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络病理论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早期络气郁滞,营卫生化异常,可见痰瘀互结,“承制”无力;应用抗肿瘤药物TKI干预后,慢性髓系白血病得以“调平”,维持在慢性期。随着痰瘀互结日久,则见络脉瘀塞,骨髓微环境中微血管大量生成,为白血病细胞提供营养支持,Wnt通路的激活使β-catenin蛋白蓄积,激活下游基因,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承制”无力,可见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急变,预后多不良。此时,通过中医药介入,进行二次调平,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又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源于骨髓多功能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费城染色体是本病的标志性细胞遗传学特征,从而表现为异常的融合蛋白干扰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抗凋亡,以及不成熟细胞提前释放至外周血。临床表现为白细胞增高,外周血分类检测可见异常增多的幼稚粒细胞、脾肿大、骨髓增生活跃等。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治疗时代的来临使慢性髓系白血病以慢性期维持,但是一旦出现急变,进展十分迅速。应用中医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现拟从中医络病“承制调平”理论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病机变化以及治疗。
1、络病“承制调平”概述
1.1 络病学说
络病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脉度》 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其中记载络脉具有渗灌气血、贯通营卫的作用,外邪、久病等可导致络脉瘀积、损伤等病理变化。《伤寒杂病论》提出,新病、久病均可入络,病程缠绵则阴络瘀滞,病位深,病情重。《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提出络脉空虚是络病发展的重要内因,治疗络病不离“通”字,提出辛香通络、补虚通络等具体疗法。现代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团队构建了清晰的络病学说轮廓[1]。
1.2 “承制调平”内涵阐释
“承制调平”是基于“气-阴阳-五行”对生命内稳态平衡、代偿调节及治疗的高度概括。“承制”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后被升华为五脏克化的理论。“亢则害,承乃制”是亢盛超出机体的自调限度而损害五脏,而后机体本身调节对损伤进行代偿。“调平”出自“阴阳调平”,是通过治疗手段调节疾病损伤,修复人体,调动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疾病状态的平衡,这是对复杂性疾病治疗方法和疗效的概括。
将营卫理论与“承制调平”相结合,营卫交会生化,保持机体正常生理状态为“承”,营卫功能涵盖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因多种病因导致的痰、瘀、毒等病理产物,引起“营卫不通”脉络病变。“制”反应人体的自我调节,不能复“平”,则脉络进一步“瘀滞”,从而人体失衡,疾病加重。络脉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调”指采用治疗干预,使机体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因络以通为用,所以可采用解毒、荣养、化痰等治法进行通络,以“平”为期[2]。
2、从络病“承制调平”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病机
中医认为,慢性髓系白血病病位在骨髓,涉及肝、脾、肾三脏,临床以肝脾肿大、贫血、消瘦、乏力等为主。《灵枢·百病始生》载:“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流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慢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缓,慢性期可经3~4年后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因为白血病激发细胞没有被清除掉,而且此类细胞具有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功能,每次分裂都保留了一个激发细胞在龛内,化疗药物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无法杀死龛内的细胞[3]。张佳等[4]认为,伏邪是发病及恶化的基础,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劳损为病因,肾精亏损为病机关键,髓络毒瘀为果,为慢性髓系白血病加速期或急变期病机特点。CML的发生无外乎正虚邪实,邪毒入侵,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正气不足,导致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日久则血滞成瘀,病久损耗正气,脏腑之络空虚,病邪趁虚内袭。叶天士认为:“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病邪盘踞不去,病深势重,即“久病入络”。气无形,血有形,久病气病及血,则见气滞血瘀络阻,久病不愈,积聚成形。病久不愈,则气血耗损,损伤脾络肾精,失荣暗耗,则脾肾之络虚瘀,后天无法濡养先天,气血俱虚,五脏六腑皆失所养,导致CML疾病进展,从而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
