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FOLFOX化疗,14d为1个周期,共完成6个周期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7d为1个疗程,共完成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83.64%)显著高于对照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包括T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而CD8+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可有效提高化疗近期疗效,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肠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而言,采取单纯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已经无法对病灶进行根治性切除,因此以静脉化疗为主的治疗方式成为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首选疗法。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标准化疗方案,但极容易引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1]。脾多肽注射液具有纠正机体免疫紊乱功能、抑制肿瘤生长以及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等多种作用,有研究认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机体状态,从而有助于降低化疗不良反应[2]。本研究探讨分析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癌;(2)临床TNM分期Ⅲ~Ⅳ期;(3)卡式评分(KPS)≥70分,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4)本研究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凝血功能异常患者;(3)合并其他原发性肿瘤患者;(4)合并严重感染、精神系统疾病或其他无法控制的严重疾病患者;(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6)有明显的胃肠道出血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FOLFOX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注射液[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18,规格40ml∶0.2g)85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15,规格10ml∶0.1g)200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3,规格10ml∶0.25g)400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此外采用氟尿嘧啶注射液25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6h。14d为1个周期,共完成6个周期的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保肝、护胃、止吐等药物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脾多肽注射液(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99,规格5ml)10ml溶于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共完成4个疗程治疗。
1.4观察指标
1.4.1近期疗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3]对近期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治疗无效)4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
1.4.2免疫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包括T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8+)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
1.4.3不良反应
根据WHO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4],将患者不良反应分为Ⅰ~Ⅳ度,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83.64%)显著高于对照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2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而CD8+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讨论
近年来,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持续升高趋势,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认为,结肠癌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人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5]。早中期结肠癌患者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对于已经出现转移或术后复发转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静脉化疗成为主流的临床治疗方式。由于化疗药物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进而影响化疗进程以及治疗效果。
脾多肽注射液是从健康的小牛脾脏中提取的小分子活性多肽,是一种新的抗肿瘤生物调节剂,可有效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从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6]。研究显示,脾多肽注射液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有多种途径,包括诱导干扰素促进NK细胞活性、刺激骨髓细胞增殖而改善造血功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防止细胞损伤等[7]。
本研究探讨分析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更明显;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8]报道结果相似,提示联合运用脾多肽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有助于保护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化疗药物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化疗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同时观察时间较短,未能获得长期随访证据,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的影响机制,同时延长观察时间,分析脾多肽注射液是否对患者生存期长期获益。
综上所述,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可有效提高化疗近期疗效,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龚海峰,王浩,张玉波,等.结肠癌中LZTS1和CDK1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4):2452-2456.
[2]卜延志.新辅助化疗在结肠癌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20,42(9):1390-1392.
[3]丁伟,韩丽,汤雷,等.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7):745-749.
[4]李勇,刘炼玲.康艾注射液联合CapeOX化疗方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PI3K/Akt信号通路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6):803-806,810.
[5]陈新超.生脉注射液结合姑息化疗治疗耐药性晚期结肠癌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0):93-95.
[6]王娟娟,谢猛,张洪涛.脾多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5):895-900.
[7]张志斌,秦思达,张佳,等.脾多肽注射液增强胃癌大鼠脾脏免疫杀伤细胞活性的机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6):675-680.
[8]孔天东,段方方,陈露,等.脾多肽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疲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9):2232-2235.
李永贵.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2):1893-1894+1897.
分享:
研究发现,放射线猛烈冲击可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瘀血水肿、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张力减弱,严重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1]。放射线损伤是近代才出现的致病因素,目前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尚未完善,且在辨证论治方面没有成体系的明确认识。中医根据放射线的致病特点,将其归于“放射毒”范畴。防护是放射生物学及临床医疗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2025-03-3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肺癌已成为一种极具危害力的恶性肿瘤,2022年世界范围内,肺癌新发病例248万,死亡病例181.7万,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的首位〔1〕。胸腔积液在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十分常见,干预不及时将进行性加重,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2025-03-12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及病死率也位居前列,且呈上升趋势[2]。此外,直肠癌发病年龄趋于青年化,早期直肠癌可通过手术进行有效治疗,但由于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处于进展期(即Ⅱ/Ⅲ期),这一阶段的直肠癌因未发生远处转移,也被称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LARC)[3]。
2025-02-08全麻是腹腔镜手术首选麻醉方式,但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较大,不仅影响术后康复,还可能在术后出现阿片类药物快速耐受,镇痛效应较差。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多模式镇痛方案重要组成部分,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2]。超声下实施区域阻滞,可提高药物注入精准度,保证麻醉效果[3]。
2025-02-06严重的CINV会引起患者体液失衡、营养不良,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亦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中断或剂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4-5]。因此,有效防治癌症患者CINV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生姜,作为一种古老的调味剂,2500年以来亦用作治疗各种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和胃肠胀气等[6-7]。
2025-02-06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指持续的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且这种疲乏与自身活动量不相符,也不会因休息或睡眠而改善,而是与癌症及针对癌症相关治疗的痛苦感受。有调查研究指出 ,60% ~ 90% 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 CRF,对患者正常生活及临床治疗均带来较大影响。
2025-02-05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整体发病中约占85%,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癌细胞扩散速度较慢,但患者早期发病缺乏特异性症状,难以察觉,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通常不具备手术条件。目前,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主要采取含铂双药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控制病情进展。
2025-01-20外科手术是早中期食管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近 20 年来,外科手术条件、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等都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食管癌术后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3]。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达 7. 3% ~30. 2%[4⁃6],其相关死亡率在 7. 2% ~ 35. 0%[7],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
2024-12-20结直肠良性肿瘤包括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等[2]。结直肠息肉及良性肿瘤疾病表现方面存在较大相似性,治疗以手术方案为主,例如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下切除术,各有优势和不足,使用范围也有不同[3]。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及良性肿瘤切除术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的术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无注射直接圈套切除[4]。
2024-12-19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第3大恶性肿瘤。尽管对于未转移患者而言,手术仍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约一半患者可出现肿瘤转移和复发,因此,化疗是结直肠癌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奥沙利铂(L-OHP)可以通过与DNA结合共价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导致细胞凋亡。然而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目前化疗主要的阻碍之一。
2024-12-13人气:16546
人气:15477
人气:14591
人气:13899
人气:1278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期刊人气:5876
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抗癌协会,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4992
国内刊号:61-1415/R
邮发代号:52-297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