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改良终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进行对比,分析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意义,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对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两种检验方法的相关性、线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实验发现,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无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测量正常浓度的样品,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为CV<2.60%。测量异常浓度的样品,改良终点法CV〈2.60%,原终点法CV〉2.60%。检验回归方程为:改良终点法y=1.0705x-0.2183;r=0.9982。原终点法y=1.4404x-2.9397;r=0.9791。结论:经过研究发现,改良终点法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在对高浓度标本进行检验中具有更准确的精密度,改良终点法的测定线性范围更宽,对试剂的成分起到节约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终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就是将需检验样品和试剂进行混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达到平衡点,也就是我们说的终点,样品的呈现反应处于稳定阶段以后,检验颜色对光的吸收强度,从而计算待测物的浓度[1]。终点法分为一点终点法和两点终点法,临床根据终点法的科学原理,研发设计改良终点法,本文通过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改良终点法应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进行对比,分析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意义,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对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两种检验方法的相关性、线性进行评价分析。选用日本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选用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单试剂性葡萄糖测定试剂。选取美国RANDOX公司的标准血清以及美国伯乐公司的质控血清。选取我院2014~2015年门诊和住院60例患者的血清作为标准,60例患者均没有溶血、黄疸以及脂浊的情况,60例患者的血清在收集后1小时内检验完毕。
1.2 方法
设定仪器检验程序的参数,用RANDOX的标准血清定标,每次检验就要进行一次室内质控[2]。见表1。
表1 两种终点法程序参数设置
1.2.1 相关性分析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每天收集10份中度和轻度浓度的葡萄糖为临床标本,分别采用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按照顺序进行检测,重复检测的时候按照相反的顺序,然后取两次检测的平均值,试验连续进行10天,得到100份检测标本,然后将两种方法检验得出的结果采用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3]。
1.2.2 精密度分析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选择质控血清两份,1份为正常浓度,1份为异常浓度,按照质控血清中的说明书在复溶后分别装到塑料管中,每个塑料管中有250μl的容量,然后封口放入零下2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取出后融化后检验,检测完毕后丢弃。对每份质控血清进行双份检测,每天进行两次试验,连续检测20天,从而计算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4]。
1.2.3 线性回归分析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线性范围的评价,在血清中加入111mmol/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配成浓度为29.9mmol/L的标本以及浓度为3.59mmol/L的标本,低脂标本为1号标本,高值标本为2号标本,两种标本按照3:1的比例混合为3号标本,按照2:2的比例混合为4号标本,按照1:3的比例混合为5号标本。按照相应公式进行计算[5]。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性分析 实验发现,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无较大差异,10天测定100分标本,检验回归方程为y=1.0112x-0.0381;r=0.9992。t检验结果为1.8982,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2.2 精密度分析 测量正常浓度的样品,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为CV〈2.60%。测量异常浓度的样品,改良终点法CV〈2.60%,原终点法CV〉2.60%。见表2。
表2 精密度分析
2.3 线性回归分析 检验回归方程为:改良终点法y=1.0705x-0.2183;r=0.9982。原终点法y=1.4404x-2.9397;r=0.9791。两种方法在检验低度和中度浓度样品是,线性回归关系较好,在检验高度浓度样品时,原终点法的线性范围较窄,改良发的线性浓度范围要宽于原终点法。见表3。
表3 线性回归分析
3、讨论
终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就是将需检验样品和试剂进行混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达到平衡点,也就是我们说的终点,样品的呈现反应处于稳定阶段以后,检验颜色对光的吸收强度,从而计算待测物的浓度。终点法分为一点终点法和两点终点法,临床根据终点法的科学原理,研发设计改良终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对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两种检验方法的相关性、线性进行评价分析。
实验发现,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无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测量正常浓度的样品,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为CV〈2.60%。测量异常浓度的样品,改良终点法CV〈2.60%,原终点法CV〉2.60%。检验回归方程为:改良终点法y=1.0705x-0.2183;r=0.9982。原终点法y=1.4404x-2.9397;r=0.9791。
随着全自动化生化检验分析仪器的应用,生化分析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临床检验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充分的利用检验设备的改良检验方法,节约临床上试剂的成本成为临床检验人员需要探索的内容,本文通过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改良终点法应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效果发现,经过研究发现,改良终点法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在对高浓度标本进行检验中具有更准确的精密度,改良终点法的测定线性范围更宽,对试剂的成分起到节约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杰.临床生化检验对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13):108-108+110.
[2]黄文立,王新华,黄莉娟等.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6):11-12.
[3]张士君.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8):252-253.
[4]黄俊生.比较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应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20):64-65+66.
[5]杨斌爱.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178-179+180.
彭胡,邱厚兵,杨清明.探讨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0):133-134.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30.064.
分享: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以血压水平持续性升高为主要特征。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不会出现特异性症状,而随着疾病的逐渐发展,持续的高血压可能会对其肾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尿蛋白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
2025-04-15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已成为 21 世纪全球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T2DM 的患病率逐年上升,2021 年全球成人 T2DM患病率为 10.5%,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11%,65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 18.80%,给家庭及医疗 系 统 带 来 巨 大 的 经 济 负 担。
2025-04-03足下垂患者由于小腿前外侧伸肌群麻痹,临床表现为足背伸无力或减弱,小腿外侧及足背区可有感觉障碍,行走时呈“跨阈步态”,临床以足下垂为表现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有很多,常见病因是腓总神经损伤,以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卡压引起足下垂常见,但是神经系统其他病变,例如腰骶神经丛或根、坐骨神经、脊髓、大脑、肌肉、关节病变等也可造成足下垂[1]。
2025-03-13老年人群体弱、机能衰退,其疾病发生率高,其中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疾病在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的基础上,患者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出现缺血及缺氧,脑组织软化病变,多发病于基底节区,危害严重,发病后患者死亡率比较高、残疾率也比较高,故而临床较为重视[1-3]。
2025-03-10在妇产科中阴道不规则出血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积极诊治。造成该病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病变以及妊娠等因素。因此,在治疗前需明确患者病因,选择安全且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使得不规则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025-02-08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以急性腹痛和血清胰酶升高为特征的胰腺炎症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胰腺疾病;约80%~85%的AP患者不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定义为轻症AP,此类患者病死率低,然而,约20%的AP患者可发展为MSAP,甚至SAP,其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可高达30%,并且导致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
2025-01-20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多系统进展性疾病,其特点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新发高血压和蛋白尿,或出现新发高血压和终末器官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蛋白尿,占所有妊娠的2%~8%[1]。在临床实践中,子痫前期通常分为早发型(妊娠34周内)和晚发型(妊娠34周后)、轻度和重度(基于血压、临床表现和蛋白尿程度)[2]。
2024-12-17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尽早确诊及治疗对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纤维蛋白原(FIB)联合血小板计数(PLT)检测在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2024-12-06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 PP)是指青春期发育提前,表现为第二性征和身体发育提前,是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PP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国外报道性早熟的男女发病比例为1∶(15~20)。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gonadal, HPG)轴是否激活。
2024-11-29胆总管由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而成,正常情况下直径为0.6~0.8 cm, 当胆总管直径>8 mm时,可以认为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扩张的病因很多,部分患者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或是因切除胆囊后出现的代偿性扩张;临床上还有很多病理状态可以引起胆总管扩张,通常可以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常见的非肿瘤性疾病为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症。
2024-11-21人气:18545
人气:16664
人气:15564
人气:14826
人气:1400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期刊人气:7110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64X
国内刊号:32-1204/R
邮发代号:28-104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