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T/N分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住的70例直肠癌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对T/N分期的影响。结果 70例直肠癌患者中,T1期14例,T2期23例,T3期20例,T4期13例;而N0期30例,N1期22例,N2期18例。T1-2期患者的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和T3-4期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0期患者的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T分期和N1-2期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方程分析,发现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均是影响T/N分期的因素。结论 影响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T/N分期的因素较多,需引起临床重点关注。
直肠癌作为临床较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病死率则占第五位,成为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病。针对此,临床多选择手术进行治疗,其中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能够有效切除病灶,从而控制病情发展[1]。曾有研究指出[2],手术前T/N分期在评价病情、手术结果及预后上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临床可通过核磁共振判断患者术前的T/N分期,但其准确性仅70%左右,而术后病理分期仍是评价直肠癌分期的金标准,在后续治疗上具有一定指导价值[3]。临床通过不断研究,发现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可对T/N分期造成影响,故此全面掌握影响其T/N分期的因素,可早期制定对应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预后[4]。本文就此展开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住的70例直肠癌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5]中疾病的诊断,且通过肠镜活检确诊;(2)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3)存在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4)病历资料完整,并无缺项。排除标准:(1)试验前使用新辅助治疗;(2)存在麻醉或者手术禁忌症;(3)肿瘤下缘距离肛缘超出15 cm; (4)中途退出试验者。
1.2 方法
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含年龄、性别、病灶距肛缘距离、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及T/N分期等。同时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于脐下缘进行穿刺,创建二氧化碳气腹,放入腹腔镜,按照患者肿瘤部位确定主操作孔、辅助操作孔的具体位置,经脐部Trocar放入腹腔镜检查腹腔情况,观察其病灶大小、位置等情况,分开肠段,结扎血管,选择超声刀、电凝钩分开周边结缔组织及肠系膜下血管,清扫淋巴结,使直肠后壁游离,松弛吻合口,切除病灶,最后吻合正常结肠与直肠黏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T/N分期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Logistic方程分析影响T/N分期的因素。T分期中T1期:病灶侵犯至患者粘膜下层,T2期:侵犯至肠壁固有肌层,T3期:侵犯至浆膜下、结直肠旁,T4期:侵犯至周边脏器。N分期中N0期:无淋巴结转移,N1期:1~3个区域发生淋巴结转移,N2期:4个及以上的区域发生淋巴结转移[6]。
1.4 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选择SPSS 20.0系统计算,符合正态分布的为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百分比为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T/N分期情况
70例直肠癌患者中,T1期14例,T2期23例,T3期20例,T4期13例;而N0期30例,N1期22例,N2期18例。
2.2 T分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T1~2期患者的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和T3~4期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T分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N分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N0期患者的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T分期和N1~2期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N分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4 影响T/N分期的因素分析
通过Logistic方程分析,发现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均是影响T/N分期的因素。见表3。
表3 影响T/N分期的因素分析
3、讨 论
近些年,随着新辅助治疗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得部分晚期的直肠癌患者无需通过手术治疗判断术后病理结果,再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而是优先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再开展手术。正因如此,随着直肠癌患者治疗流程的转变,单纯手术后患者的病理特征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过去式[7,8]。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根治性手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需重新了解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旨在为适应术后病理分期标准的变化[9]。
本文结果显示,70例直肠癌患者中,T1期14例,T2期23例,T3期20例,T4期13例;而N0期30例,N1期22例,N2期18例;T1~2期患者的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和T3~4期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N0期患者的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T分期和N1~2期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将有差异项代入Logistic方程计算,发现癌结节、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均是影响T/N分期的因素。其中淋巴脉管癌栓表示肿瘤浸润血管及淋巴管结构,随着T分期越高,其发生风险随之升高,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脉管癌栓。而神经侵犯受到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影响,若伴有神经侵犯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且T分期随之升高[10]。有关数据中曾显示[11],直肠癌患者中癌结节的发生率约占10%左右,其中3.3%的患者存在癌结节但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同时对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造成一定影响。从上述结果中发现,随着T分期升高,癌结节的发生率随之升高。由此可见,随着T分期升高,癌结节、神经侵犯、淋巴脉管癌栓发生的概率随之增加,且分化程度随之降低,因此,上述指标均成为影响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T/N分期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予以干预,从而评估T/N分期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12]。
综上所述,影响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T/N分期的因素较多,需引起临床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唐心宇,张胜,孙新臣,等.69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T/N分期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2,27(11):997-1003.
