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CRS)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燕化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CRS患者106例为CRS组,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参照组。CRS组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为术后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75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al-3、CKLF1水平,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CRS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与术后感染、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S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CKLF1水平对CRS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 CRS组血清Gal-3、CKLF1水平高于参照组,术后复发组血清Gal-3、CKLF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CRS患者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多发性鼻息肉、头痛、眩晕、结合药物治疗、术后感染、干扰素-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5、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S患者血清Gal-3水平与CKLF1呈正相关(r=0.340,P<0.001);血清Gal-3、CKLF1水平与术后感染、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Gal-3、CKLF1、术后感染是CRS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Gal-3、CKLF1联合检测评估CRS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ZGal-3-联合=2.943、P=0.003,ZCKLF1-联合=1.978、P=0.048)。结论 术后复发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较高,对CRS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鼻子和鼻旁窦的黏膜炎症或感染,发病率较高,且具有很高的疾病负担[1-2]。CRS的发病机制是在病毒感染和继发性细菌感染时,由于引流受损和持续炎症的发展,产生鼻窦分泌物并积累在鼻窦中[3]。内窥镜鼻窦手术是CRS患者的常见手术,可有效改善CRS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生活质量,但该手术结果受到多种临床因素的影响[4]。且术后部分患者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复发性CRS,疾病复发率在4%~60%[5]。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一种进化保守的多功能蛋白质,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能结合糖基化的蛋白质和脂质,并选择性介导关键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增加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在炎症、血管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是趋化因子样因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CC基序,但缺乏额外的C端半胱氨酸,对多种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具有广泛的趋化活性[7]。推测Gal-3、CKLF1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因子水平参与CRS的进展,但目前关于Gal-3、CKLF1对CRS术后复发预测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CRS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及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燕化医院就诊并行鼻内镜手术的CRS患者106例为CRS组,其中男54例、女52例,平均年龄(38.56±7.39)岁;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参照组,其中男40例、女40例,平均年龄(38.49±7.5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燕化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CRS相关诊断标准[8],且经CT确诊;(2)符合手术指征,且初次进行鼻内镜手术;(3)近期未接受抗菌药物或激素类药物治疗;(4)具有正常沟通能力,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哮喘或过敏性鼻炎;(2)免疫或血液系统疾病;(3)重要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4)感染性疾病;(5)先天性重大疾病。
1.2 方法
1.2.1 血清Gal-3、CKLF1水平测定
采集体检健康者和CRS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al-3、CKLF1水平,试验一切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步骤进行。
1.2.2 随访
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CRS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术后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75例)。复发:术后检查仍有鼻黏膜水肿、鼻息肉形成、鼻腔蓄积分泌物,存在闭塞、流涕、嗅觉下降等临床症状且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即为复发[9]。
1.2.3 观察指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
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IL)-5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VAS评分评估主观疗效: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10]。Lund-Mackay评分评估客观疗效:单侧总分12分,分值越高,说明病情状况越差[1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al-3、CKLF1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Gal-3、CKLF1与术后感染、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S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CKLF1水平对CRS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参照组和CRS组血清Gal-3、CKLF1水平比较
CRS组血清Gal-3、CKLF1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参照组和CRS组血清Gal-3、CKLF1水平比较
2.2 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CRS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比较
术后复发组血清Gal-3、CKLF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见表2。
表2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CRS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比较
2.3 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临床资料及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比较
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病程、病变部位、过敏、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组多发性鼻息肉、头痛、眩晕、结合药物治疗、术后感染占比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5、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高于未复发组,IFN-γ水平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CRS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与术后感染、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RS患者血清Gal-3水平与CKLF1呈正相关(r=0.340,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Gal-3、CKLF1水平与术后感染、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3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临床资料及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比较[n(%)或
表4 Gal-3、CKLF1水平与术后感染、VAS评分、 Lund-Mackay评分相关性
表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S患者术后 复发影响因素
2.6 评估CRS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ROC曲线
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Gal-3、CKLF1联合检测评估CRS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92.00%;联合检测的AUC高于Gal-3(AUC=0.884)、CKLF1(AUC=0.920)单独检测(ZGal-3-联合=2.943、P=0.003,ZCKLF1-联合=1.978、P=0.048),见表6。
表6血清Gal-3、CKLF1水平对CRS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
3、讨 论
CRS是一种由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或内镜检查结果定义的副鼻窦炎症性疾病,是一个涉及鼻旁窦和鼻息肉黏膜不良变化的过程,包括成纤维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纤维组织形成增加(上皮下纤维化)和组织破坏[12-13]。鼻窦症状和生活质量差会促使CRS患者接受鼻窦手术,然而,关于对患者最重要的症状及这些症状如何影响预期和术后满意度知之甚少[14]。因此,接受内镜鼻窦手术治疗CRS患者的结局预测受到极大关注。
