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中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100名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规培生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规培生进行常规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对试验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培训结束后,均对两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和情景模拟考核。然后比较两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和情景模拟考核的成绩及切开气道、使用呼吸器、进行环甲膜穿刺、进行气管插管、固定颈椎、进行胸腔穿刺、固定骨折处的准确率。结果:接受培训后,试验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的成绩、情境模拟考核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规培生,P<0.05;其进行各项操作(包括切开气道、使用呼吸器、进行环甲膜穿刺、进行气管插管、固定颈椎、进行胸腔穿刺、固定骨折处)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规培生,P<0.05。结论:对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进行多发伤救治技能操作的准确率。
多发伤是多发性创伤的简称,是指由一个致病因素导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同时出现创伤,且至少有一个部位的创伤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类创伤。该类创伤患者多为青壮年人,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多发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生交通事故、施工事故所致。该类创伤患者进入急诊室后,该科室的医护人员应先对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以挽救其生命[1]。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危重,这对急诊科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100名规培生。将这些规培生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对照组规培生中,有男性26名,女性24名,其年龄为22~27岁,平均年龄为(24.50±1.20)岁。在试验组规培生中,有男性25名,女性25名,其年龄为23~27岁,平均年龄为(25.50±1.10)岁。两组规培生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培训方法
两组规培生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期间,对对照组规培生进行常规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方法是:带教老师为规培生讲解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的理论知识,采用情景模拟法指导其进行实践操作。对试验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方法是:1)带教老师根据多发伤救治循证医学原则和国际临床上最新的相关研究,结合国内的现状,对规培生进行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时的医疗行为、救治流程培训,确保其能够掌握多发伤救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完善其相关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安全、规范、高效地评估和处置多发伤患者。2)带教老师全面、客观地分析规培生对多发伤救治培训知识的需求,合理地安排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以提高培训的效果。3)带教老师根据“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救治暨急危重症病医学和灾难救援高级培训研讨会”中相关专家提供的思路,整合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的相关知识,根据临床实践及培训的需求将培训的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对规培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的内容是初级评估及相关的处理方法和次级评估及相关的处理方法。初级评估的内容是: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出现障碍。次级评估的内容是: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评估其是否存在颅脑损伤、肺挫裂伤、开放性胸外伤、气管或主支气管破裂、食道损伤、膈肌损伤、腹部创伤、骨盆创伤、四肢创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具体的培训方法是:(1)带教老师采用召开专题讲座的方式对规培生进行培训。通过为患者展示图片、为其播放视频等方式使规培生系统地了解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的知识及前沿的理论知识。(2)带教老师引导规培生围绕多发伤救治知识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主题进行交流,鼓励其展开讨论,分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3)带教老师采用典型案例讨论法对规培生进行培训。带教老师对多发伤救治临床实践中的病例进行典型化处理,编写成案例,让规培生进行讨论,使其能够系统地产生相应的认知。对规培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内容是多发伤的三大基础救治技能,即外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初级创伤救治气道管理技术、脊柱固定技术(SMR)。具体的培训的方法是:带教老师采用情景模拟法对规培生进行培训。带教老师设计模拟情境,使规培生处于模拟的多发伤救治环境中,使其根据模拟现实中的情景作出即时反应,分析在实际救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带教老师为规培生提供多发伤救治仪器、设备,采取有机轮换的方式让其演示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的流程,带教老师对其操作进行点评,直至其完全掌握该项技能。
1.3 培训效果的评定标准
1)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和情景模拟考核。每项考核的满分均为100分。2)培训结束后,分别统计两组规培生切开气道、使用呼吸器、进行环甲膜穿刺、进行气管插管、固定颈椎、进行胸腔穿刺、固定骨折处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和情景模拟考核成绩的比较
接受培训后,试验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的成绩、情境模拟考核的成绩均好于对照组规培生,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规培生进行多发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和情景模拟考核成绩的比较(分,x±s)
2.2 两组规培生多发伤救治技能操作准确率的比较
试验组规培生进行各项操作(包括切开气道、使用呼吸器、进行环甲膜穿刺、进行气管插管、固定颈椎、进行胸腔穿刺、固定骨折处)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规培生,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规培生多发伤救治技能操作准确率的比较[n(%)]
3、讨论
付忻等[2]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其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的水平。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遵循全面、完整、优质的原则,在了解规培生对培训内容需求的基础上设定培训目标,拟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可充分体现培训的系统性,对提高培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其进行多发伤救治技能操作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翟正,张斌.PTC初级创伤救治在临床培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1z):49.
