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中的VGEF与p53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寻找新途径。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比组,其中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28天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p53、VGEF表达的数据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GEF水平为(1.16±0.19)μg/L,显著优于对比组的(2.42±0.33)μg/L,P<0.05;p53指标为(2.06±0.44)g/L,优于对比组的(2.93±0.36)g/L,P<0.05。结论:在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p53、VGEF表达,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肿瘤,其发生、发展都伴随血管形成,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一直存在手术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的问题,尤其是复发后患者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为4~6个月。目前研究显示[1],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着细胞增殖与凋亡,其中以p53(肿瘤抑制蛋白53)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最为明显,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评价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需要关注患者的p53、VGEF表达情况。在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者治疗前后p53、VGEF表达做进一步分析,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比组,各35例。联合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8±4.4)岁,平均病程(2.6±1.3)年。对比组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5±4.1)岁,平均病程(2.9±0.9)年。两组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
纳入标准:(1)经病理组织检验或者影像学检验确诊为神经胶质瘤;(2)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有化疗禁忌证;(2)对研究药物过敏;(3)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口服替莫唑胺胶囊(生产单位:OrionCorporation,批准文号:H20171091),治疗方案为:口服用药,200mg/次,2次/天,连续接受5天治疗后,间隔22天再继续口服,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继续维持药物剂量或减至100mg/天,以28天为一个周期,共实施四个周期治疗。
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西医治疗方法与对比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包括:脑瘤饮(杨炳奎方)合三棱煎丸(《三因方》)加减治疗。组方包括:三棱、莪术、赤芍、水红花子、茯苓、白花蛇舌草与生熟薏苡仁各30g,川芎15g,天龙4条、全蝎5g,蜈蚣1条以及六味地黄丸12g。加减治疗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调整组方,其中视力不清患者组方加青葙子、决明子各30g,枸杞子10g;夜不能寐患者加茯神10g,夜交藤30g,龙池15g(先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治疗周期与西医同步。
1.3 观察指标
使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试剂盒,测量患者的VGEF水平,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p53TranscriptionFactorAssay试剂盒测量患者干预前后的p53水平,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VGEF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GEF指标存在差异,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患者的VGEF指标比较(±s,μg/L)
2.2 患者的p53表达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53表达数据差异显著,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患者的p53表达(±s,g/L)
3、讨论
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在脑实质内呈现出弥漫性浸润生长,具有很强的侵袭与转移能力,是临床上难治愈、预后差的肿瘤之一[2]。
我国古代中医文献无明确的“胶质瘤”记载,但是在真头痛、透风癫痫等疾病中却有类似症状的论著,因此中医学将神经胶质瘤归属为髓海病变,“髓者以脑为主”。而从中医病因病机对胶质瘤做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胶质瘤的病变部位虽然在脑,但是疾病的发展与肝、脾、肾等存在密切关系,患者情志失调,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正气虚弱、久病耗伤则是胶质瘤发病的重要原因,而“痰、毒、虚”则是主要致病因素。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脑瘤饮(杨炳奎方)合三棱煎丸(《三因方》)加减方对患者进行治疗,组方中莪术、三棱、水红花子、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消癥化积的功能,为君药。方中的川芎一直是中医“血中之气药”,是组方的引经药;而天龙、茯苓、白花蛇舌草等具有散结抗癌、清热解毒等效果,是组方的臣药;蜈蚣、全蝎息风通络,为佐药。同时在临床治疗期间,加以六味地黄丸,补肾养脑,达到了“攻邪不忘扶正”的目的,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p53与VEGF都是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中p53对于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DNA复制水平基础上能够调整DNA复合物的功能[3]。而p53通过与相关物质结合,会促进DNA的复制与增殖,证明p53基因机器产物在肿瘤的发生中具有广谱且重要作用,其广泛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中,体现出明显的“泛肿瘤性”特征,所以在临床治疗期间,改善患者p53水平已经成为评价预后的重要标志。而VEGF与胶质瘤的发生、侵袭性生长等存在密切关系,目前多项研究发现,在胶质瘤细胞中能够检测到VEGF蛋白,并且恶性程度越高,所能检测到的VEGF水平越高[4]。考虑其原因可能为:VEGF是新生血管成型的重要介质,而神经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会促进心血管形成,患者病情越严重,肿瘤侵袭性生长情况越严重,因此VEGF水平越高[5]。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p53与VEGF水平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进一步证明该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也有研究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先进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患者治疗后的VEGF水平显著优于单一西医治疗组,与文本的研究结论相同,因此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VGEF与p53表达,对于改善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麦荣康,陈曦,黄居科.NOS和NO在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作用及对治疗策略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19,41(05):454-458.
