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高校食品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

  2024-04-17    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教学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文章从人员安全意识、硬件条件保障、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制落实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食品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高校食品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为食品类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 创新思维
  • 安全管理
  • 教学实验室
  • 食品专业
  • 高校
  • 加入收藏

高校教学实验室不仅是大学生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平台,更是孕育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技能训练的成果、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验室的管理仍需高度重视,以确保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我国高校规模在3000多所,其中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高校有300余所[1,2]。食品专业涵盖了化学、生物、营养学和工程学,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工科专业,既涉及理化知识,又有工程设备,综合应用性强。随着国内高校食品学科飞速发展,高校食品专业教学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综上所述,食品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复杂多变。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3],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给高校、师生员工以及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使得加强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1、高校食品专业教学实验室分类及特点


1.1 专业教学实验室

专业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实验、实践教学,承担本科生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每个实验室根据其承担的具体课程都配备不同种类的实验设备。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涉及化学、食品学科基础研究方法或基本原理,每个实验内容相对固定,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和论证。在实验开始前,教师会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对实验仪器操作进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教辅人员会提供全程指导和帮助[4]。

1.2 课外创新实验室

课外创新实验室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理工科各类实验竞赛、大学生课外协会团体、科普展示实验及视频拍摄等需要而设立,课外创新实验室是对教学类实验室的功能拓展和有益补充。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实验室,课外创新类实验室接纳的学生范围较广且流动性大,承载的课题种类多样且需求不同,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特殊[5]。

1.3 合作共建实验室

食品专业实验教学由于存在受场地,实训教学设备品类不全,缺少技术人员专人维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昂贵、利用率低且缺乏专人管理等问题,因此合作共建实验室应运而生。合作共建实验室合作形式主要有校校、校企、校政企等,如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但是,由于目前合作模式单一,校热企冷,相较于教学、课外创新实验室而言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管理复杂程度更高。


2、高校食品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多数高校存在重科研、轻安全的思想,师生员工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对实验室安全存有侥幸心理[6],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教学实验室的使用对象绝大多数是本科生,他们在初次进入食品专业实验室之前虽然已经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般实验的安全操作技巧,但是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仍然不足,因此普遍安全意识差。

作为食品实验室,虽然具有公共实验室的属性,但是也有专业的特性,即部分实验内容涉及食品的制作和经口的感官评价,这与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常规分析实验室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加工原料、加工过程等给经口和食用带来了一些风险。如:工艺实验室做出来的食品应该是满足食品可食用的标准,而其他非食品级的原辅料、添加剂等禁止携带进入实验室,以免误用或误食;食品原材料与接触物等的存放应考虑是否得当,避免交叉污染,这些对食品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2.2 硬件条件保障不够

硬件条件既包括实验室基础设施,也包括仪器设备。作为工科实验室由于各校规划面积不足,中试基地设计不合理,如GMP车间、模拟工厂规划不足,但是食品加工的范围广,涉及多种生产工艺,因此多数高校存在工艺生产线单一的问题。

随着高校办学事业发展,大量引进科研类型人才,导致部分教学实验空间被挤占,或者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混用。实验室在装修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验室的运行需求,导致功能分区的设计并不完善,忽视安全舒适实验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使用后才发现安全隐患[7],加重了安全管理压力。

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载体,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下,教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缺乏及时更新和维护,由此因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引发的事故也常发生。

2.3 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不完善

在教学实验室中,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不完善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验室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潜在的风险,对于一些危险的化学品或仪器的使用,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训练,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详尽的安全制度和操作指导非常必要。

以食品分析实验室为例,其配备了高精度的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此外,还有一些易制毒品,如浓硫酸、盐酸、丙酮等。由于高精度仪器数量有限且操作要求较高,学生随意使用可能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另外,不当使用易制毒药品可能对学生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发酵工程实验室的设备往往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安全操作和适当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不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不仅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更有可能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2.4 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三级安全责任制度,学校、二级学院和实验室负责人也逐级签订了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以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但是,二级学院和实验室负责人存在并未严格履行职责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长期管理实验室的教师,会因多年来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而产生了思维固化,仅仅在定期检查时才会做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此外部分高校对实验室的管理存在问题整改措施不到位,二级学院和实验室负责人监督整改责任未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未闭环,跟踪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导致高校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8]。


3、做好高校食品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实验事故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对人的培训尤为重要,学校要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培训机制,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本科生培养环节,把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

实验室安全准入是第一环节,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新教师和新生在实验前须通过实验室安全培训考试,每年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以提升实验室安全意识和素养,巩固实验技能;了解仪器设备的构造、操作方法以及设备养护知识;定期通过多种媒介通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布相关文件,强化学生对安全实验的红线意识。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安全实验知识竞赛,指导学生火灾发生时的灭火器使用方法,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笔者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of Guelph)和加拿大农业部Guelph食品研究中心的学习工作经历,北美高校十分注重安全教育,加拿大工作场所危险品培训(WHMIS)值得借鉴。WHMIS全称是“工作场所危险物质信息系统”(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s Information System),通过提示语、物质安全信息表、教育与训练来保证对危险物的安全使用和处理[9]。这个培训会让所有学生了解到在工作场所有哪些工具和物品是危险的,以及必要的应对方法和安全工作的守则。

