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门诊治疗的72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取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拔罐、穴位贴敷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70.6%(24/34)(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过敏性鼻炎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常见慢性鼻病,影响着全世界10%~20%的人口,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且患病率逐年增高。AR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多见于花粉过敏者[2]。40%的AR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等肺部症状[3]。AR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门诊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根据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患者年龄18~65岁;病程3~10年。观察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对照组36例,出于各种原因脱落2例,实际入组34例,男16例,女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符合2015年天津会议制定的AR诊断标准[4];未合并恶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非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知情同意。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依巴斯汀片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依巴斯汀片(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555,规格:每片10 mg)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南京星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60,规格:每瓶6 mL)鼻腔内用药(用前须振摇5次),每鼻孔2揿(共220µg),每日1次。二药同时使用,1个月为1个疗程。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拔罐、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具体方法:(1)穴位拔罐:采用医院穴位拔罐专用药罐(专利号ZL200620003770.2),将中药方加味玉屏风散(黄芪30 g,白术10 g,防风10 g,白芥子10 g,白胡椒10 g,细辛6 g)煎成中药汤剂,置于专用罐具中(约2/3),选用20 mL注射器,以负压吸引的方法吸附在任督二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经络的前胸后背穴位处,留置约10 min,取下消毒备用。每3 d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2)穴位贴敷:采用医院监制的咳喘贴(江西绿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赣械注准20162090096),主穴取大椎、双侧肺俞、天突、膻中;每次贴8 h,每3 d贴敷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疗效评判标准参照2015年天津会议修订的AR疗效评定标准[4],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的总和,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治疗6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改善百分率>50%为显效,改善百分率21%~50%为有效,改善百分率<21%为无效[5]。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临床疗效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7.2%(35/36),高于对照组的94.1%(3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2.2远期临床疗效
观察组远期总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70.6%(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AR的发病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体质都有关系。本病可根据过敏原种类,分为季节性AR和常年性AR。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专家共识提出,AR的治疗原则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6,7],但许多过敏原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无法完全避免。西药鼻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能有效缓解AR症状,但需要长期用药,且易产生耐药性;免疫治疗是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2],但患者依从性差,目前效果并不理想。
AR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鼻鼽的发生机制有很多:“因于虚,因于风,因于寒,因于痰湿,因于瘀滞,因于伏热,责之于肺脾肾三脏”[8,9,10]。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11],因此治疗应以疏风解表、宣通鼻窍、补肺健脾益肾为主要原则[12]。中医药是临床治疗AR的常用有效方法,可降低机体的IgE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失衡和炎症细胞因子紊乱,刺激神经节,调节神经递质及相应信号通路等[13]。一项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14]显示,中草药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改善AR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穴位拔罐所用药液以玉屏风散为主加减,方中黄芪、白术补肺气、益脾气,以达益气固本,调节免疫的作用;防风有抗过敏、止痒之效,配以白芥子、白胡椒、细辛,诸药合用,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功效。同时,穴位拔罐所选穴位以任督二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主。任督二脉总督一身之阴阳,而“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鼽衄”,与调整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穴位拔罐通过中药外敷局部刺激特定穴位,使药物与穴位感应作用相互叠加、互相促进,能有效避免口服中药对胃肠道功能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接受。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且药物与穴位协同起效,既有利于药物吸收并直达病所,也可刺激穴位,并通过经络循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5]。同时,穴位贴敷可根据疾病状况精准选药,贴于目标腧穴,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渗入经络,直达病灶,具有平衡阴阳、行气活血、扶正固本等功效[16,17]。本研究所选穴位中的肺俞可调补肺气,大椎可振奋阳气、通调气血,膻中可宽胸理气,诸穴合用,共奏健脾益肺、扶正固本之功。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西医对症治疗以控制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拔罐、穴位贴敷的中医外治法,通过中药对局部穴位的刺激,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扶正祛邪,益气固本,达到治本的目的,符合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中西医有效结合,标本同治,安全、有效、不良作用小,对减少AR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57(2):106-129.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4.