[2]万昕,胡月,章菊,等.HHV-6A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LncRNAMEG3表达及增殖凋亡侵袭转化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19,31(05):352-358.
[3]李元元,朱淑霞,张园园,等.沉默FOXC1基因调控Notch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14):997-1002.
[4]朱春伟,宋冰一.miR-936通过靶向CKS1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并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27(07):430-434.
[5]王泽夏,封烨,刘菲,等.姜黄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17):2903-2908.
[6]王敏,张晴,胡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p53、VGEF表达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5):20-23.
王颖飞.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中p53、VGEF表达的影响评价研究[J].临床研究,2020,28(09):128-129.
分享:
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为主,旨在强化心肌收缩力,排出体内过多的水钠潴留,扩张血管以减轻心脏负荷,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常反复发作,且易进展为难治性心衰。
2025-04-02CMVD在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普遍存在,可作为心肌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决定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作为左心室重构、收缩功能障碍的可靠预测因子,其严重程度亦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死亡和心力衰竭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2-3]。
2025-04-01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作为唯一针对哮喘病因的治疗方法,通过反复给予特异性抗原改变疾病自然进程,但存在起效缓慢、依从性差等局限性[3]。此外,SIT在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作用也较为有限。因此,寻找能够弥补SIT这些不足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5-03-14足踝软组织缺损是指足踝部位的皮肤、肌肉、韧带、神经等软组织因外伤、疾病或其他原因受到损伤或缺失的情况,进而出现疼痛、肿胀、感染、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1]。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影响行走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多采用清创后换药治疗,但因反复清创换药会导致骨组织、肌腱外露,最终引起组织坏死。
2025-03-06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的指南,建议对有进展性风险的MN患者,在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治疗,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治疗,这些方案显著提高了MN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但同时伴随毒副作用和高复发率的风险[2],近30%的患者使用常规免疫抑制疗法无缓解,发展成终末期肾病[1]。
2025-03-03近年来,中医治疗T2DM亦取得显著效果。津力达颗粒为中药制剂,不仅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可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3]。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T2DM患者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
2025-02-20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recu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属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范畴,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妊娠28周前的流产,包括生化妊娠[1]。50%以上的RSA始终找不到病因,称为URSA[2]。
2025-02-13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类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是以肺组织的结构破坏、肺功能受损的间质纤维化疾病,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环境后肺部纤维化仍然缓慢进展,肺功能呈逐年下降趋势。
2025-02-05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造成心肌生理及功能病变,导致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基于心脏康复理念,通过开展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功能。然而常规护理模式相对固定,而老年患者群体个体差异显著,因此长期单一采用常规护理无法达到显著效果。
2025-02-05膝骨关节炎(kness 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膝关节软骨磨损、剥脱,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增生,滑膜炎等[1]。KOA发生发展与年龄、肥胖、创伤、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年龄为主要因素,女性发病多于男性[2]。
2025-01-16人气:18480
人气:16549
人气:15888
人气:15481
人气:1520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人气:473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6613
国内刊号:11-5511/R
邮发代号:80-538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1.9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7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