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3月某市立医院创伤中心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9~78岁,平均52.4岁;腰椎间盘脱出节段包括L3/4 2例,L4/5 23例,L5/S1 9例,全部采取了UBE微创脱出髓核摘除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术前后效果比较,疗效评价以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ODI指数为(7.88±3.97)%、末次随访的ODI指数为(1.76±1.69)%,均较术前的(61.24±13.40)%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后1周为(1.50±0.66)分、术后3个月为(0.68±0.54)分、末次随访为(0.21±0.41)分,均较术前的(6.12±0.9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优25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7.06%,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采用UB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具有临床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在外力等诱因的情况下因腰椎间盘急性脱出导致神经根甚至脊髓急性受压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突发剧烈的腰腿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马尾综合征表现,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外科手术,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术式主要包括常规开放手术、单通道下椎间孔镜术式及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术式等。传统开放手术虽然术后效果良好,但需要对椎旁肌肉进行剥离及牵拉,易导致术后椎旁肌肉萎缩变性,残留顽固性腰痛、腰部僵硬等症状[1-2]。椎间孔镜虽然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术中医师可以获取患者的反馈信息,避免神经损伤,但该术式的镜下操作空间小,无法显露更多的操作视野,尤其对于椎管狭窄、局部粘连类的椎间盘脱出患者手术难度较大[3-5]。UBE可借助于内镜30°的可视角,在关节突下插入器械进行减压操作同时尽量不损伤关节[6-7]。UBE技术因其具有学习曲线短,术中视野清楚,术中操作灵活,而且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8-9],成为近几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3月某市立医院创伤中心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对34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3月某市立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34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9~78岁,平均52.4岁;腰椎间盘脱出节段包括L3/4 2例,L4/5 23例,L5/S1 9例。纳入标准:(1)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与马尾神经症状;(2)为单节段脱出且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影像学检查一致;(3)不合并有腰椎滑脱;(4)术前检查未见明显的凝血异常等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1)累及多个责任节段;(2)腰椎手术史;(3)中央宽基底突出钙化;(4)合并脊柱结核或肿瘤、感染;(5)椎管狭窄、腰椎失稳及黄韧带骨化;(6)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精神疾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2.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完善血常规、生化、凝血常规等相关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完善腰椎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
3.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安放体位垫使腹部悬空,调节手术床角度使腰椎前凸消失,术前C型臂机进行体表定位,定位时注意使责任椎间隙上一椎体前后缘重叠,定位责任椎间隙,右侧定位:画出责任椎间隙的中心线,该线与责任椎间隙的上下椎弓根内缘连线的交点上下各15 mm分别作标记,头侧作为操作通道切口,尾侧作为观察通道切口。如果为左侧,以责任椎间隙为中心偏头侧5 mm画一横线,与责任椎间隙左侧上下椎弓根内缘连线的交点上下各15 mm作标记,头侧作为观察通道,尾侧作为操作切口。操作通道切口为纵行,长约1 cm, 观察通道切口为横行,长约0.5 cm, 依次切开皮肤等各层组织,尖刀十字形潜行切开筋膜组织,依次置入扩张套管,逐级扩张,剥离器进行骨膜下剥离,目标靶点定位在上位椎板的下缘与棘突根部的交界处,观察通道一般扩张到1级,操作通道扩张到3~4级,扩张后使用特制的T形剥离器对操作切口行椎板表面软组织剥离,观察通道使用微型剥离器进行剥离,剥离完毕在观察通道安装镜鞘与内镜,生理盐水持续灌洗,保持出水通畅,观察通道内使用90°等离子射频消融刀进行椎板软组织剥离和止血,显露椎板间隙的上下缘骨面和下关节突内侧缘骨面,磨钻将上椎板下缘与下关节突内缘的骨质打薄,使用椎板咬骨钳咬去部分骨质,神经剥离子将黄韧带剥离,椎板咬骨钳咬去部分椎板间隙外侧黄韧带,暴露出硬脊膜与走行神经根的外缘,使用神经拉钩将神经根牵向内侧,暴露椎间隙,髓内刀头止血,暴露脱出的髓核,并彻底摘除脱出的髓核组织,神经剥离子探查神经根活动度,彻底解除神经根受压,34例做责任椎间隙内髓核彻底摘除,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4.术后处理:
术后予以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注射,1次/d, 连续使用3~5 d, 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和直腿抬高锻炼,术后嘱患者常规卧床休息两周,术后一个月复查腰椎MRI。
5.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的VAS评分与ODI功能障碍指数;疗效评定采用MacNab标准。
