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很多散文诗题材的文章已经选入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其文质兼美,易于诵读。但是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下文作者引领学生从诵读方面入手,感受文章的魅力,并详细阐述了诵读方法的指导。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散文诗具有内容精辟、诗情浓烈、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因此在教学散文诗时,需要学生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但有的教师依然滔滔不绝的讲解,一篇精美绝伦的散文诗被教师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诵读中去切身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在教学散文诗时,如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灵动、兴致盎然,是值得初中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散文诗时,在诵读中感悟其独特的魅力
1、体味思想情感
散文诗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者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因此,学生在诵读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一一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散文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教学泰戈尔的《金色花》这篇散文诗时,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让学生张开神奇的幻想翅膀,想象自己也变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间母爱和童真的温馨。为此,在学习散文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怀,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才会更加准确、深刻。
2、感悟含蓄美、形象美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反复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精美的散文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入选初中人教材的所有散文诗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与画面。
3、领略散文诗的音乐美
散文诗具备了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同时,散文诗还具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特点。学生只有通过恰当地诵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散文诗的旋律美。诵读它们,感觉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之中,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有效地体会到了作品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若不诵读,散文诗的魅力怎能显露?若不诵读,语文课的精彩怎能张扬?
二、散文诗课堂教学中诵读训练的设计与巧用
1、教师示范诵读
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教学内容精辟、情感浓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时,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更使学生着迷,范读时教师本人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有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比滔滔不绝的讲解要好很多,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提高初中散文诗教学的效应,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诵读,乐于范读,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散文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作品的意味,并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让散文诗课堂教学灵动飞扬。
2、讲究诵读技巧
在散文诗教学中,要讲究诵读的技巧。首先,要对作品的文字进行认真地分析,逐宇逐句地琢磨,身临其境地体味,以达到对文字内容有深刻地理解;而后,还要反反复复地吟咏和诵读,分析文字的语言节奏、逻辑重音、语气语调等等。通过分析和研究,弄清文本内容,挖掘作品深刻思想内涵,运用灵活多变的诵读方法,去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个作品。通过灵活运用富有变化的诵读方法和诵读技巧,教学《春》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演绎得多姿多彩,灵动飞扬,整节课洋溢着文学的气息,师生们均沉浸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3、丰富诵读形式
诵读,之所以在散文诗的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是由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任务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散文诗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决定的。由于诵读此种方式调动了视、听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使学生的注意指向能够高度集中,因此,在散文诗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所能地制造机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诵读,可采用个别读、集体读、自由读、表演读、竞赛读、配乐读等诸多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
当然,多种诵读形式在散文诗教学中都有自己独有的作用,这几种形式不仅可以分别使用,也可在课堂上交替或交叉使用,教师应针对作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适合学生实际且实效突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教学《背影》一文时,就是综合运用了上述各种诵读形式。首先,在导入新课、简介背景后,要求学生进行“自由读”,感知文章内容,把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准备提问与探究。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有感触的段落,进行“个别读”,师生互评,指出优点与不足。然后,鼓励别的同学挑战已读的同学,同一段落不同的同学进行“竞赛读”,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异常高涨。正是巧用这些形式丰富的有效诵读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诵读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光兰,朱敏涛.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初中语文散文诗教学语言品味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2):37-38.
[2]陈慧.初中语文散文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中的误区[J].华夏教师,2018(25):20-21.
[3]陈盛华.散文诗需美教、升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24):51-52.
姜冬生.浅析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诗的教学方法[J].神州,2020,(2):196.
分享:
健康照护是指在医院、家庭、养老机构等为孕产妇、婴儿、慢性病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给予的照顾和护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2023-12-12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逻辑指的是文本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因为,“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指的是体现编撰者编写技巧的逻辑”。中学历史教材的文本,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任何一个词、一句话,编撰教材的专家们都经过了斟酌。
2021-10-19聚焦文本而忽视插图是教材使用中的常见现象,这会导致教材插图在教学中陷入价值失落境况。相对历版语文教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更关注插图设计的教育性与审美性,选编入册的教材插图具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形象化理解、补充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逻辑、营造充满美韵的教学氛围等教学价值。
2021-10-19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操作,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笔者认为情感是教学的重要催化剂,信息技术课也和人的生命一样,既有生命线,也有情感线。笔者从创设具体情境,融入情感;丰富教学方式,内化实际情感;作品展评,给予情感引导,提升情感教育的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笔者认为无论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抑或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技能教学。
2021-08-31本文针对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进行分析,介绍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概念,探讨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审美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21-08-30教材是教学的纲要,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考查考试,尤其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出现知识滞后、错误、漏洞或概念不严谨、逻辑不严密、知识不系统等问题,都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如此,有一些教辅资料编写出了一些难题、偏题、怪题,给学生和教师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2021-04-19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攒下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新时代,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在初中的古诗文教学中,仅仅只局限于理清古诗文字面意思,进一步就是会背会默写,应付考试而已,并没有达到教育部门开设古诗文学习的目的。
2021-04-17在当前这个提倡教学创新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面,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思路。为了进一步实现这项教学目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营造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给每位学生提供独立的思维空间,进而体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2021-03-06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通常是紧密相连的,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研究的术语,最初是指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对图像、声音等进行识别的方式。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深度学习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将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还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1-03-01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同时也给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迅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尝试。本文以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首先介绍了微课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最后阐述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以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2021-03-01人气:3789
人气:3701
人气:3117
人气:2587
人气:230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人气:267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邮发代号:38-330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