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侧柏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4有开花,当年10月成熟。成熟时球果由青绿色变成黄褐色。成熟后种鳞易开裂种子脱落,应及时采收。本文就侧柏育苗技术做了分析。
1、种子的采集与催芽处理
1.1种子的采集
采摘方法为人工用木棍敲击果枝,使球果落地,然后收集起来。球果采收后,需堆放在通风干燥处日晒或用干燥室晾晒5—7天,使果鳞开裂,人工敲打脱粒,再通过水选或风选清除杂质,在阳光下晒干,放阴凉低温处贮藏。
1.2种子催芽处理
1.2.1越冬混雪埋藏法
1.2.1.1在秋季上冻前,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处挖贮藏窖,窖深1.0m,底宽1.0m,上口宽1.2m。沟底铺20cm厚牲鹅卵石,以利排水。
1.2.1.212月至翌年1月份,将精选好的种子先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左右消毒后,捞出冲洗净,再用凉水浸种1天后捞出,混3倍雪,拌均拌匀,装入编织袋中。
1.2.1.3将窖底铺20cm厚雪,将种袋立放窖中摆好,然后用雪封窖,边放边踩,厚度1m左右,其上盖2—3层稻草捆,防止堆雪融化。
1.2.1.4翌春播种前2—3天取出,将种子摊晒于背风向阳处,使雪融化,勤翻动,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保持在15—20℃,待有30%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1.3快速处理法:
播种前7—10天,先将种子消毒,用40℃温水浸种一昼夜,使种子充分吸水,混细河沙2倍后,将种沙放在苫布上摊晒于阳光下,用草帘和塑料布盖上,每天翻动3—4次,湿度保存在60%左右,温度保持在15—25℃,一般约7—10天,有部分裂嘴时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与施肥
2.1选地:
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结构疏松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和灌溉条件方便的地方。不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过于黏重处育苗。
2.2整地:
育苗地要精耕细作,最好采用秋翻,在土壤结冻前进行,全面翻耕,不留空格,深度20—25cm。翌春土壤解冻后,进行耙碎、整平,拣出石块、残根、杂物;也可在解冻后化冻15—18cm时进行春翻(土壤表层见干时),翻后及时耙压,以利保墒。
2.3施肥:
翻地前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m³;每亩施入六六粉2k或甲拌磷3k拌200倍土,均匀撒扬地表。耙后做床前每亩施入过磷酸钙50k、复合肥50k,均匀撒扬于地面(未腐熟的粪肥,即不利于苗木吸收,又会招致病虫杂草)。
3、播种
3.1土壤消毒:
播种前在做好的床面上进行土壤表层消毒,可用3%的硫酸亚铁床面消毒7天后播种,或用五氯硝基苯每亩5年混200倍细沙撒扬床面消毒后播种。
3.2播种量:
一般净度90%,千粒重48.7g,饱满度60%,发芽率50%时,播种量75kg/亩为宜。产苗量为16.0万株/亩。
3.3播种时期:
以土壤5cm深处土温稳定在10℃或气温不低于5℃时,本地区为4月末至5月初播种。出苗期一般为20天左右。
3.4播种方法:
采用床面条播或撒播。播种时将消毒的床面用耙子搂成麻面,然后将种子按床等量分开,均匀撒扬于床面,用木磙镇压两遍,用细筛覆细河沙0.8—1.0cm(以露出草绳为宜),再镇压两遍。
4、田间管理
4.1灌水和排水:
播种后立即喷灌浇水,出苗期浇水每天1—2次,保持床面经常湿润,浇匀浇透;生长期2—3天一次;八伏雨多,容易造成涝灾,应勤中耕松土,及时排涝;8月停止浇水。
4.2除草与松土:
应本着勤除“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和药剂除草相结合。使用23.5%割地草乳油(果尔),全年使用2次,除草效果好。第一次是在播种后2—5天内进行。将果尔40ml对一喷雾器水搅拌均匀,均匀喷洒在播种地内;第二次在在施药40天之后进行。人工除草,见草就拔,防止草荒损伤苗木,影响苗木生长。
4.3间苗:
当幼苗长出3—5cm高时,一般在6月下中旬进行疏苗,间去过密、双株和病弱苗;7月上旬进行定苗,按每平方米保留500株为宜。
4.4追肥:
根据基肥多少可以适期适量地追肥,对于底肥多质量好,而且幼苗生长旺盛的,可以不追肥,以防秋后徒长,不易木质化,影响苗木质量。底肥不足时在6月中旬开始可追施氮肥一二次,间隔15—20天;8月中下旬追施磷酸二氢钾2次,10天1次,每次每亩200g,促进苗木木质化。
4.5防治病虫害:
在幼苗出土80%时,开始喷施敌克松药液500—800倍,10天一次,可连续5—6次,防止立枯病的发生。防治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采用在整地时施用6%可湿性六六粉每亩2k,均匀地施与土中,可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发生时可用敌敌畏或敌百虫500—800倍水溶液,施于床面,然后浇水,把药液扩散到土中,毒杀地下害虫。防治蝼蛄,可用六六粉1k,混配谷子20k或其他糠类煮到半熟,再把六六粉拌入,做成小块,撒于床道,到了晚间,蝼蛄出来寻食,即可毒死。
4.6苗木越冬防寒:
幼苗冬季必须防寒,可采用覆土或覆草。覆土时间本地为10月末至11月初,土壤结冻前,将床沟土用锹切成1.5cm左右厚薄片盖在苗木上,以不露苗为宜;覆草时间一般在初冬落雪后进行,覆草厚度3—5cm。翌春一般4月下旬撤土(草),2年生可在清明之后撤土(草)。
4.7起苗:
应在苗木生长停止期间进行,秋季和春季均可。最好是随起苗、随移植。可采用人工挖掘或机械起苗,起苗时要保护好根系,不伤根,主根长保留15cm以上,要随时随拣随选苗,按等级分开,25—50株/把,选苗后要进行临时假植,将苗根用湿土埋上。如果秋季起苗,要进行越冬防寒假植。其方法是:10月末进行,选择便于管理,地势较高,不冲风,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又不影响翌春作业的地方,东西开沟,深20cm,将土返到南面沟边,把苗一把挨一把立摆沟内,苗根散开呈扇形,苗稍朝南,根朝北,成45°斜坡,覆土踏实。培土深度以盖住苗稍为宜,挖第二条沟时将土培到前排苗根上(土要打碎)。如此一排一排地假植,每排苗捆数要一致,便于统计。每20排留一步道,便于检查。
4.8苗木移植:
移植采用大垄双行,垄底宽60cm,垄要直(也可做床,1m宽的床面植3趟6行,每趟2行,株行距5cm×15cm,趟间距20cm)。在4月上中旬进行,顶浆移植。行距15cm,株距4~5cm,每延长米40~50株。移植前要减根,保留12cm,其余减掉。移植时两人一组,一人站在垄的一侧,倒退着用尖锹横切垄面,切距(即株距)4~5,下切深度18~20cm,拉出一条窄缝,另一人将两株苗木根系伸展开,按行距15cm分别插入土缝中,持锹者将锹拔出,用脚踩实即可。移植时要防治窝根、露根、埋叶等现场,务使苗根舒展,移植深度应比原土印深1cm,栽正踩实。同时所用苗木要放在有水的苗桶内,苗根保持湿润,避免风吹日晒。移植后及时灌水,以提高成活率(选地、整地、施肥、田间管理与播种苗大体相同)。
