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清政府與日本在1871年簽訂《中日修好條規》和《中日通商章程》,規定雙方互有領事裁判權並互設使館,開放直接貿易。此後,兩國之間的民間交流日益頻繁,中國在此期間有大批書畫藝術家赴日鬻藝,如蒲華、羅清、衛鑄生、胡鐵梅等,而日本書畫家也更多地從日本來到中國以個人身份寓居上海。
420
0
“海上三铁”是民国初年世人对印人“苦铁”吴昌硕、“冰铁”王大炘、“瘦铁”钱厓的美称。“铁”字,取篆刻艺术,又称“铁笔”,有“印从书出”,“铁笔如刀”之意。文章从考证《王冰铁印存》流传入手,对王大炘的人生轨迹做一定的学术梳理,并选取其印存中的有关印稿,对其篆刻艺术做相关的分析与评价,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856
篆刻,篆是指中国传统艺术书法中的篆书,而刻是指字法与刀法相融合,把笔画线条之间的形态,字与字章法上的对立统一、印面整体与镌刻后形成的红白对比表现出来。通过不同个性或心境有别的篆刻家的创作,来阐释书法艺术及刀法的价值之所在,力求在刻印过程中,创造独具匠心的作品,才能引人入胜,富有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
463
中国古代篆刻艺术肇始于先秦,兴盛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六朝;隋唐以来印章制度发生了变化,以朱文入印渐多,延续至宋元;元末以来,文人篆刻勃兴,至明清流派林立,蔚为大观。染翰操觚之士多有涉足,因而在诗书画外,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既与诗书画相互映发,又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281
邓散木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书法、篆刻大家,在篆刻艺术上,他师从赵古泥,属吴昌硕流派印风一脉。他的篆刻作品不仅突出了吴昌硕篆刻方劲雄强、浑厚猛利的特点,而且融入了更多的装饰意味。邓散木致力于践行吴昌硕的篆刻艺术理念,但他并不因循守旧地独尊一家一派之法,而是在追求艺术返璞归真的同时不断创新求变。
475
邹梦禅自幼临帖,工作几经周转,始终笔耕不极,与鲁迅、茅盾先生多有交往。在书法上擅篆隶楷草四体书,精篆刻。其篆刻以汉印为主,兼习先秦古玺,功力深厚,手法多样。他的篆刻艺术与人生经历的三阶段相吻合,他的篆刻可以说日益走向成熟,风格高古,他一生为艺术奋斗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424
王福庵早年在粤漢鐵路湘鄂綫工作,經常往返于武漢、長沙之間,直到湘鄂綫武昌至株洲段通車。他早年與唐醉石交誼頗深,王唐之間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包括20世紀初期漢上几位著名的藏書家徐行可、張仁芬、易均室、仵舜五等。張仁芬後人至今藏有十六枚王福庵早年刻製的印章,多枚印章在武漢博物館館藏重要書畫上鈐盖。
796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其后书法艺术不断发展成熟,篆、隶、楷诸体艺术形态被不断挖掘、充实,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多样。武周时期所立的《冯师训碑》融隶、楷于一体,笔画方圆皆有,在唐代碑志中别具一格,与六朝“双爨”纯属二路。研究该碑可探知其独特书法艺术规律,为当代书法提供新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形式,同时对武周新字研究有一定帮助。
393
梁巘,字文山、闻山,号断砚斋主人,又号松斋。皖北亳州人,其与清代帖学后期著名书家张照、孔继涑、刘墉、钱灃、梁国治、王文治、梁同书等人齐名,为清代帖学名家之一。他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书名颇高,与梁同书、梁国治共称“三梁”,又与梁同书合称“南北二梁”,和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
433
滕西奇先生新著《两汉名碑注译》一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汉碑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该书虽名曰“注译”,但其实际价值却远超此二字所涵盖的范围。可以说,该书既是一部遵循传统注译古文方法的著作,又是一部充满新意的汉碑整理与研究专著。《两汉名碑注译》的新意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以及研究材料上的创新。
360
《景云碑》,全称《汉巴郡朐忍令景云叔于碑》,刻于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景云,字叔于,广汉郡梓潼县(今四川省梓潼县)人,曾任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东)县令。他赋性聪颖,政化如神,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中年因染病去世,吏民为之悲痛惋惜。在他卒后70年,其后任同乡雍陟为之立此碑,先叙述其家世,再歌颂其品行功绩。
656
明朱简《印品》中曾说:“印字古无定体,文随代迁,字唯便用。”唐宋“朱记”官印便出现以隶书或楷书入印,其印文较少盘曲折叠,呈拙朴自然之趣,形制多为长方,印文末均有“记”或“朱记”的字样。此类印章不事雕琢,随意恣肆、欹侧参差,给人以稚拙之感并有灵动活泼之风。在文字上,不承一般官印的规整、排叠之陈习,打破布白均匀的模式,在欹侧与挪让中配合默契。
481
刻字艺术自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发展到近代以后,其刻字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已经不单单被限制在这一领域当中,外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渐扩张到各个艺术领域。本文此次研究,主要从书法美、构图美、刀法美、色彩美、层次美、意境美等六个角度对现代刻字艺术美感的传达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235
刘翼军,1975年8月生,湖南涟源人,其作品入展第二届兰亭奖安美杯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篆七届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九届篆刻评展、“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篆刻专项)等,书法篆刻作品集《刘翼军作品集》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495
本文精选了部分篆刻方面的优秀题目,供各位篆刻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如需更多关于论文写作和题目的相关内容,请查阅本网站的其他文章。1、略谈当今篆刻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2、黄士陵“十载三军”篆书七言联考3、曹祐福书法篆刻作品秦诏版临习随感4、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九五清代中后期岭南印人篆刻材料的运用及其印学思想(中)5、叶潞渊篆刻艺术管窥——以署名印、斋号印为例
1365
影响因子:1.047
影响因子:0.373
影响因子:0.3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