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双侧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患者术中情况:
3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脊髓与神经根损伤,1例硬脊膜撕损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手术平均时间70 min。
2.出院后随访期间情况:
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7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ODI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评定:优25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7.06%,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典型病例:患者男性,48岁,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3年余”入院,诊治情况如图1。
表1术前后VAS评分、ODI的比较
图1典型病例诊治情况
3、讨论
腰椎间盘脱出症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一般,绝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开放式手术或内镜手术。开放手术因创伤大,并发症多往往不易被人们接受。早在1996年,De Antoni等[10]首次采用在关节镜下对腰椎手术视野进行放大、冲洗,也被认为是单边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技术的前身。内镜手术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青睐,成为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11]。由于经皮单通道内镜技术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学习曲线长,减压范围有限,尤其处理一些脱垂游离的椎间盘病例和椎管狭窄的病例等较为困难。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12-13],而且具有视野好、操作方便,无须特殊器械,可以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器械进行操作[14-16],是镜下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完美结合[17]。另外术中灌洗液的持续冲洗,还可以不断地带走术中操作产生的大量炎症因子,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18-19],因此该术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脊柱外科医师的喜爱。对于UBE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通常由于术者经验不足或者术中视野不清,误将硬膜囊褶皱咬破所致[20]。UBE最大的难点是保持术中清楚的视野。个人的体会是通过以下方法保持术中清楚的视野:(1)保持适当的水压;(2)快速通道的建立;(3)保持出水通畅,术中可在出水口处可使用UBE半套管;(4)可以适当封堵出水口;(5)控制血压,维持收缩压100~110 mmHg之间;(6)术中彻底止血,可以使用明胶海绵、骨蜡及射频刀头止血。
对于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病人,采用UBE镜下摘除脱出的椎间盘,手术效果十分确切,对于该方法本研究团队有一些观点和体会:(1)对于责任椎间隙的椎间盘是否作彻底摘除,可根据患者年龄及术前MRI提示椎间盘变性程度综合决定,如果患者年龄偏轻,术前MRI提示椎间盘变性程度轻,建议术中保留病变的椎间盘,术后建议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复发的几率;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术前MRI提示椎间盘变性程度重甚至是黑色椎间盘,建议术中彻底摘除病变的椎间盘;(2)黄韧带是脊椎后柱的一部分,对脊椎的稳定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单纯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病人,不建议作黄韧带的整块切除,仅切除责任椎板间隙小部分外侧黄韧带,以易于暴露神经根和责任椎间隙外侧即可,过多地摘除黄韧带对于初学者导致手术时间的增加,也易损伤硬脊膜,甚至导致类脊髓高压症的发生。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病人疼痛较术前明显消失,4例病人在术后2~3周下床后再次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考虑下地后神经根牵拉后出现水肿所致,予以甘露醇与地塞米松,3~5 d后患肢疼痛感均消失。随访期间,病人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良率达到97.06%,未见复发病例。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脊柱内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是一项新兴的微创技术,其本质是开放手术的内镜化手术,更进一步理解则是视野优化下的脊柱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通过借助人体固有的解剖间隙建立微创工作通道,解除神经压迫,对椎旁肌肉损伤较小,且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完整的脊柱结构,维持了术后脊柱的稳定,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新技术。该技术免去了骨科医师为看到手术区域而做的开放切口,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做到了微创[21-22]。
综上所述,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具有术中视野清楚、无须特殊器械,而且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确切,学习曲线平缓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昕峰,安岩,曾成.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27(6):426-430.