3.2 做好实验室顶层设计

新建实验室设计之初应根据食品类专业实验室特点,以安全为大前提,明确功能布局,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实验室对建筑条件的需求,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通风、布线、结构、卫生及空间、仪器设备摆放等因素对实验安全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实验室面积,如酿酒实验室要考虑建筑层高、设备承重、通风需求等。

食品类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要关注防火防爆、防护设备、气体泄漏控制等,因此都应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灭火砂等最基本的消防设备;其次,由于食品专业很多实验都与化学相关,因此也要配齐其他安全设备,如应急药箱、护目镜、洗眼器、防毒面具和隔热手套等;另外,还要配齐危险化学试剂药品的存放设备,如防爆安全柜、防腐试剂柜等;最后,除了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外,实验室在规划设计时还需考虑规范的安全标志布局。

3.3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强化高校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的基本保障[10]。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应包含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举措、实验室安全管理考核、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依据等。同时,还应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要求进行更新修订。

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实验室管理的重点也有差异。理化检验和仪器分析等与其他学科的实验室管理并轨,遵循理化和仪器分析的试剂安全、操作安全等;工艺实验室、烹饪实验室及感官分析实验室则有专业属性,鉴于食品制备是可食用的产品,因此在工艺实验室应与工厂加工相符,车间的GMP、SSOP等的洁净安全要求一致,加工的产品应可食用,因此实验室加工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也是安全管理的范围。啤酒、葡萄酒成套设备加工工艺主要是用食品级的原辅料,感官分析中的品尝是经口的过程,因此在外源接触过程中应与其他理化实验室严格分开,对于未列为食品级的原辅料及试剂都应禁止带入食品工艺实验室,作为不安全因素列入管理;加工实验室所需要的原材料都是食品,所用的添加剂也都是食品级的,其他分析纯、化学纯的药品均不可以出现在食品加工实验室;而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实践主要是侧重于食品营养及安全的检测分析,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这样的实验室就坚决不可以做食品加工类的产品。

3.4 强化安全监督检查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建立科学的责任体系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需要高效的执行力来确保责任体系和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其他校领导、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均要有明确具体职责[11]。

目前,由于实验室管理责任重大,各单位层层落实责任人,强调抓好“责任人”,并在一线执行谁在一线谁负责一切安全,这使得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更大程度上是管人,责任人权责不清的管理造成责任人无限的安全责任。但是,良好的管理应该是建好规范机制,重点在于形成制度,包括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规范,制定清楚的权责,形成可追溯和修正的完善的管理体系。

由于安全责任重大,现行的安全监督检查在执行上与本质上是有偏差的,部分监督检查执行上是为了抓典型、做处罚,是将上级安全管理压力下压的管理形式。然而,在本质上,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在于发现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制度文件和完善规范,建立常态化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研究、部署、推进机制,指导制度的建立,监督制度的落实,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此外,各级层面要建立常态化约谈工作机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中领导重视不够、隐患问题较多的二级单位、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约谈。

3.5 与共建实验室共筑安全防线

多数学院原有的实验室可以满足食品专业基础实验的要求,但专业实验室还很欠缺,因此,需依托企业设立较多的教育实习基地,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可借助外部工厂联合建设、建立产学研生产线等作为补充,利用工厂的现有标准生产线和管理规范,可减少大学的实验室生产线安全管理的压力。

此外,共建企业一般拥有成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可以组织师生员工参观学习企业风险管控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等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内容,观摩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认识到真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共建方交流协作能力,携手共筑实验室安全防线。


4、思考与展望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健全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实验室的功能,保证食品专业教学实验室作为食品学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功能的正常运行。

未来,在面临实验教学环境多样化、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和实验室建设科学化的要求下,食品专业实验室建设呈现模块化、智能化趋势,与工厂生产紧密相连。为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深度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融合,结合人和机器的优势,通过综合集成建设智慧食品实验室,实现精细化管理,保障实验室健康运行和发展,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7-05)[2024-01-10].

[2]聂少平,殷军艺,黄丹菲,等.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及其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6):263-268.

[3]吴祝武,白向玉,王冰洁,等.新时期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2):211-216.

[4]郑孝义,辛颖,雒锋,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08):303-307.

[5]邵倩,谭嘉靖,陈咏梅,等.化学类课外创新实验室管理探索与实践[J/OL].大学化学:(2023-12-21)[2024-01-10].

[6]李雪梅,魏彦庆,马彦琪.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09):275-279.

[7]严慧玲,王永华.食品类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9(01):215-218.

[8]马道荣,余顺火,程杰顺,等.食品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15(23):77-78.

[9]朱敏,王耿,白艳红.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实验室科学,2023,26(05):183-187.

[10]许玮琪,朱明壮,王海亮,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06):309-311;318.

[11]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的通知[EB/OL].(2023-02-08)[2024-01-10].


金资助: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卓越食品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FBJY20230238);


文章来源:周韬,陈慧斌.高校食品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福建轻纺,2024(04):75-7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课程教学研究

期刊名称:课程教学研究

期刊人气:10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5-2791

国内刊号:44-1690/G4

邮发代号:46-213

创刊时间:201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