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时期对人才素养提出的新要求。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以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为例,探讨了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作用与重要性,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与培养的模式。同时还对当前重点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高校创新教育工作中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讲,改革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引擎,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因此大学创新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大学教育要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使国家富强和发展[1]。同时,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当前大学本科教育要重视和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这包括“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造就源源不新、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创新人才培养,要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里明确提出了让本科生进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同时,教育部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中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和转变教学思路,提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担当,提升个人的品格意志力,培养出适合国家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
公安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公安教育的特点,其主要是以实战为主,紧密贴合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一般突出重基础、强技能的特色。但随着新时代犯罪手段的层出不穷及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公安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尤其在应对各类复杂案情和突发事件中。因此,衡量公安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指标突出体现在创新能力的提升[3]。实战技能人才的培养仍是当前公安院校教学的重点,但随着新时代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型和满足公安新型实战业务人才则应是将来公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新方向[4]。
与其他普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公安院校学生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其主要是根据警种类别进行设置,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需紧贴公安实战,与具体的公安实践相结合[5]。在公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模式。于彬在高素质公安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指出,公安院校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课程设置,通过“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6];杨中华和景固平指出,应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围绕公安业务,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和公安实战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建立健全共享共用机制,以促进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创新型公安人才融合运行[7];何芳州对公安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如转变实验教学的理念、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等[8]。因此,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各公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意识已根植于各院校中,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培养模式、手段措施等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在以往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重点实验室认识与利用远不及普通院校。拥有精良实验仪器的重点实验室不仅服务于教师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同时也应该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且具有将教学-科研-生产融为一体的关键作用[9]。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我院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在公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获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剖析,为进一步强化和提升重点实验室在公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供新思路。
一、我院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解决目前环境资源类案件执法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在研究影响环境生态保护执法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环境生态保护执法的技术规范,探索新的预防与检验手段,开发新技术,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实验室基于与共建单位的强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学科融合、渗透和交叉,汇聚人才,并着力集体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国内外知名、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平台,生态环境保护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在职民警培训基地。利用实验室的技术、人才、设备为司法机关的案件办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更好地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保护环境生态安全。当前,实验室主要从事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检验技术、植物及木材检验技术和现场勘验及案件侦测技术等3个方向的研究。同时,实验室拥有测序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年轮分析仪、X荧光能谱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一系列高精密仪器。
二、不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公安实战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公安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满足公安工作的特殊需求[10]。公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主动适应当前犯罪特点变化的发展,具有更新、更强、更快的应变能力[4]。在当前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案件中,野生动物的猎杀和贩卖的案发率较高;若涉案动物在形态特征完整的情况下较易进行种属判断,进而获得其保护级别。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涉案动物死体均不完整,甚至是残肢断体、少数几根羽毛、被烹饪过等各类情况。如我中心黄娅琳副教授及其带领的学生团队,对涉案的动物餐饮成品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探索了高温烹饪对肌肉组织DNA降解程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肉制品在不同烹饪条件下DNA的可测性[11]。这一研究创新地改变了以往烹饪肉制品无法鉴定的局面,为打击非法食用野生动物提供了新的办案思路与方法。作者团队为解决常规的植物物证标本固定与送检存在耗费人力物力及费时长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数码图像技术固定与送检植物物证的方法;在此技术探索过程中,让团队学生结合《刑事图像》和《森林植物鉴定技术》等课程的内容,探索植物数码取证的“三步骤”的最佳技术要点[12]。因此,这种以实战为导向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参与技术的开发全过程,让公安院校本科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类犯罪新形势的同时,不仅能够使其将所学微量物证鉴定技术理解与运用到实战中,更是在创新思维训练上得到了较好的拓展,也为其日后公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视野与新思路。