[2]付忻,冯铁男,王朝昕,等.国内外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现状[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3):231-233.
张小军,陆元兰,段海真,等.对在急救创伤外科轮转的规培生进行系统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201-202.
分享:
酸烧伤是患者身体部位接触酸制品而造成的局部组织脱水、蛋白质变性疾病。酸烧伤可造成剧烈的局部疼痛,导致烧伤部位凝固性坏死[1]。且酸制品的浓度越高,烧伤程度越严重。深度酸烧伤后,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证残余的上皮组织、皮肤附属结构再生,促使创面尽早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2]。
2025-04-24股骨转子下骨折多由暴力大的创伤所致,骨折移位明显,且多为粉碎性,术后较易出现内固定不牢靠甚至失效、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情况。2021年6月~2022年12月,我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钛缆治疗2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2025-04-22多发伤是指在单一致伤因素打击下,出现多个解剖部位或器官的损伤,多因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等导致,虽然严重多发伤仅占全部创伤的3%~5%,但因其损伤累及机体多部位,伤后各类休克高发,使其救治难度大、死亡风险高[1-2]。而常规传统急救模式救治效率低,专科医师缺乏整体急救理念,救治效果不理想。
2025-04-10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通过切除脱垂的子宫,从根本上解决了子宫脱垂问题,缓解了患者因子宫脱垂导致的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等不适症状;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其常伴随诸如手术视野受限、出血量可能较大等问题,部分患者术后仍受盆底功能障碍残留症状所累,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不高[1]。
2025-03-25骨折发生后若未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对后续疾病康复产生消极影响。临床对四肢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恢复患者的骨连接,常见包括石膏托外固定、闭合复位、夹板等,虽然能达到一定效果,但患者恢复效果不理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延迟等[2]。
2025-03-20多发肋骨骨折(MRF)是较为严重的胸部创伤之一,尤其伤 情 严 重 的 MRF 患 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患者死亡。然而,MRF术后因长期卧床等因素,会导致血 流 减 慢 或 血 液 高 凝,极 易 引 发 深 静 脉血栓(DVT),进 而 造 成 肺 栓 塞,严 重 时 甚 至 发 生 死亡。目前,临床 DVT 诊断的金标准为深静脉造影,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2025-03-18瞳孔散大是重型颅脑创伤的主要临床特征,重型TBI患者术前继发瞳孔散大,通常表明患者已经存在神经功能损伤,且有脑干受损的风险[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重型TBI术前继发瞳孔散大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优化治疗方案。
2025-03-14重型颅脑外伤具有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若未及时降低颅内压(ICP),会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引起脑疝或死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或特重型颅脑外伤的常用方法,虽可降低ICP和缩短住院时间,但术后易发生脑膨出或术区血肿,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2]。
2025-03-04创伤性脾破裂是由车祸、坠落等外力暴击导致的脾脏破裂,可引起出血、上腹疼痛等症状,并可伴有心慌、血压下降、心悸等情况,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造成出血性休克,从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2]。创伤性脾破裂治疗的首要目标为止血,并尽可能地保留脾脏。
2025-02-21对于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尤为关键。传统治疗方法有换药、手术植皮等,换药会导致患者疼痛,且需要定期更换,而植皮手术需要从健康的皮肤上获取皮片移植,操作难度大,同时术区、供皮区需经历较长时间的恢复,可能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
2025-02-08人气:16674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298
人气:148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期刊人气:2377
主管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
主办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5561
国内刊号:21-1588/R
邮发代号:8-276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93
影响因子:0.306
影响因子:1.482
影响因子:1.195
影响因子:1.24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