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片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的9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片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清sST2、H-FAB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LVEDD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托伐普坦片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在提高心功能的同时还可降低sST2、H-FABP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 因急性、严重型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等导致心脏功能在短时间内衰竭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心力衰竭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等,临床及时治疗可以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3]。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为新型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意味着机体存在心肌损伤。因此,通过降低sST2和H-FABP水平对于改善心肌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药物对心力衰竭的症状进行控制,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预防合并症等[4]。马来酸桂哌齐特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具有独特的内源性腺苷增效作用,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区域的血供,改善血管痉挛并提高血流灌注,并且已经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且疗效较好[5]。托伐普坦是一种新型的利尿药物,为血管加压素(AVP)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止AVP与肾脏集合管V2受体结合,使水通道蛋白-2不能移动到细胞表面,抑制尿液浓缩,在利尿的同时不增加电解质流失,利尿效果明显,因此其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也逐渐被认可[6]。本研究将马来酸桂哌齐特和托伐普坦联合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探讨二者联合用药的疗效,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的9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解读[7]中的诊断标准;(2)经心电图、X线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3)年龄≥60岁;(4)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Ⅲ~Ⅳ级;(5)未进行心脏相关手术。排除标准:(1)甲状腺疾病 患 者;(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感染患者;(4)合并免疫性疾病或服用激素的患者;(5)已经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放置术或搭桥术的患者。治疗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00±5.11)岁;NYHA分级:Ⅲ级22例,Ⅳ级2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71.00±5.86)岁;NYHA分级:Ⅲ级19例,Ⅳ级29例。2组性别、年龄、NYH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18005)。
1.2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153128,10 mL:0.32g)40mL+500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托伐普坦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H20213392,15 mg),15 mg/d。 两 组 均 连 续 治 疗14d。
1.3观察指标
1.3.1 2组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评估临床疗 效。临 床 各 项 体 征 明 显 改 善 且NYHA分级改善≥Ⅱ级为显效;临床各项体征有改善且NYHA分级改善Ⅰ级为有效;上述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2组心功能指标水平
采用飞利浦EPIQ7C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具体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3.3 2组血清sST2、H-FABP水平
采用无添加剂真空采血管,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后次日清晨,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2 mL,室温下放置并自然凝固30min,4℃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Abcam公司,ab315063)检测血清sST2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Cayman公司,501720)检测H-FABP水平,检测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4 2组不良反应
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头痛及头晕、恶心、皮疹、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比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2组 临 床 疗 效 比 较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91.67%,高 于 对 照 组 的77.08% (χ2=7.207,P =0.007),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LVEF、LVEDD比较2组治疗前LVEF、LVEDD比较均无差异(P>0.05);2组治疗后LVEF、LVEDD均增大,且治疗组治疗后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sST2、H-FABP水 平 比 较
2组 治 疗 前sST2、H-FABP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2组治疗后sST2水平升高,H-FABP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58%,2组 不 良 反 应 总 发 生 率 比 较 无 差 异(χ2 =0.079,P=0.779)。见表4。
表2 2组治疗前后LVEF、LVEDD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sST2、H-FABP水平比较
表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3、讨 论
急性心力衰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控制率低、治疗费昂贵等特点,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9]。急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急性病变,病理、生理机制为心排出量减少,引起外周组织、脏器灌注不足、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最终导致水钠潴留。当前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进一步改善心功能,缩 短 住 院 时 间,加 快 康复。而药物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的合理使用成为减轻心 脏 负 荷、有 效 改 善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症 状 的 关 键 环节[10]。AVP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储存在 后 垂 体 的 激素,具有血管收缩的作用,并且可与醛固酮、肾上腺素等激素共同参与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和血压。目前上市的AVP受体拮抗剂包括选择性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利希普坦和非选择性AVP受体拮抗剂考尼伐坦。托伐普坦2012年在我国上市,它对V2受体的选择性为V1受体的29倍,用于常规利尿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托伐普坦通过抑制精氨酸升压素受体,提高尿液中自由水排出量,减少患者体循环淤血量,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11]。桂哌齐特是一种新型哌嗪类钙离子拮抗剂,药理学研究证实,它可以增强内源性腺苷作用,延缓腺苷降解,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并改善血液流变学,现阶段已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7.08%,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LVEDD均大于对照组,说明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可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可改善心功能,认为2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研究表明,ST2是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包括2种亚型,一种是分泌型sST2,另一种是跨模型sST2(ST2L)[12]。在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心肌细胞受到压力负荷或者容量负荷时其分泌增加,可与其特异性配体IL-33相互结合。有研究证实,IL-33/ST2L信号通路被激活后可以对抗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但心肌细胞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大 量sST2后,便 可 使IL-33/ST2L的心肌保护作用受到阻断,使心肌发生重构并导致心室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3]。sST2是一种新型且可用于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的标志蛋白[14]。有研究表明,sST2与其他心脏损伤标志物比较,它不受年龄、体质量 指 数、肾 脏 功 能 等 因 素 影响,具有独立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更适合于心力衰竭伴肾 功 能 不 全 患 者 的 诊 断 及 病 情 评 估[15-17]。 达 晶等[18]研究表明,与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以抑制脑啡肽酶,从而增加体内有益的心血管激素水平,促进水分排泄,扩张血管,缓解心脏负担。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sST2水平进而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18]。有研究表明,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可降低患者血清sST2水平,值得临床推荐[19]。有研究表明,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减少患者心肌损伤,且安全性高[20]。