[2]孙淑娟,高东艳,周玉镜.应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评估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4):150-152.
[3]陈培风,韩文秀,陈章明,等.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建立T1和T2期直肠癌患者[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57(12):2002-2006.
[4]郑款恒,钟平,李峰,等.不同T分期结直肠癌发生肝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2,39(4):710-715.
[5]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1):16-38.
[6]杨彦松,丁勇生,张益飞,等.基于高分辨率T2W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直肠癌神经周围侵犯的研究[J].肿瘤影像学,2022,31(2):130-138.
[7]畅建平,毕建军,王征,等.85例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治疗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及疗效评价[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0,9(6):570-575.
[9]武利萍,韩大正,杨文义,等.超声内镜、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诊断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1):137-139.
[10]韩晶,王贵英,张难,等.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TNM分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275-2283.
[11]郑阔,高显华,白辰光,等.早发性与晚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趋势、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的对比研究:一项单中心2000—2021年间34 067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3,26(1):93-101.
[12]李博云,曾旭.DCE-MRI联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3,21(2):142-144.
文章来源:薛军,徐玉.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T/N分期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4,48(05):775-777.
分享:
现代研究显示,肿瘤相关性失眠[3]、癌性疼痛[4]、肿瘤相关性抑郁[5]、化疗相关性消化道副反应[6]等多种肿瘤并发症均与情志有关,情志抑郁不仅会引起甚至加重肿瘤并发症,而且对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吴勉华教授在肿瘤临证中,常用到合欢花和合欢米,认为合欢米含苞未开,轻清上浮,擅解心肝郁结,开达心神。
2025-04-18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PA)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属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张光敏等[2⁃3]研究报道,垂体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高,病人身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关注垂体瘤病人近况的同时应注重病人疾病远期发展,并发症是否产生或疾病是否复发等因素致使病人处于被动状态。
2025-04-10研究发现,放射线猛烈冲击可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瘀血水肿、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张力减弱,严重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1]。放射线损伤是近代才出现的致病因素,目前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尚未完善,且在辨证论治方面没有成体系的明确认识。中医根据放射线的致病特点,将其归于“放射毒”范畴。防护是放射生物学及临床医疗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2025-03-3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肺癌已成为一种极具危害力的恶性肿瘤,2022年世界范围内,肺癌新发病例248万,死亡病例181.7万,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的首位〔1〕。胸腔积液在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十分常见,干预不及时将进行性加重,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2025-03-12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及病死率也位居前列,且呈上升趋势[2]。此外,直肠癌发病年龄趋于青年化,早期直肠癌可通过手术进行有效治疗,但由于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处于进展期(即Ⅱ/Ⅲ期),这一阶段的直肠癌因未发生远处转移,也被称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LARC)[3]。
2025-02-08全麻是腹腔镜手术首选麻醉方式,但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较大,不仅影响术后康复,还可能在术后出现阿片类药物快速耐受,镇痛效应较差。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多模式镇痛方案重要组成部分,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2]。超声下实施区域阻滞,可提高药物注入精准度,保证麻醉效果[3]。
2025-02-06严重的CINV会引起患者体液失衡、营养不良,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亦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中断或剂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4-5]。因此,有效防治癌症患者CINV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生姜,作为一种古老的调味剂,2500年以来亦用作治疗各种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和胃肠胀气等[6-7]。
2025-02-06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指持续的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且这种疲乏与自身活动量不相符,也不会因休息或睡眠而改善,而是与癌症及针对癌症相关治疗的痛苦感受。有调查研究指出 ,60% ~ 90% 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 CRF,对患者正常生活及临床治疗均带来较大影响。
2025-02-05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整体发病中约占85%,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癌细胞扩散速度较慢,但患者早期发病缺乏特异性症状,难以察觉,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通常不具备手术条件。目前,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主要采取含铂双药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控制病情进展。
2025-01-20外科手术是早中期食管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近 20 年来,外科手术条件、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等都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食管癌术后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3]。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达 7. 3% ~30. 2%[4⁃6],其相关死亡率在 7. 2% ~ 35. 0%[7],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
2024-12-20人气:18558
人气:15583
人气:15092
人气:14856
人气:1304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肿瘤
期刊人气:164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7431
国内刊号:31-1372/R
邮发代号:4-28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