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中首先对景电一期和二期灌区现状年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林果、生态林等灌溉制度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灌区种植结构预测,规划至2035年进一步提高灌区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灌区高效节灌比例达到87%,其中景电一期和二期灌区管灌和微灌分别达17.95、7.91和30.71、15.09万亩,其中渠灌净灌溉定额均为200 m3/亩,高效节水灌溉净灌溉定额分别为277和301 m3/亩。
一、现状年灌溉制度
由于灌区从首次上水运行到现在已经30多年,同时灌区经过1998年至2011年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灌区灌溉制度已基本稳定[1]。通过灌区现状调查分析,景电一期灌区现状年灌溉制度分别为小麦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5.94万亩,面积比例为20%,共灌水11次,4月24日至5月11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50 m3/亩,灌水时间为灌水率为0.063 m3/(s·万亩);5月12日至5月29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率为0.069 m3/(s·万亩);5月30日至6月16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率为0.069m3/(s·万亩);6月17日至7月4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50 m3/亩,灌水率为0.063 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m3/亩,灌水率为0.051 m3/(s·万亩)。玉米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8.38万亩,面积比例为28%,共灌水11次,6月17日至7月14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率为0.097 m3/(s·万亩);7月5日至7月22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60 m3/亩,灌水率为0.106 m3/(s·万亩);7月23日至8月9日共18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60 m3/亩,灌水率为0.106 m3/(s·万亩);8月10日至8月27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率为0.097 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m3/亩,灌水率为0.072 m3/(s·万亩)。经济作物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2.41万亩,面积比例为8%,共灌水22次,4月24日至5月11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20 m3/(s·万亩);5月12日至5月29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20 m3/(s·万亩);5月30日至6月16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20 m3/(s·万亩);6月17日至7月4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20 m3/(s·万亩);7月5日至7月22共18 d,灌溉次数5次,灌水定额45 m3/亩,灌水率为0.023 m3/(s·万亩);7月23日至8月9日共18d,灌溉次数6次,灌水定额45 m3/亩,灌水率为0.023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021 m3/(s·万亩)。林地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5.60万亩,面积比例为18%,共灌水11次,4月24日至5月11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35 m3/亩,灌水率为0.041 m3/(s·万亩);5月30日至6月16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35 m3/亩,灌水率为0.041m3/(s·万亩);6月17日至7月4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35 m3/亩,灌水率为0.041m3/(s·万亩);7月5日至7月22日共18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35m3/亩,灌水率为0.041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m3/亩,灌水率为0.048m3/(s·万亩)。生态林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4.17万亩,面积比例为14%,共灌水11次,4月24日至5月11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6m3/(s·万亩);5月30日至6月16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6m3/(s·万亩);6月17日至7月4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6m3/(s·万亩);7月5日至7月22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6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036 m3/(s·万亩)。生态林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3.92万亩,面积比例为13%,共灌水13次,4月24日至8月22日共121d,灌溉次数12次,灌水定额20m3/亩,灌水率为0.002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80m3/亩,灌水率为0.030m3/(s·万亩)。
景电二期灌区现状年灌溉制度分别采用渠灌模式,小麦种植面积8.87万亩,面积比例为17%,共灌水11次,4月21日至5月8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时间为灌水率为0.060m3/(s·万亩);5月9日至5月26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率为0.060m3/(s·万亩);5月27日至6月13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55m3/亩,灌水率为0.060m3/(s·万亩);6月14日至7月1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55 m3/亩,灌水率为0.060 m3/(s·万亩);11月1日至11月25日共25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071 m3/(s·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2.91万亩,面积比例为44%,共灌水11次,3月20日至4月20日共32 d,进行春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143 m3/(s·万亩);5月27日至6月13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60 m3/亩,灌水率为0.170 m3/(s·万亩);6月14日至7月1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65 m3/亩,灌水率为0.184 m3/(s·万亩);7月2日至7月19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65 m3/亩,灌水率为0.184 m3/(s·万亩);7月20日至8月6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60 m3/亩,灌水率为0.170 m3/(s·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47万亩,面积比例为11%,共灌水11次,5月9日至5月26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65 m3/亩,灌水率为0.044 m3/(s·万亩);5月27日至6月13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65 m3/亩,灌水率为0.044 m3/(s·万亩);6月14日至7月1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65 m3/亩,灌水率为0.044 m3/(s·万亩);7月2日至7月19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65 m3/亩,灌水率为0.044 m3/(s·万亩);11月1日至11月25日共25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044 m3/(s·万亩)。林地种植面积2.48万亩,面积比例为5%,共灌水11次,3月20日至4月20日共32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07 m3/(s·万亩);5月27日至6月13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12 m3/(s·万亩);6月14日至7月1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12 m3/(s·万亩);7月2日至7月19日共18 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40 m3/亩,灌水率为0.012 m3/(s·万亩);11月1日至11月25日共25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020 m3/(s·万亩)。