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MRI各径线、形态及人工智能骨龄X线评估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诊治的50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为性早熟组,选择同期50例7.5岁以下女性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垂体MRI平扫检查及X线骨龄检查,测量垂体MRI各径线,并观察垂体上缘的形态,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垂体MRI各径线、形态及人工智能骨龄X线评估与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两组间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前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前后径、前叶矢状面积、前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面积/后叶矢状面积及人工智能骨龄X线评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垂体冠状高径(OR=3.101,95%CI:1.142~8.425)、骨龄(OR=136.339,95%CI:13.424~1 384.673)是鉴别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与女性健康儿童的独立因素(P<0.05);中枢性性早熟的垂体冠状高径曲线下面积为0.711(95%CI:0.609~0.813)。结论:垂体MRI部分径线及人工智能骨龄X线评估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 PP)是指青春期发育提前,表现为第二性征和身体发育提前,是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PP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国外报道性早熟的男女发病比例为1∶(15~20)[2]。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gonadal, HPG)轴是否激活,PP主要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和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 PPP)[3],其中CPP的发病率约占80%[2]。既往的研究表明,垂体MRI的高度、体积与CPP有关[4-5],然而对垂体MRI前叶与后叶各径线比和面积比的研究极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垂体MRI各测量值和形态、人工智能骨龄X线评估对CPP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诊治的50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为性早熟组,选择同期50例7.5岁以下女性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性早熟组纳入标准:(1)符合《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6]的CPP诊断标准;(2)女性患儿;(3)行垂体MRI平扫及左手正位X线骨龄检查,且影像学资料满足影像分析的要求;(4)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外周性性早熟;(2)合并遗传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颅内占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3)垂体MRI平扫、左手正位X线骨龄检查资料不全或不能满足影像分析的要求。50例性早熟组患儿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55±0.09)岁;临床表现:乳腺增大或肿痛47例(94.0%),阴道出血2例(4.0%),阴毛1例(2.0%)。5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33±0.11)岁。两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查方法及影像学分析
1.2.1两组均行垂体MRI平扫检查。
采用西门子Magnetom Essenza 1.5T MRI设备,8通道头部线圈,嘱儿童仰卧位、制动,头先进,常规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行垂体MR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参数:T1WI,TR 225ms, TE 9ms; T2WI,TR 2 320ms, TE 151ms;层厚3mm,层间距0.3mm;将图像传输至PACS工作站,由我院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进行阅片和数据采集,测量垂体的冠状高径、冠状宽径、矢状前后径、前叶矢状前后径、前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前后径、后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面积、后叶矢状面积、前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面积/后叶矢状面积;并观察冠状位垂体上缘的形态(凹陷、平坦、隆起)。
1.2.2两组均行X线骨龄检查。
采用飞利浦DuraDiagnost DR机行左手正位X线检查,电压50~60kV,将图像传输至PACS工作站,导入联影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骨龄自动测量系统,根据Greulich-Pyle图谱法(G-P法),将骨龄结果自动分为三类:骨龄相差1岁以内,骨龄提前1岁以上,骨龄落后1岁以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因素,并以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垂体MRI各径线测量值和形态比较
两组间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前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前后径、前叶矢状面积、前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面积/后叶矢状面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垂体矢状前后径、后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前后径、后叶矢状面积及垂体上缘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两组儿童垂体MRI各径线测量值和形态比较
图1垂体MRI(女,7岁,临床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
2.2两组儿童骨龄比较
两组间人工智能骨龄自动测量G-P图谱法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2,P=0.000<0.05),见表2。
表2两组儿童骨龄比较[n(%)]
2.3性早熟的logistic分析
纳入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前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前后径、前叶矢状面积、前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面积/后叶矢状面积、骨龄,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垂体冠状高径、骨龄是鉴别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与女性健康儿童的独立因素(P<0.05),见表3;据此以垂体冠状高径绘制ROC曲线,结果发现垂体冠状高径曲线下面积为0.711(95%CI:0.609~0.813),最佳界值为4.250mm, Youden指数为0.38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00%、74.00%,见图2。
3、讨论
我国CP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呈普遍提前趋势,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女性CPP的诊断年龄界值为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2,6]。本研究选取的两组病例均为女性,且年龄均在7.5岁及以下。
表3性早熟的logistic分析
图2垂体MRI冠状高径诊断中枢性性早熟的ROC曲线
垂体是生长、代谢、繁殖和体内平衡的中枢调节器;垂体前叶和中间叶来源于口腔外胚层,垂体后叶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等6种激素。垂体中间叶分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垂体后叶分泌精氨酸加压素和催产素[7]。下丘脑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向垂体静脉系统释放GnRH脉冲,垂体前叶中的促性腺细胞对该信号作出反应,释放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刺激素,这些激素到达性腺,推动青春期向前发展[8]。因此,GnRH类似物(GnRHa)是CPP的首选药物[9-10]。
本研究比较两组垂体MRI各径线测量值和形态,结果显示:两组间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前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前后径、前叶矢状面积、前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高径、前叶矢状面积/后叶矢状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垂体矢状前后径、后叶矢状高径、后叶矢状前后径、后叶矢状面积及垂体上缘形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垂体前叶、中间叶及后叶的来源及其分泌的激素不同有关。骨龄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最佳指标,传统的骨龄评估易受诊断医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占梦军的研究采用一种骨龄自动化评估软件BoneXpert系统,研究发现使用G-P图谱法的误差为0.42岁,使用TW2法的误差为0.80岁[11]。据此,本研究采用联影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骨龄自动测量系统中的G-P图谱法对CPP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骨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PP组大多数患儿骨龄提前1岁以上,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12-13]。
本研究将上述经过差异性分析得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垂体冠状高径、骨龄是鉴别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与女性健康儿童的独立因素。以垂体冠状高径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垂体冠状高径曲线下面积为0.711(95%CI:0.609~0.81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00%、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垂体MRI扫描层厚为3mm,未能完全获取垂体后叶冠状高径等相关数据,测量垂体各径线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未来的研究需要垂体MRI扫描层厚较薄、客观的垂体测量方法来进行论证。
综上所述,垂体MRI部分径线及人工智能骨龄X线评估对CPP女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丽君,陈鹏,吕芳滨.垂体MRI形态测量对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4):5825.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1):16-22.
