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截止2020年底,全球现存HIV/AIDS患者有3 770万,其中有2 75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34
0
我国MSM的HIV感染率为5.7%~8.0%;新诊断的HIV感染者中经同性性传播感染的比例从2010年的10.8%上升至2022年的25.6%[3,4]。MSM已成为当前艾滋病的重点防治人群。HIV检测是知晓自身HIV感染状态的唯一方式,但高危人群由于保密性、耻辱感等原因而不愿前往医疗机构和社区寻求HIV检测服务。
36
艾滋病在青少年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全球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21年,全球感染HIV的青少年已达330万人,新发HIV感染40万人,占新发艾滋病总人数的30%,青少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为4.4万人。我国15~24岁的青少年HIV感染者每年新增3 000例。
60
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HIV传播及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病毒载量检测在血液筛查、病程评估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尤其是HIV感染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渝西四区2016年10月至2023年9月1 241例未服药患者HIV-1病毒载量基线结果进行分析,论证降低诊断阈值对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率的影响。
51
在兼具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特质下,HIV感染者/AIDS患者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HIV感染相关自我歧视及社会大众对该疾病的偏见使得该群体往往选择隐瞒或回避[3],极大地冲击了该群体的疾病适应过程,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受到影响[4]。
82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提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现有105.3万报告存活的HIV感染者,累计报告死亡人数35.1万人,自2010年起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种类有限,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给AIDS患者带来困扰,导致药物漏服、停药,甚至失访。
32
艾滋病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各年龄人群均易感,是全球关切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018年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比例为71.50%。随着艾滋病毒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及其他有效干预措施的发展。
26
HIV的Pr EP是指具有高危行为但还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暴露前通过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生物医学预防方法。Pr EP在HIV高风险人群中使用,已被多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可有效遏制HIV的传播。在我国,MSM因规模庞大、性伴较多以及性行为无保护等特点,是感染HIV的高风险人群,同时也是Pr EP推广的潜在重点人群。
40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30年全球消除艾滋病”目标,重点是维持HIV感染者95%以上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抗病毒治疗队列中感染者的脱失(停药、失访)影响队列的稳定性,降低治疗覆盖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使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得到有效控制,但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是造成HIV感染者ART脱失的主要原因。
27
艾滋病(AIDS)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流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由于工作、学习、就业等多种原因,流动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频繁迁移,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性行为等因素,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影响,进而成为疫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
22
湖北省自1988年报告首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以来,截至2022年底,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数超过3万例,在全国属于低流行省份。为了解湖北省HIV/AIDS的传播特点、重点人群以及传播途径等流行特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新报告的HIV/AIDS基本情况,以期为疫情研判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指在临床诊疗、护理等过程中,与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等接触,导致医护人员面临的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导致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受损。随着血液传播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丙型肝炎等疾病日益增多,医护人员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例如在HIV防治中,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达31.80%。
7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两种慢性传染性病毒,全世界有近 230 万人同时感染了 HIV 和 HCV。 两者的传播途径相似,均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HCV 经皮暴露途径的传播效率是 HIV 的 10 倍,这也导致注射吸毒者 HIV 合并 HCV 双重感染率较高。
8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的攻击目标是人体免疫系统,包括 T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肺孢子菌肺炎是 HIV 感染者常见而又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人群中尤为显著。
2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流动范围日益扩大,HIV感染者为了外出务工等原因,从户籍地移动到其他地区,成为流动 HIV 感染者,由于自身经济因素和流动性情况,在获得稳定持续的治疗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有研究认为外出务工是影响HIV感染者cART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影响因子:1.498
影响因子:1.472
影响因子:0.754
影响因子:1.651
影响因子:1.551
影响因子:1.11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