生态林种植面积6.41万亩,面积比例为12%,共灌水11次,3月20日至4月20日共32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13 m3/(s·万亩);5月27日至6月13日共18 d,灌溉次数2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4 m3/(s·万亩);6月14日至7月1日共18 d,灌溉次数3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4 m3/(s·万亩);7月2日至7月19日共18d,灌溉次数4次,灌水定额30 m3/亩,灌水率为0.024 m3/(s·万亩);11月1日至11月25日共25 d,进行冬灌,灌水定额90 m3/亩,灌水率为0.051 m3/(s·万亩)。采用管灌模式,玉米种植面积3.12万亩,面积比例为6%,共灌水17次,3月20日至4月20日共32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80 m3/亩,灌水率为0.0163 m3/(s·万亩);4月21日至8月25日共127 d,灌溉次数16次,灌水定额15 m3/亩,灌水率为0.0008 m3/(s·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6万亩,面积比例为4%,共灌水14次,4月24日至8月22日共121 d,灌溉次数13次,灌水定额18m3/亩,灌水率为0.0006 m3/(s·万亩);10月21日至11月29日共40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80 m3/亩,灌水率为0.0083 m3/(s·万亩)。采用温室微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94万亩,面积比例为2%,共灌水27次,11月15日至2月18日共106 d,灌溉次数13次,灌水定额12 m3/亩,灌水率为0.0002 m3/(s·万亩);3月20日至6月30日共103 d,灌溉次数14次,灌水定额12 m3/亩,灌水率为0.0002 m3/(s·万亩)。
二、2035年灌溉制度
根据灌区种植结构预测,规划至2035年进一步提高灌区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但是基于现状调查分析,灌区种植结构趋于稳定,调整比例有限[2,3]。规划至2035年,灌区高效节灌比例达到87%,其中景电一期灌区管灌17.95万亩,微灌7.91万亩;景电二期灌区管灌30.71万亩,微灌15.09万亩。微灌同样以大田滴灌、温室滴灌为主,泡地实行春泡,生态林仍为渠灌(表1、表2所示)。
表1景电一期2035年灌溉制度
表2景电二期2035年灌溉制度
三、灌区综合灌溉定额
经计算,现状景电一期灌区渠灌和高效节水灌溉净灌溉定额分别为281和322 m3/亩,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86 m3/亩;景电二期灌区渠灌和高效节水灌溉净灌溉定额分别为313和320 m3/亩,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13 m3/亩。规划至2035年,景电一期、二期灌区渠灌净灌溉定额均为200m3/亩,高效节水灌溉净灌溉定额分别为277和301 m3/亩,灌溉净定额分别降至265和289 m3/亩。
参考文献:
[1]吴冠衡.景电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I.新农业,2022.(16):102-104.
[2]杨志成.浅谈景电灌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5):69-71.
[3]申梅菊.浅谈调整景电灌区种植结构的重要意义[J].南方农业,2021,15(11):
文章来源:李君香.景电灌区调蓄水池改造工程对灌溉制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23(09):112-114.
分享:
由于灌区从首次上水运行到现在已经30多年,同时灌区经过1998年至2011年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灌区灌溉制度已基本稳定[1]。通过灌区现状调查分析,景电一期灌区现状年灌溉制度分别为小麦采用渠灌模式,种植面积5.94万亩,面积比例为20%,共灌水11次,4月24日至5月11日共18 d,灌溉次数1次,灌水定额50 m3/亩,灌水时间为灌水率为0.063 m3/(s•万亩);
2023-08-22蚕豆作为一种粮、肥、饲兼用的农作物,颗粒较大,口感相对较好,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云南省洱源县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蚕豆等粮食性作物的种植。但在长时间栽培管理过程中,很多种植户一直坚持经验式的栽培管理方式,不能够根据品种的特性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导致品种的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生产能力不足。
2022-02-26甜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国内外市场对甜瓜的品种、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自80年代以来,甜瓜设施栽培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产业化。设施环境的封闭性会导致外界昆虫无法进入,因此常使用氯吡脲等人工合成生长调节剂或其他化学辅助授粉技术促进坐果,然而此类方法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影响果实品质。
2021-09-28大树移植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内容,是园林绿化中经常用到的技术措施。大树移植指从相近地区将大树移至目的地栽培的技术,又称为移栽,具有缩短园林绿化周期、降低园林工程成本等优点。但在移植过程中,由于大树根系发达、树冠巨大、树干高耸,常造成移植难度大。因此,本文从提高移植后大树成活率入手,探究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及移后养护管理措施。
2021-09-08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樱桃产地,该地区的樱桃种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目前,山东地区樱桃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樱桃种植总面积的40%,有“中国大樱桃之乡”之称。为实现樱桃的高效种植,在樱桃种植中引入了滴灌技术,提高樱桃出苗率和种植率,利于樱桃生长。
2021-09-08番茄又被称为西红柿、洋柿子等,茄科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番茄营养价值高、维生素含量多,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而我国北方地区露地只能在夏季种植,收获时间短、产量低,市场供应有限。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光温室大棚成为提高番茄种植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日光中棚番茄育苗技术的应用,将延长北方地区新鲜番茄的供应时间,促进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1-09-08黄精原为野生珍品,其具有食用与药用的价值,目前人工种植较少。黄精的生长条件较为特殊,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的森林地区。在低海拔以及炎热的地区,黄精很少生长。黄精的食用部位是地下根茎,其根茎是储存营养成分的部位。鉴于当前市场需求较大,相关地区应该加大黄精人工栽培力度,将其培育成药食兼用的经济作物。
2021-09-08林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以往,中国大力发展工业生产,从而忽略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都对提升国家森林覆盖率做出了要求,也就意味着中国相关部门需强化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改进林业生产中的不足,促进林业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2021-09-02苜蓿作为全世界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豆科牧草,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而备受关注。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因其气候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灌溉便利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甘肃省优质紫花苜蓿的主产区。文章论述了酒泉市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2021-09-01燕麦既是优质的粮食作物,也可以作为优良的精料和青绿饲料来饲喂家畜,且饲喂效果良好,但是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燕麦是一种低产作物,实际上,只要种植条件适宜、种植方法得当、田间管理到位,燕麦的产量也可以达到很高,因此,需要了解燕麦的特性,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提高燕麦种植产量的目的。
2021-08-25人气:5257
人气:4914
人气:4430
人气:3994
人气:38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
期刊人气:2753
主管单位: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主办单位: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交通
国际刊号:1006-7973
国内刊号:42-1395/U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47
影响因子:0.0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