(二)以教师科研课题为主导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般情况下,在未接受过系统科研训练的情况下,让公安院校大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问题是相对较难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要能够“脚踏实地”地落实开展,而不是画大饼式的空谈。因此,融合在教师现有课题内进行研究,既解决了学生的课题经费问题,也能够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当前较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公安院校教师在担任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与公安机关进行校局合作解决各类新的刑事犯罪,更要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在此情况下,让公安院校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成为教师的得力科研助手,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研人手紧缺的问题。但这种模式深层次的意义更在于,“科研问题”的提出是教师日积月累的文献阅读与思考的结果,而大学生创新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独立思考或与教师共同探索来解决“科研问题”[13],从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薛晓明教授团队发现花粉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保守性,其形状大小、萌发孔的数目和位置,外壁的纹饰等具有种的特异性,可将此特性运用至木兰科的系统分类学中;其带领学生一起研究的成果证实了木兰属和含笑属较进化,木莲属和鹅掌楸属较原始,获得了与花粉形态的分析结果一致的结论[14]。这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不仅较好解决了科研人手紧缺的问题,同时由于有教师课题经费的支持,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培养过程中经费不足、普通项目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
(三)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再结合老师的具体指导,可实现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设计、实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科研过程,从而实现具体科学问题的解决,由此达到创新能力的提升与锻炼[15]。这种模式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驱动、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一科学问题的认识,提出模糊的科学问题概念,在教师引导到进行文献查阅,并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在科研问题明晰与确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补充大量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与导师进行探讨与辨析;在这种情况下,有科学热情与兴趣的同学,会被不断地调动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实验方案与新的实验方法,直至获得满意的科研结果。因此,以学生兴趣为主导,以大创项目为依托,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三者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得到综合提升。陈云霞副教授团队带领本科生在珍稀濒危植物DNA鉴定技术方面,探索优化了银缕梅SSR-PCR反应体系,采用混合PCRMasterMix扩增体系,实现了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等功效[16]。
高校重点实验室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建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场所,也是优秀科研人才聚集与交流的基地,更是高水平科技成果展示、科研成果推广、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17]。因此,在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的不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公安院校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与思考能力;教师引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开拓了视野,从中体会与领悟到新的科学思维、手段、方法等,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利用重点实验室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一些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
1.重点实验室开放与设备管理
重点实验室内的设备与仪器的价值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测序仪、扫描电镜、液相色谱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设备需要有专门的实验人员进行操作管理。虽然普通学生进行培训操作可以掌握仪器设备的运作,但当出现仪器故障、材料损耗、安全等问题时,则责任难以明确,各方推诿。此外,大学生进行实验时间多为课余空闲,包括晚上、周末等;实验室开放和安全管理又成为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
2.重点实验室师资不足
随着实验设备及实验场所的不断增加,原有师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重点实验室管理需求。以我院重点实验室为例,多数专任教师平时不仅要肩负着本科教学任务,而且实验室的运行、耗材采购、设备日常维护等均由他们兼职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专任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重点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高新设备的不断增加,也需要实验室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充电,这就要求现有的师资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管理维护水平。
3.重点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
出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考虑,多数重点实验室开放均需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才能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部分实验室使用申请的手续繁杂,或者实验用品不易获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针对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有保障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同时也需要开拓新的重点实验室使用途径和思路,因此作者建议:
1.创新与完善学生导师制
不论是任何一种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在整个过程中均不可缺位。因此,创新与完善的导师制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者建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参考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议学生做到早接触(与导师),早进入(实验室),早开展(实验)的“三早模式”。在导师带领下,能够尽快进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师生之间的“一对一”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创新能力提升。
2.加强学长的创帮带作用
在学生开展创新实验之前,导师应增加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一方面,高年级同学可将其在创新实验过程中成果与失败的经验传授给低年级同学,使低年级同学少犯或避免犯一些共性错误;另一方面,高年级同学也可将其已掌握的各种实验技能传授给低年级,让低年级同学能够更快地进入创新实验的开展中。
3.灵活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
有学者建议将重点实验室在节假日等非上班时间放手给责任心较强的高年级同学进行管理,作者认为这种模式还是存在风险的。因此,作者建议灵活实验室管理制度。首先在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的情况下,聘请学生协助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其次,学生对重点实验室使用应提出月使用计划,由导师统一提交实验室管理员;然后管理员根据实验室的空余时间及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相应的编排;如遇节假日进行实验,应给予管理员一定的工作量。最后,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试剂等,必须由导师统一领取和监督使用。
四、结束语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速了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与对话的进程,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也承载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中最具活力的发动机。因此,实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之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18],发挥好重点实验室在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优秀复合型人才,使之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陈朝阳,李先江.大学生创新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4):177-1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
[3]汪海燕.从创新思维的需要、特点看公安创新人才创新思维训练的目标与原则[J].公安教育,2013(11):16-19.