李庆宇,李红艳,张博.侧柏育苗技术[J].农家参谋,2020(17):126.
分享:
育苗是林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有效的育苗技术则是育苗工作展开的前提,也是提高苗木质量与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育苗工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到育苗、造林、经营等各个环节,只有持续技术创新才能让现代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不断进步。
2022-04-29任何类型的树木都有其生长特点及自然规律,在培育和移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如果栽培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影响树木存活率,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浪费种植成本。因此,林业人员需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切实提升苗木生命力,合理应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11-19当年秋季,选择品质好且保管良好的种条,留作第二年育苗使用,应选择一年生、芽片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或二级苗中下部分的种条作为扦插条。绝对不能从大树或幼树上去采集枝条来扦插繁殖,否则扦插会产生明显的侧枝效应,繁殖出的苗木长势较差,原无性系的特征均不能保持。
2021-09-08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侧柏树干高直,最高可达20m。适应性极强,在酸性、石灰性及轻度盐碱性土壤中均可生存,耐寒、耐旱、耐高温性均较强。在海拔300~3000m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的阳坡均能生长,是优良的造林树种和观赏绿化树种。其枝、叶、种子皆可入药,木材可作为建筑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021-09-08随着中国环保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工程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植树造林的工程水平不断提升,但在绿化造林中依然存在着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弊端。基于此,本文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梳理,分析绿化造林模式的弊端,提出优化中国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路径。
2021-09-02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密度一般为2 m×2 m,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苗木大小、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做行道树栽植时需用工程大苗,一般株距3~5 m。造林后,初栽幼树要做好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金叶榆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繁殖容易、树形优美、观赏性好,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营建风景林等。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后要加强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尤其要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确保造林及景观效果。
2021-08-20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要加强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林业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具体的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
2021-08-18通过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预期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定期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效监测评估,进而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林地的目的。
2021-08-14节水造林技术能够促进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并提升苗木对新的土壤环境条件的适应生存能力。通过对当前节水造林技术及科学造林方法分析探讨,包括节水造林技术的优点、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推进策略等,同时提出了低密度节水造林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技术探讨。
2021-08-14金叶榆春季嫩叶娇黄,夏季叶片金黄,树干通直、树形高大,观赏性好,可用做城市行道树、公园(游园)景观树。另外,金叶榆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轻度盐碱(含盐量0.2%左右),耐瘠薄土壤,但生长状况不如肥沃湿润土壤。金叶榆萌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抗风、保土能力强,也可用于“四旁”绿化和营建防护林。
2021-08-04人气:7412
人气:5053
人气:4090
人气:3841
人气:37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期刊人气:773
主管单位:浙江省林业局
主办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学会,浙江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3776
国内刊号:33-1112/S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