[5]张经晖.穴位贴敷拔罐联台香菊胶囊防治过敏性鼻炎[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67-169.
[8]齐玮.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125-128.
[9]杨龙,付文洋,李许娜.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1,39(2):64-66.
[10]张娟,丛品.儿童鼻轨的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872-873.
[11]曹志宏.香菊胶囊联合开瑞坦糖浆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9-20.
[12]金禹彤,宣丽华.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5,35(1):84-87.
[13]陈付华,郭欣,张伟.宣肺解毒颗粒治疗发作期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型)的临床疗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0):166-169.
[15]柳晓兴,刘甜甜,赵海燕,等.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42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22,18(2):88-91.
[16]胡琼.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9):140-142.
[17]陈景,刘莎莎,喻闽凤,等.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0):167-169.
文章来源:李壮花,梁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0):137-138+175.
分享:
目前,临床对CRS首选保守方案,旨在解除鼻腔引流及通气障碍,减轻疾病症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桉柠蒎肠溶胶囊为CRS常用治疗药物,可减轻鼻腔内炎性反应,促进黏膜水肿消退,并加快鼻内分泌物排出,以利于缓解疾病症状[3-4]。但常规西药治疗后整体效果欠佳,在临床症状及嗅觉功能改善方面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025-04-14慢性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以慢性鼻窦黏膜炎症、症状复杂多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研究[2]报道,CRS影响全球约10%的人口,其患病率美国13%,中国8%,韩国7%。目前,CRS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生物疗法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
2025-04-03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为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面部压力感等不适症状[1]。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CRS的治疗,常规疗法通常包括抗生素、鼻腔冲洗和口服药物等,但效果有限,易产生抗药性,并且不良反应较大[2]。
2025-03-24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常常伴随黏膜增厚和分泌物积聚,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嗅觉减退、面部压力或疼痛等症状,可对患者的日常产生影响[2]。鼻息肉,是指鼻腔或鼻窦黏膜的息肉样增生物,多数呈灰白色质地软、光滑的肿块,可阻塞鼻腔通气,进而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2025-02-17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 10%,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趋势。 患者常常表现为脓涕鼻涕增多、鼻塞严重、嗅觉明显减退;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压迫感、视觉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对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
2025-02-13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0%,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趋势[1]。患者常常表现为脓涕鼻涕增多、鼻塞严重、嗅觉明显减退;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压迫感、视觉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对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2]。
2025-02-11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CRS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主要聚焦于解决鼻腔和鼻窦的结构性问题及清除病灶,但慢性鼻窦炎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炎症的持续存在、免疫反应异常、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等多个方面,因此,单一依赖手术治疗,可能无法全面解决所有导致鼻窦炎的因素,从而影响了疗效的全面性和持久性[1]。
2025-01-09真菌球型鼻窦炎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类型之一,占所有慢性鼻窦炎发病率的6%~13%,其发病可能与环境、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关,患者通常因为鼻腔异味、头痛、涕中带血等症状就诊,而部分发病隐匿的患者则无任何典型的临床症状,通常在临床辅助检查中发现,其临床治疗通常以鼻内镜手术为主[1-2]。
2024-12-16鼻窦炎与鼻息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鼻窦炎会导致黏膜萎缩,鼻窦排通受阻,从而提高鼻息肉的风险;鼻窦炎所致的鼻腔黏膜炎症及浸润也会为鼻息肉的发生提供一定的条件[2]。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其能控制疾病发展,改善鼻窦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12-11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有明显的头痛、流涕、鼻塞等症状表现,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鼻内镜手术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为确保手术结果的合理有效,协调主客观结局之间的一致性,本文分析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价情况,了解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2024-12-05人气:16674
人气:15574
人气:14845
人气:14027
人气:1283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期刊人气:207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4856
国内刊号:34-1159/R
邮发代号:26-143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1.9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7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