[4]孙鹏.面向实战需求的公安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公安教育,2016(8):55-58.
[5]何宇华.论公安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特殊性[J].科技信息,2013(22):485.
[6]于彬.高素质公安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件检验专业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6):25-27.
[7]杨中华,景固平.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创新型公安人才培养[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31(1):111-115.
[8]何芳州.公安院校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47.
[9]石晶.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2-13.
[10]周长明,代勇.以实战化为导向的新时代公安专业建设探索[J].公安教育,2018(5):54-57.
[11]黄娅琳.高温烹饪对动物肌肉组织DNA降解的影响[J].四川动物,2012,31(2):222-225.
[12]谢春平.基于数字图像的裸子植物物证的固定及送检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6(6):33-36.
[13]李菁菁,陈娴,王君辉,等.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的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1):80-83.
[14]薛晓明,南程慧,杨荣治,等.木兰科7种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44(6):1098-1103.
[15]张磊,王京,徐应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依托培养创新本科人才[J].广东化工,2016,43(20):222-226.
[16]陈云霞,马鑫,杨明睿.银缕梅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0):14-16.
[17]张发爱,吴志强,刘来君,等.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培养地方性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5-7.
[18]毕娜.依托“创业之星”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6):68-70+74.
谢春平,刘大伟,侯森林,南程慧,吴显坤,费宜玲,徐燕红.基于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21(09):40-43.
基金: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20年度教改研究与教学建设项目“基于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编号:YB202028)
分享:
财经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今天,提升中职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市场意识和风险判断能力,还能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2024-11-19当代医学高校将中医药文化与创新创业精神相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应用。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社会活动中所塑造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道德表述和叙事结构,它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兼容的,并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1]。
2024-11-06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区块链等数智技术兴起,推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加速转型,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以数字化为契机,世界各国纷纷发布国家层面教育数字化战略,培养具有数字思维、数字素养和数智技能的数字人才成为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潮流。
2024-11-05当下,国际背景“双创”教育反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引领下意义深远。笔者拟结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众创空间运行发展情况,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双创”人才育人模式变革路径。
2024-11-04大专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人才储备,也是潜在的创业主体。大专医学生的创业决心表现为他们在毕业后有创业的意向和计划,以及对创业的动机、能力、困难和支持等方面有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大专医学生的创业决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创新创业类竞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024-10-12早在1912年,经济学家Schumpeter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该理论主张创新是通过重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全新的或基于原有模式的新内容[1]。1993年,Chandler和Hanks提出了创业能力的概念,并将它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视为创业的核心[2]。
2024-09-30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4-09-23现阶段,我国高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中,借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大学生可以将在校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创业项目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创业梦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加速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服务平台。
2024-09-20大赛作为大学生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承载着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该赛事可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创造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意义深远[1,2]。
2024-09-19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阵地,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键。
2024-09-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期刊人气:1595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时事报告》杂志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674-6783
国内刊号:11-4677/D
创刊时间:1997年
发行周期:半年刊
期刊开本:32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371
影响因子:0.323
影响因子:0.30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3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