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分期论治中,余莹等[5]归纳了不同分期的病因病机。该病慢性期病机与肺、脾相关,主要证型为痰凝血瘀。疾病初起,邪毒损伤络脉,“亢则害”,津血不能在络脉正常交换,则见津凝、津聚化为痰浊、水湿,加重络脉瘀滞。《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痰湿日久,损伤脾络,气血生化无源,脾统摄无权,血溢于脉外,形成瘀血,痰瘀胶结,日久则正气亏损至极,病邪深伏,制约无力,则脾肾之络虚瘀,从而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姜静等[6]用大黄虫丸缓中补虚,治疗CML疗效较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载:“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言:“此方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祛其闭。”以通络法治疗CML,调平以为期。白平等[7]在治疗急变期患者时,采用健脾益肾之法,调脾肾之虚,益气养血,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络病“承制调平”阐述CML病机见图1。
3、从络病角度探析CML骨髓微环境
精髓与血液化生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中言:“血为精之属也。”而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髓化血。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不断供养,才能不断化血,营卫环流,生化不息,则血化生无虞。骨髓是造血的主要部位,提供特定的微环境以供给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存活、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即骨髓生态位。此环境在白血病的发生、进展、耐药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骨髓造血功能的正常实现,需要造血微环境的内稳态正常,包括造血干细胞、基质干细胞、多种造血调节因子、进入造血组织的血管(脉络)、神经(气络)等,故营卫交会生化正常则可维持自稳调控,此为“承”[2]。
图1 从络病“承制调平”阐述CML病机分析图
中医认为,正气亏虚是CML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毒入侵是外在因素,内外相合,疾病乃生[4]。该病慢性期正气亏虚,气血流通无力,《丹溪心法》谓:“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髓络中络气郁滞,《素问·气穴论》言:“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营卫。”营卫交会生化异常,络脉自稳态功能失常,自我监视出现异常则见免疫逃逸,病理产物堆积,造血稳态失衡,造血功能异常,此为“制约无力”[8]。中医认为,血气运行于十二经脉“如环无端”,还在末端的孙络构成循环。《灵枢·痈疽》曰:“肠胃受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络脉可行津液,血渗络外为津,津还络中为血,从而濡养脏腑,亦带走机体代谢废物。
《灵枢·百病始生》曰:“津液渗涩,著而不去。”络脉阻滞则津血停,津停为痰,血停为瘀;痰瘀阻络日久,则络脉瘀阻、瘀塞,络息成积,可见白血病的发生与发展。杨兆娜等[9]发现,骨髓微环境中造血干细胞Wnt信号通路失调,促癌蛋白堆积,从而导致分化早期细胞转变为肿瘤干细胞。而在CML的慢性期,白血病细胞与脂肪组织接触,可出现脂质堆积,从而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10]。正常血管无法维持肿瘤代谢的需求,在CML中,骨髓微环境中代谢产物的蓄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癌基因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表达上调,出现纤维蛋白的沉积,促进白血病细胞周围微血管的生成[11],即络脉瘀塞后出现络脉亢变[12],从而脉络大量增生,供给白血病细胞营养,不为正体所用,反助邪为虐,导致牴积快速破坏性增长,对白细胞的增殖产生营养支持[13]。经典通路Wnt通路在CML的发生、急变以及耐药中起关键性作用。同时,CML骨髓微环境中,Wnt通路的激活导致β-catenin的蓄积,通过调控TCF/LEF转录,激活相关靶基因,介导CML的进展[14,15]。而通过逆转 WIF-1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从而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性可抑制CML细胞增殖,促进CML细胞凋亡[16]。从络病分析CML骨髓微环境的病机演变见图2。
图2 从络病分析CML骨髓微环境病机演变图
基于络病辨证论治改善骨髓微环境有迹可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叶天士提出“通补最宜”,并且善用虫类搜剔通络,以“调”其骨髓微环境失衡,以“平”为期。在一些临床试验中,通过虫类单味提取物或以虫为主药的复方进行干预,对一些血液系肿瘤具有良好的改善[17]。另外,在基础实验中,Wnt经典通路是CML发生与进展的关键因素,β-catenin的蓄积是重要的一环,而化瘀通络中药可以减少β-catenin的蓄积,从而对疾病进展产生正向调控作用[18]。
4、结语
络气郁滞,气血化生异常,营卫生化异常,从而导致络脉瘀阻、瘀塞;骨髓微环境中Wnt通路失调、脂质堆积等,导致促癌蛋白堆积,纤维蛋白沉积等,瘦素、促内皮生长因子分泌促进微血管的生成,络脉亢变,骨髓造血稳态失衡。后期邪热炽盛,煎熬骨髓,血枯髓干,络脉不荣,进入急变期,病情进展迅速。从络病分析CML急变期病因病机及骨髓微环境的变化,旨在从络病角度辨证用药,采用“通络”治疗,使骨髓微环境造血稳态达到平衡,延长CML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司丹丹,邵静.络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8):43-45.
