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心律失常列表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我国心房颤动患病率为1.6%[1]。心房颤动病人常伴心脏特异性症状如心悸、胸痛、胸闷及全身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头晕、小便次数增加等,以上信号促使病人产生就医行为,及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些病人症状隐匿,称为无症状性心房颤动。
78
0
ST段上移型心梗属急性心梗亚型,特征为持久胸痛及心电图ST段上移,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变化。罪犯血管即致梗关键冠脉,其阻塞或狭窄为心梗主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有效治疗手段,旨在快速开通罪犯血管,恢复血供,减轻损伤。因此,对罪犯血管充分再灌注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5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类型,伴随病情的发展,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会增加,因此须及时治疗。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术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手段,治疗成功率高达80%。但有研究指出,部分持续性房颤患者经RFCA术治疗后易复发,须再次行RFCA,影响患者预后。
40
有研究[1]显示,心律失常的病因较繁杂,发病率相对较高,全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员已超过1 700万,其中25%以上的病人系心律失常而致的猝死。胺碘酮是一种对苯呋喃的衍化物,为Ⅲ类抗心律失常的标志性药品,能有效控制心房和心肌间传递纤维的分子内流,还可以扩张心血管。
消化道出血(GIB)是急性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有报道,急性脑梗死后GIB的发生率为1.24%~8.60%[1-4]。研究表明,感染[1]、男性[5]、老年[1-2,5-6]、高血压[1,5]、消化道病史[2,5,7-8]等临床因素与急性脑梗死后GIB的发生有关。
23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心血管系统也难以抵御外界的各种压力和内部的生理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不仅给患者心理带来了负担,还可能导致生理上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进程。
47
暴发性心肌炎属于十分严重的一种心肌炎,好发于成年人,该病发病急且进展十分快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常出现紊乱,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若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50%[5-6]。目前临床上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方法包括心室辅助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及药物治疗,但当患者有严重休克时,以上方法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7-8]。
37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心律失常,若未引起足够重视,将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从而威胁患者生命[1-2]。因此,对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谨慎选择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39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节律性跳动的关键,是参与心肌细胞收缩的重要解剖结构,位于上腔静脉、右心耳交界处。当窦房结发生病理改变时,可诱发心律失常,同时,心肌电生理活动受神经递质、电解质浓度、能量、内分泌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心功能异常,引起异位心脏节律。
30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会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且大多数患者的运动耐力会下降15%~20%。目前临床对于心房颤动主要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运动耐力水平低下与早期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一定关系。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运动耐力是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3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使心脏在足够静脉回流条件下,心搏出量仍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或有赖于充盈压升高来补偿,从而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状态。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液体潴留、乏力等症状,心功能降低。
52
AMI受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易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1]。现阶段多选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但PCI是一种微创手术,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并因此诱发特定创伤、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2-3]。
38
由于患者心电信号传导发生异常造成快速且规律的心律失常,其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突然终止,且每次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因此难以鉴别PSVT患者类型[1]。该临床症状轻度病症表现为心悸、胸闷,若病情发展严重,会导致患者发作时间过长,心率过快,造成患者猝死,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
17
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AF)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痴呆及死亡的发生风险。 氧化三甲胺( 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肠道菌群依赖性代谢产物,其在血浆中的浓度与饮食密切相关。 TMAO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广泛,并被证明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靶目标。
12
目前,临床不再局限于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更要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对其行有效的护理、积极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要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增强其业务素质,以保证护理质量。护士需准确掌握患者病情,根据其实际状况制定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
21
影响因子:0.233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2.255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