机化工合成应用过氧化氢的技术[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20):121.
分享:
尼龙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工程塑料,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易于加工等特性,在生活领域中无处不在。随着尼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在外观件方面,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对颜色的丰富要求,人们不仅关注其色彩,还对其使用寿命和抗氧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2024-11-13植物色素提取与色谱分离实验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常选的实验项目,目前国内教材收录的此类实验项目主要有2个:一个是以菠菜为原料进行色素提取和色谱分离,分离的植物色素是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另一个是以干红辣椒为原料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分离的色素是辣椒红脂肪酸酯、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和β-胡萝卜素[1]。
2024-10-22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的合成纤维,由于高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吸附、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色素、异味等。聚丙烯腈碳纤维也常被用于富集和分离水样中的目标污染物,以便后续分析[1]。
2024-10-22金属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体现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深入融合,还涉及到生物化学、催化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前沿学科(图1)[1-2]。在我国,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金属有机化学在催化剂设计、新材料开发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科学价值。
2024-10-21石墨氮化碳(g-C3N4)是一种二维(2D)环境友好的n电子结构共轭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合成方便、成本低、稳定性好,C3N4表现出多种光催化领域应用优势,如在析氧和析氢反应中。通过将2D g-C3N4作为添加剂引入到钙钛矿前驱液中,可以控制MAPb I3的结晶速率来改善钙钛矿薄膜的性能。
2023-09-14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严重影响,其中以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目前,人们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按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生物、化学、物理等几大类。
2023-09-01<正>氘代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1].近年来,随着氘代药物的兴起,发展经济高效、生命友好的氘代反应和技术备受合成化学家们的关注.药物代谢过程中,碳氢键断裂是重要步骤之一,因碳氘键比碳氢键稳定数倍,故在药物分子代谢位点引入碳氘键后可改变代谢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性、增强药性[2].传统氘化反应往往涉及过渡金属催化、苛刻反应条件或昂贵氘源等。
2021-09-14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区分,利用这些多肽的吸收光谱信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并且比较数据在PCA降维之后和未降维的分类对比情况,得出最适合分类这些多肽的分类算法。结果证明,使用网格搜索的支持向量机结合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多肽的高效鉴别,有望促进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的应用。
2020-09-09使用拉曼光谱仪采集蔗糖水解过程中的光谱数据,通过角度转换法建立含量-角度值模型,模型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可达0.997,准确度较高;通过监测水解过程中蔗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获得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改变蔗糖浓度、盐酸浓度和温度等条件,分析蔗糖的水解过程,将计算得到的水解反应速率常数与旋光法进行对比,绝对误差为0.0005。
2020-09-09稀土料液中微量和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3,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5,6]。本文采用ICP-OES法测定铥镱混合稀土料液中的氧化镥含量,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的干扰,实验验证铥镱混合稀土料液中铥镱配比的波动对氧化镥测试的干扰,实现了铥镱混合稀土料液中氧化镥含量的定量分析。
2020-09-09人气:4955
人气:4082
人气:4073
人气:3817
人气:380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燃料与化工
期刊人气:1207
主管单位:中冶胶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冶胶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化工
国际刊号:1001-3709
国内刊号:21-1164/TQ
邮发代号:8-28
创刊时间:197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674
影响因子:1.013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0.529
影响因子:0.6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