本研究中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sST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上述治疗对于延缓心肌纤维化和抑制心肌重塑具有一定作用。本文认为,托伐普坦通过扩张血管和减轻心脏负荷来帮助心脏更有效地泵血;而桂哌齐特通过减慢心率和减轻心脏负荷来改善心功能。H-FABP是脂肪酸的载体蛋白,参与脂肪酸在线粒体的β氧化过程,负责脂肪酸的摄取、转运及代谢,为心肌细胞的舒缩活动提供能量物质。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心 肌 细 胞 用 脂 肪 酸 功 能 使 心 肌 细 胞 内HFABP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并释放入血被检测出,是 心 肌 细 胞 损 伤 的 早 期 标 志 物,通 过 检 测HFABP水平可发现早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21]。王妮妮等[22]将左西孟旦与替米沙坦及去乙酰毛花苷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为可以降低H-FABP水平,提高心脏射血功能,进而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托伐普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提高心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减轻心肌损伤,降低H-FABP水平,减缓心室重塑[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H-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可降低H-FABP水平,改善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负荷,进一步减少心肌细胞损伤。综上所述,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使血清sST2水平升高,H-FABP水平降低,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纤维化,抑制心室重构,疗效较单独使用桂哌齐特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6):532-537.
[2]黄峻.心力衰竭2019:进展和思考[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020,4(1):52-59.
[4]郑刚.急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临床研究新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4):276-279.
[5]赵会珍.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2):269-272.
[6]盖婉丽,梁云亮,吴琼,等.早期联合应用托拉塞米、托伐普坦及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8):971-974.
[7]王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5):14-16.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92.
基金资助: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2165);
文章来源:张杏嫣,李伟,牛艳飞,等.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sST2及H-FABP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05):699-702.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又称脑梗死,由于脑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造成的大脑管腔狭窄,闭塞甚至产生血栓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卒中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越来越高。2021年,《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指出卒中已经为国内位居首位的过早死亡原。
2025-04-1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我国总体脑卒中发病的风险为39.9%,位列全球首位,且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2]。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后遗症会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尚未发现有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效且安全性高的药物。
2025-04-14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 因急性、严重型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等导致心脏功能在短时间内衰竭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力衰竭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等,临床及时治疗可以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25-03-18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其以上部位所引起的[1],临床常见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等一系列症状[2],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属中医学“吐酸”“食管瘅”“嗳气”等范畴,病位在食管和胃,与肝胆脾相关,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025-02-20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黏液分泌过多等特性,哮喘患者往往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咳嗽、喘憋、气促[1]。有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下人群中哮喘的患病率约为7.5%[2]。
2025-02-12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中老年人频发,特点是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 / 或肺泡(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导致持续、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COPD 患者常由于肺部感染而加重,各类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
2025-02-11网络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通过研究药物活性成分和对应目标靶点以分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常被用于研究“成分-靶点-疾病”间的关系[5]。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药网络药理学方法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探究中药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促进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进展[5]。
2025-02-05耳鸣是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多种疾病可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症状。随着现代社会模式的变化、现代工业的出现,社会压力、环境噪音及无线电刺激等日渐增加,耳鸣患者越来越多,以年轻患者居多,且常常伴有心理疾病的症状,如烦躁、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3]。
2025-01-16部分药物因其药理毒理作用,可导致患者出现出凝血异常表现。常见的可导致出凝血异常的药物有:抗血栓形成药、抗血小板药、溶栓药、抗菌素类药物等。抗菌素的临床应用广泛,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 ADR/E)发生率高,可引起超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出凝血障碍等,有研究指出部分抗菌素可引起明显的出凝血异常。
2025-01-06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各类癌症中排第6位,死亡率排第3位。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但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方剂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整合调节人体内部机制,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2025-01-02人气:22465
人气:18558
人气:16684
人气:16021
人气:1530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4580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455
国内刊号:50-1167/R
邮发代号:78-157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