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语文教学通过新理念新教材的渗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全新的视角。为了更好彰显新课改的魅力,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非常有必要把握好新教材内容,体现学生主体性。下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新教材的理念,进一步探讨初中语文主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目标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太过陈旧,缺乏新意,没有及时更新,致使教学方式与时代脱轨,难以实现高效课堂。主要表现在:一些语文教师在选择教育方式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学生的文学素养难以提高。还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应用技能,这也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
2. 忽视学生主体性培养,缺乏对学生潜能的开发
就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生的主体性与潜能直接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并未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潜能也并未被深入挖掘。
3.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状况改善不及时
由于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状况,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受到影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阻碍了教学内容的开发,而且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部分教师对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不了解,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都难以契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因此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新理念新教材的初中语文主体教学策略
1. 落实新教材新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教材的总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众所周知,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实新教材新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与学生共同探讨、相互促进,做学生坚实的后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并将新教材充分应用于语文教学当中。比如,教学《纪念白求恩》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主人公所处的的时代背景,并根据课文的描写总结出主人公的个人品质。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2. 利用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更具灵活性和丰富性,而且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更具启发性。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牢牢把握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中的图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春》这篇课文时,可以根据文中生动的插图以及优美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春的气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放映有关春的图片或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3. 创新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活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强调教育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衍生物。对语文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契合度,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生活经历,再结合课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意图与主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映射出了更多的想法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4. 互动教学,促进学生互助合作学习
交流互动能够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挥交流互动的教学优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与讨论中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四人一组进行探讨学习,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和词语,并说出描写方法与修辞手法。学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再推荐一人进行分享交流,由其他小组指出这个小组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教师再予以总结,并对学生讨论出的结果进行信息反馈。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除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当中,以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创建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5. 增强实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他主张:“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不限题材,不限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分享,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内容可以写自己一天内所发生的趣事,也可以摘抄书本中优美的语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积累素材。还可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诗文朗诵、话剧表演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而且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当中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归纳问题。这些方式都很好地诠释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升华了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三、结论
在新理念新教材背景下,许多初中教师在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教学目标时,把教学定位放在将教材内规定的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传授知识时最大限度地开发知识的内涵,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深入贯彻“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教学指导方针,为初中语文教学添砖增瓦。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教师,2018(12):26-27.
[2]李翠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7(07):51-52.
[3]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96-99.
[4]张文杰.用教材教好小学科学课[J].上海教育科研,2016(6):91-93.
[5]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素与价值取向[J].教学研究,2005(4):63.
林春仙.基于新理念新教材的初中语文主体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35-36.
分享:
健康照护是指在医院、家庭、养老机构等为孕产妇、婴儿、慢性病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给予的照顾和护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2023-12-12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逻辑指的是文本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因为,“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指的是体现编撰者编写技巧的逻辑”。中学历史教材的文本,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任何一个词、一句话,编撰教材的专家们都经过了斟酌。
2021-10-19聚焦文本而忽视插图是教材使用中的常见现象,这会导致教材插图在教学中陷入价值失落境况。相对历版语文教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更关注插图设计的教育性与审美性,选编入册的教材插图具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形象化理解、补充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逻辑、营造充满美韵的教学氛围等教学价值。
2021-10-19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操作,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笔者认为情感是教学的重要催化剂,信息技术课也和人的生命一样,既有生命线,也有情感线。笔者从创设具体情境,融入情感;丰富教学方式,内化实际情感;作品展评,给予情感引导,提升情感教育的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笔者认为无论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抑或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技能教学。
2021-08-31本文针对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进行分析,介绍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概念,探讨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审美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21-08-30教材是教学的纲要,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考查考试,尤其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出现知识滞后、错误、漏洞或概念不严谨、逻辑不严密、知识不系统等问题,都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如此,有一些教辅资料编写出了一些难题、偏题、怪题,给学生和教师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2021-04-19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攒下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新时代,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在初中的古诗文教学中,仅仅只局限于理清古诗文字面意思,进一步就是会背会默写,应付考试而已,并没有达到教育部门开设古诗文学习的目的。
2021-04-17在当前这个提倡教学创新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面,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思路。为了进一步实现这项教学目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营造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给每位学生提供独立的思维空间,进而体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2021-03-06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通常是紧密相连的,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研究的术语,最初是指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对图像、声音等进行识别的方式。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深度学习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将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还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1-03-01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同时也给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迅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尝试。本文以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首先介绍了微课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最后阐述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以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2021-03-01人气:3123
人气:2101
人气:2059
人气:1937
人气:182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人气:2225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097
国内刊号:14-1017/G4
邮发代号:22-45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