Gal-3是一种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属于凝集素家族,具有多效调节活性和多种生理细胞功能,如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分化、细胞黏附和组织修复;其主要参与炎症、组织纤维化和血管生成过程,与器官纤维化、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15]。研究表明,Gal-3在鼻咽癌患者中水平降低,其水平与鼻咽癌的炎症状态呈正相关,Gal-3水平降低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是鼻咽癌的潜在治疗靶点[16]。董健等[17]研究表明,Gal-3在过敏性哮喘患儿中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其能参与多种炎症相关疾病过程,加重炎症损伤。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Gal-3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异物患儿[18]。既往报道,抑制Gal-3能调节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减弱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在神经炎症疾病中发挥一定作用[19]。本研究中,CRS患者血清Gal-3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术后复发CRS患者血清Gal-3水平高于术后未复发患者(P<0.05);说明Gal-3水平升高可能促进CRS的发生和复发,推测其可能通过调节相关通路和炎症因子,增强炎症,有助于CRS的进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l-3、术后感染是CRS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提示血清Gal-3与CRS患者术后复发具有密切关系。Gal-3评估CRS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AUC为0.884,说明Gal-3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RS患者术后复发,但特异度较低,可能出现误诊,浪费医疗资源,因此可与其他血清指标联合进行改善。
CKLF1是一种新型趋化因子,在人外周血白细胞中高表达,并通过激活与其功能受体结合的多个下游信号通路来发挥广谱趋化和促进增殖作用,是炎症反应中免疫细胞浸润的主要驱动因素,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20]。张峻峥等[21]研究表明,CKLF1下调能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从而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能作为其潜在治疗靶点。WANG等[22]报道,CKLF1敲低可下调CCR5表达,减轻IL-1β诱导的炎症和凋亡。在本研究中,术后复发CRS患者血清CKLF1水平高于术后未复发患者,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RS患者血清Gal-3与CKLF1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Gal-3、CKLF1水平与术后感染、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CKLF1评估CRS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AUC为0.920,提示CKLF1对CRS患者术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但灵敏度较低,可能出现漏诊,因此可与Gal-3联合诊断。本研究中,血清Gal-3、CKLF1联合检测评估CRS患者术后复发的AUC高于单独检测,提示Gal-3、CKLF1水平对评估CRS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术后复发患者血清Gal-3、CKLF1水平较高,对CRS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具有重要预测价值;但目前关于血清Gal-3、CKLF1水平评估CRS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样本量较少,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并增设细胞及小鼠实验,进一步验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
参考文献:
[8]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0,38(4):73-74.
[9]张雄.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ECP,TIgE,TGF-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8):999-1002.
[10]崔华,夏忠芳,王淑芬,等.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腔灌洗液病原学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6):2541-2545.
[11]苏锐锋,赵敏,卢姗姗,等.Lund-Mackay评分预测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同期手术疗效的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20,20(6):1087-1090.
[17]董健,曾鹏,车立纯,等.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及半乳糖凝集素-3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病情发展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9):1108-1110.
[18]刘祺,柳昌炳,卓超,等.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内分泌物半乳凝素-3与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4):2570-2573.
[21]张峻峥,时文杰,谢伟伟,等.抑制趋化素样因子1对变应性鼻炎白细胞介素-9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2,34(8):1133-1139.
文章来源:李杨,温鑫,侯雪松.血清Gal-3、CKLF1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4,45(20):2556-2560.
分享:
目前,临床对CRS首选保守方案,旨在解除鼻腔引流及通气障碍,减轻疾病症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桉柠蒎肠溶胶囊为CRS常用治疗药物,可减轻鼻腔内炎性反应,促进黏膜水肿消退,并加快鼻内分泌物排出,以利于缓解疾病症状[3-4]。但常规西药治疗后整体效果欠佳,在临床症状及嗅觉功能改善方面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025-04-14慢性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以慢性鼻窦黏膜炎症、症状复杂多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研究[2]报道,CRS影响全球约10%的人口,其患病率美国13%,中国8%,韩国7%。目前,CRS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生物疗法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
2025-04-03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为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面部压力感等不适症状[1]。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CRS的治疗,常规疗法通常包括抗生素、鼻腔冲洗和口服药物等,但效果有限,易产生抗药性,并且不良反应较大[2]。
2025-03-24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常常伴随黏膜增厚和分泌物积聚,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嗅觉减退、面部压力或疼痛等症状,可对患者的日常产生影响[2]。鼻息肉,是指鼻腔或鼻窦黏膜的息肉样增生物,多数呈灰白色质地软、光滑的肿块,可阻塞鼻腔通气,进而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2025-02-17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 10%,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趋势。 患者常常表现为脓涕鼻涕增多、鼻塞严重、嗅觉明显减退;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压迫感、视觉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对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
2025-02-13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0%,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趋势[1]。患者常常表现为脓涕鼻涕增多、鼻塞严重、嗅觉明显减退;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压迫感、视觉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对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2]。
2025-02-11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CRS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主要聚焦于解决鼻腔和鼻窦的结构性问题及清除病灶,但慢性鼻窦炎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炎症的持续存在、免疫反应异常、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等多个方面,因此,单一依赖手术治疗,可能无法全面解决所有导致鼻窦炎的因素,从而影响了疗效的全面性和持久性[1]。
2025-01-09真菌球型鼻窦炎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类型之一,占所有慢性鼻窦炎发病率的6%~13%,其发病可能与环境、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关,患者通常因为鼻腔异味、头痛、涕中带血等症状就诊,而部分发病隐匿的患者则无任何典型的临床症状,通常在临床辅助检查中发现,其临床治疗通常以鼻内镜手术为主[1-2]。
2024-12-16鼻窦炎与鼻息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鼻窦炎会导致黏膜萎缩,鼻窦排通受阻,从而提高鼻息肉的风险;鼻窦炎所致的鼻腔黏膜炎症及浸润也会为鼻息肉的发生提供一定的条件[2]。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其能控制疾病发展,改善鼻窦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12-11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有明显的头痛、流涕、鼻塞等症状表现,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鼻内镜手术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为确保手术结果的合理有效,协调主客观结局之间的一致性,本文分析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价情况,了解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2024-12-05人气:18552
人气:16674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期刊人气:175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2420
国内刊号:31-1875/R
邮发代号:4-705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