[11]占梦军,张世杰,陈虎,等.骨龄自动化评估的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20,36(2):249-255.
[12]侯哲,王敏红,李志鸿,等.垂体相关临床及MR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列线图鉴别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与单纯乳房早发育[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9(8):1133-1138.
[13]杨小燕,叶明伟,苏文达,等.垂体MRI及骨龄X线评估与儿童中枢性早熟的相关性研究及对临床诊治方案指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6):1331-1332,1354.
基金资助:莆田学院科研项目(2022065);
文章来源:郑阳力,薛志斌,何丽金.垂体MRI及骨龄评估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2):3905-3907.
分享:
足下垂患者由于小腿前外侧伸肌群麻痹,临床表现为足背伸无力或减弱,小腿外侧及足背区可有感觉障碍,行走时呈“跨阈步态”,临床以足下垂为表现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有很多,常见病因是腓总神经损伤,以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卡压引起足下垂常见,但是神经系统其他病变,例如腰骶神经丛或根、坐骨神经、脊髓、大脑、肌肉、关节病变等也可造成足下垂[1]。
2025-03-13老年人群体弱、机能衰退,其疾病发生率高,其中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疾病在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的基础上,患者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出现缺血及缺氧,脑组织软化病变,多发病于基底节区,危害严重,发病后患者死亡率比较高、残疾率也比较高,故而临床较为重视[1-3]。
2025-03-10在妇产科中阴道不规则出血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积极诊治。造成该病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病变以及妊娠等因素。因此,在治疗前需明确患者病因,选择安全且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使得不规则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025-02-08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以急性腹痛和血清胰酶升高为特征的胰腺炎症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胰腺疾病;约80%~85%的AP患者不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定义为轻症AP,此类患者病死率低,然而,约20%的AP患者可发展为MSAP,甚至SAP,其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可高达30%,并且导致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
2025-01-20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多系统进展性疾病,其特点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新发高血压和蛋白尿,或出现新发高血压和终末器官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蛋白尿,占所有妊娠的2%~8%[1]。在临床实践中,子痫前期通常分为早发型(妊娠34周内)和晚发型(妊娠34周后)、轻度和重度(基于血压、临床表现和蛋白尿程度)[2]。
2024-12-17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尽早确诊及治疗对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纤维蛋白原(FIB)联合血小板计数(PLT)检测在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2024-12-06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 PP)是指青春期发育提前,表现为第二性征和身体发育提前,是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PP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国外报道性早熟的男女发病比例为1∶(15~20)。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gonadal, HPG)轴是否激活。
2024-11-29胆总管由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而成,正常情况下直径为0.6~0.8 cm, 当胆总管直径>8 mm时,可以认为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扩张的病因很多,部分患者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或是因切除胆囊后出现的代偿性扩张;临床上还有很多病理状态可以引起胆总管扩张,通常可以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常见的非肿瘤性疾病为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症。
2024-11-21过敏性紫癜为系统性血管炎、儿童高发,多发于5~9岁儿童,学龄期儿童秋冬季节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为致敏物质导致变态反应,以广泛性毛细血管炎症等为主要表现,发病后患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脏器等出现水肿、出血等症状。
2024-10-30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病因多样,最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胃恶性肿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但究其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不仅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还涉及多种原因如门脉高压性胃病、异位静脉曲张等。
2024-10-21人气:22267
人气:18438
人气:15848
人气:15428
人气:149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期刊人气:3850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河北省药学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585
国内刊号:13-1122/R
邮发代号:18-104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