[3]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与康复管理指[J].中华外科杂志,2022,60(5):401-408.
[4]杨青,张维霞,张志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MRI指标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37(9):964-967.
[5]刘奕兵,唐布顺,程静,等.经椎间孔入路腰椎后路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2):236-240.
[8]陈涛,王倩楠,张成,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9):905-908.
[9]鞠冀东,吴锦春,刘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4):93-95.
[13]赵文龙,王刚,王国兴,等.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及并发症[J].颈腰痛杂志,2021,42(5):625-627+631.
[14]朱斌,田大胜,陈磊,等.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15):1030-1038.
[15]高速,陆慧.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或不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微创医学,2023,18(1):51-56.
[16]赵波,李召政,朱良勇.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9):2997-3001.
[19]田大胜,刘建军,朱斌,等.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17):1155-1164.
[21]黄心乐,王文凯,龚俊峰,等.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3,28(5):345-351.
[22]张广程,祁伟,陈燕,等.腰椎侧隐窝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两种内镜术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30(15):1350-1355.
基金资助:安庆市科技局项目(2022Z2005);
文章来源:袁荫祥,江兵,陶岳峰,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4,45(17):1637-1640.
分享:
谢林教授认为本病之因不外乎虚实两端,其病性属实者,责之风寒湿;其虚者,究其气血阴阳;治疗时,辨治本病善用角药,立足整体,详辨虚实,再参其症,佐以行气血、舒筋骨、通血络诸法,角药组合配伍灵巧,经验独到,疗效显彰。
2024-11-06椎间盘退变(IDD)作为下腰痛的主要诱因,其症状一旦出现,往往难以自然缓解或逆转,这一状况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导致劳动能力减退乃至完全丧失,而且对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都构成了沉重的医疗与经济压力。因此,针对IDD实施科学、高效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2024-10-24截至目前,中国LDH的患病率已高达15.2%[2],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LDH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3]。目前LDH的保守疗法均以改善人体的生理状态为主,却很少关注患者的心理调节。
2024-10-23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治疗疗效有限,若无手术指征,西医目前大多数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以缓解症状,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治疗效果有限[1]。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实验与临床的深入研究日益增多,已有大量文献表明中医药在治疗CDH领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2]。
2024-10-23中医特色康复手段包括针刺、推拿、热敷,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改善DLBP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效果有限,停用后易反复[6]。核心肌群训练能通过肌群训练,改善个体脊柱动力稳定系统,在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7-9]。
2024-10-23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术式,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是脊柱内镜的常见入路方式,对于治疗不同影像学特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不同的临床效果。
2024-10-19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侧凸(DLS)伴椎管狭窄症(LSS)时,大多联合融合器及内固定技术以增加矫形效果,加强脊柱的稳定性。由于老年患者往往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不佳,微创手术联合融合器技术治疗后的融合率也存疑。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责任节段的充分减压以解除症状是治疗的首要目的。
2024-10-19休门病(SD)又称舒尔曼病、青少年后凸畸形,由Scheuermann于1920年首次报道,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楔形椎、脊柱后凸畸形及终板损伤等。SD分为典型和不典型2种,典型SD(休门后凸畸形)以连续3个及以上胸椎椎体楔形变为主要的诊断依据,顶椎通常位于中胸段,主要见于欧洲国家。
2024-10-18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乏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病残。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是目前微创治疗LDH的常用手段之一,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局部麻醉风险小等优点。然而,术后LDH复发是PEL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一些患者对术后疗效不满意。
2024-10-18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以腰背部疼痛、感觉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病情长时间持续性进展可导致病人活动受限,甚至完全丧失自主活动能力。西医保守治疗是LDH首选治疗方法,但长时间易出现不良反应多和耐药性等问题,治疗效果不理想。
2024-09-25人气:17868
人气:15229
人气:14584
人气:14571
人气:1454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人气:312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935
国内刊号:11-5265/R
邮发代号:34-51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