[2]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J].中医杂志,2013,54(1):3-7.
[3]杨向东,杨文华,史哲新,等.从白血病干细胞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思路方法[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6):1250-1252.
[4]张佳,杨文华,杨向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及急变期中医病机探讨[J].现代中医药,2012,32(4):59-61.
[5]余莹,程健,于唱,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期辨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12):986-988.
[6]姜静,杨文华,闫理想.“缓中补虚”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吉林中医药,2015,35(3):221-223.
[7]白平,胡陵静.健脾益肾法治疗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验案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3):499-500.
[8]常成成,魏聪,吴以岭.脉络学说“孙络-微血管” 概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16,57(1):7-11.
[9]杨兆娜,王凤,张婷婷,等.白血病骨髓微环境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22,57(9):2601-2611.
[10]屠雯妍,许佳烨,洪耀南,等.骨髓脂肪细胞与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1,43(6):1291-1297.
[11]刘姚姚,杨福军,刘超,等.骨髓微环境调控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1):3520-3523.
[12]李奕,庞博,花宝金,等.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J].中医杂志,2022,63(15):1427-1430.
[13]李锋,陈朴,邹善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与血管生成因子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04,14(5):462-465.
基金资助: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KJ145);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CQNJC0121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拓新工程”基金项目(院2020057);
文章来源:周欣丽,闫理想,何敬等.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病机变化与治疗[J].中医学报,2024,39(02):273-276.
分享: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克隆性造血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亚型。既往研究表明,AML患者5年总生存(OS)率差异很大,遗传和基因组特征被认为是总生存期最重要的预后因素。随着二代测序技术(NG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检测能力的提高也改变了AML的诊疗现状。
2024-10-08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家族是一组维持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乙酰化/脱乙酰化平衡的蛋白质,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调节转录因子对其靶DNA序列的可及性来控制基因的转录,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实验中发现HDAC2敲除后可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4]。
2024-10-08BCR-ABL编码的p210BCR-ABL蛋白具有极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能引起下游信号蛋白磷酸化,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粘附。虽然不同种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CML患者的预后,但是不同年龄段CML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仍存在差异[3-4]。
2024-10-08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LGL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以克隆性淋巴细胞胞浆中含有粗大嗜苯胺蓝颗粒为特征,这种颗粒起源于CD3+的细胞毒性T细胞及CD3-的自然杀伤细胞,属于成熟淋巴细胞肿瘤范畴。
2024-10-0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肿瘤,有近1/4的病例出现耐药和复发,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白血病前期融合基因(PFGs)与AL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FGs是由胎儿时期发生产前暴露或随机突变导致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发生染色体易位而形成,是ALL发生、发展的第一步。脐带血筛查研究发现一定比例的正常新生儿中存在PFGs。
2024-09-23白血病是恶性肿瘤之一,对患儿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故寻找幼儿白血病发病原因对疾病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幼儿白血病病死率随诊疗技术的进步而下降,但其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除感染、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外,幼儿白血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吸烟、杀虫剂、农药、苯化学制剂等环境危险因素有关。
2024-09-19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原研甲磺酸伊马替尼(TKI)能通过取代BCR-ABL融合蛋白中的腺苷三磷酸而阻断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具有抑制Ph+白血病细胞克隆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5],使CML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反应的比率明显增高[6];伊马替尼是第1个被研制并投入临床试验的TKI[7]。
2024-09-13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血液肿瘤,其特征为未成熟的造血祖细胞分化障碍并异常增殖,进展迅速,预后差,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先天及后天诸多因素有关。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免疫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的发展及应用。
2024-09-11如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肾病、感染及出血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分型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小儿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完全缓解率可达80%,但疾病缓解后如未采取巩固治疗效果的措施可能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1]。
2024-09-10t(16;21)(q24;q22)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位于16号染色短臂2区4带上的髓系易位基因(myeloid translocation gene, MTG16)与21号染色体短臂2区2带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基因(acute myeloid leukemia 1,AML1)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参与诱导白血病的发生[2]。
2024-09-02人气:20492
人气:17919
人气:15272
人气:14767
人气:1466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白血病•淋巴瘤
期刊人气:1559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陕西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9921
国内刊号:11-5356/R
邮发代号:22-10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